誰掀起了中國藝術品收藏投資熱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31日 20:46 《藝術市場》 | |||||||||
繼股票房地產投資熱之后—— 中國正在形成藝術品收藏投資熱 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軌跡顯示,當經濟實力達到一定水平時,居民投資方向會漸漸由房地產、股票等轉向需有相當專業水平的藝術品。
□ 本刊記者/堯小鋒 觀察篇 是誰掀起了中國藝術品收藏投資熱 ——探析中國藝術品投資群體 編輯按:近兩年來, 一浪高過一浪的藝術品投資熱潮席卷中華大地,參與人數之多前所未有,藝術品成交價格屢破記錄前所未有。許多業內人士紛紛預言:世界的中國藝術品交易中心將移至中國。媒體作為時代的記錄者,自然不能置之度外。為了尋找其中的奧秘,本刊記者以藝術品投資的主角——人作為突破口,通過對各地20多名各領域人士進行采訪,獲取了大量第一手素材,力圖探析中國藝術品投資群體的特征。 藝術品投資神話在中國顯現 今年42歲、三年前下崗的河北雄縣的李先生,多年受同事和朋友的熏陶,經不住誘惑,2002年干起了古玩生意。今年7月10日星期六,不到7點,位于北京東南的潘家園舊貨市場早已人頭攢動,李先生照例擺起了屬于自己的不到5平方米的攤位。在與顧客討價還價的空隙中,他告訴記者,古董生意的確讓他有點揚眉吐氣。如今他把生意做到了北方各大古玩市場:星期二在河北雄縣,星期四在北京的報國寺,星期五在天津,周六、周日在潘家園舊貨市場。不到兩年,3000元的本錢已變成了十幾萬元的流動資金和存貨。他說,現在單是雄縣就可能有上千人在做古董生意了,他不過是小本生意,那些做得早的已經做到了幾百萬元了。市場管理人員韓克勤告訴記者,周六、周日這里清晨四點半就開業,有來自全國26個省市的商販來這里交易,客流量能達到六、七萬人,高峰時多達10萬人,人員涉及各行各業,上至外國總統、總理,下至平民百姓,性別年齡不分男女老少,膚色不論黑、白、黃。上午9點以后,停靠在這個占地50畝的市場周邊的轎車、貨車、三輪車、自行車等各種車輛便讓人難于插足。這種場面從2000年這個市場正式建立以來,一直持續至今。因此,有人說,每個周日的清晨,北京有兩處人潮洶涌:一處是在天安門前抬頭看國旗的人,另一處是在潘家園低頭尋寶的人。 像這樣的景觀在北京的報國寺、朝外,上海的城隍廟、江陰路,西安的書院門、化覺巷、八仙宮,武漢的閱馬場紅樓,蘇州的吳趨街等全國許多城市的同類市場里也能看到。 在從事藝術品投資和收藏的人數迅速發展和與老百姓貼近的古玩跳蚤市場火爆的同時,被認為是屬于精英、有錢人玩藝術品的場所——拍賣會,同樣讓人看到一股股井噴的行情。6月25日,北京中鴻信拍賣行春拍如期舉行,總經理王忠義告訴記者,公司成立6年來第一次出現了200個實拍牌和所有圖錄派送光的情形。而在當天,在北京還有4家大的拍賣公司正在進行類似的拍賣會。參加了當天在北京京廣中心舉行的翰海拍賣會的佳士得中國代表江炳強向記者這樣描述:由于限電,6月暑天,大廳里沒有開冷氣,幾百人的拍賣會場上,竟沒有人離開。經常到世界各地參加拍賣會的江炳強為此嘖嘖稱奇。 今年以來,北京、上海等地成了歐美等國外拍賣公司輪番舉辦藝術品巡回預展的重要一站。而以往的此類巡展都選擇在東南亞和香港。 老外們千里迢迢把巡展搬到中國內地來,并非無的放矢。“哪里有中國藝術品,哪里就會有中國內地藏家的身影。”海外人士說出了近幾年看到的情景。去年9月,朵兒拍賣在美國紐約舉辦的拍賣會上,當幾件中國明代瓷器競拍時,人們驚異地發現,競買者中竟有一半來自中國。其中一位來自浙江寧波的藏家一口氣花16萬多美元買下4件青花瓷器;一位浙江慈溪的買家以7.77萬英鎊購得一只14世紀的梨形醒酒瓶,讓一些海外人士感到“不可思議”。德國納高拍賣行掌門人羅賓先生說,據他們近年來統計,發現買家隊伍中竟有5成是中國人,他們的購買力占拍賣總額的近3成。近幾年來,各國拍賣行拍賣的亞洲藝術品中,有70%是中國藝術品,而幾年前卻是日本藝術品占了70%。《華爾街日報》報道說,中國購買者正在世界各地對中國藝術品提出高額報價。舊金山的玉器交易商山姆·伯恩斯坦指出,在許多藝術品拍賣中,中國的價格甚至比美國高30%。在他的眼中,有些中國購買者看來完全“不惜血本”。該報評論說,使這些國寶重返祖國,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地位上升的重要標志。 在政府努力從國外追回流失的國寶的同時,商界也開始行動起來,而且他們正在以比政府法令更快的速度實現著與政府同樣的目標。從90年代中期開始,國內買家已占據了主導地位。例如在1994年朵云軒中國書畫拍賣會上,在舉牌的159人中境外有68人,大陸有91人。在大陸競拍者中,以企業家、收藏家、個體戶居多,這些投資者、收藏家群體在購買藝術品的經濟實力上呈上升勢頭,改變了以往以境外收藏家為主的局面。《華爾街日報》預言,中國新生的一代商界領袖正在成為推動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發展的主要動力。 幾年來,所有拍賣中國藝術品的拍賣行均取得了驕人戰績。統計顯示,2003年大型拍賣會成交率基本在70-80%以上, 2003年全球中國藝術品全年共成交近50億元,比2002年增長50%左右,北京市場2003年拍賣總成交額達11億元多,比上年增長大約4億元。進入2004年,一季度僅京城四大拍賣公司翰海、嘉德、中貿圣佳、華辰就創下了11.25億元的佳績。在香港,蘇富比拍賣的中國藝術品及珠寶等成交額創歷年來最高,達4.45億港元,比去年秋季拍賣增長了28%。從去年秋拍至今,北京連續創造出了五個百分之百的成交場次,它們是去年嘉德公司的海外遺珍專場、儷松居收藏專場,今年6月初中貿圣佳的許麟廬專場、帝王御筆專場和扇畫專場。天津國拍“海內外華人文物藝術品慈善拍賣會”的成交率也達到了100%。同時一大批藝術品連續創出高價,至少有30多位近現代書畫家的作品成交不斷被刷新記錄。在北京翰海2004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上,眾人期待的陸儼少《杜甫詩意百開冊頁》以6300萬元落槌,6930萬元成交,不僅創下了中國書畫拍賣有史以來最高價,而且是中國整個文物拍賣的第二高價。 業內人士對此驚訝不已。頻頻現身在海外拍賣市場、購回大量流失文物的金輪集團所屬的金輪藝術館負責人姚先生表示,2001年、2002年中國藝術品突然很熱,特別是古代和近現代書畫成交價至少翻了二、三倍,好的瓷器也翻了一倍以上。 世界最大的拍賣行英國佳士得拍賣公司駐中國代表江炳強認為,以去年發生的“非典”為界,“非典”后的中國藝術品拍賣成交價格最少比 “非典”以前平均翻了3倍以上。 面對中國藝術品投資和收藏驚人的發展和增長速度,人們認為,中國藝術品市場出現了 “三多”現象,一是流入藝術市場的資金越來越多;二是涉足藝術市場人越來越多;三是創新高的藝術品越來越多。專家表示,中國內地繼股票熱、房地產熱之后,藝術品投資熱正在涌起。 中國第四次藝術品收藏投資高潮來臨 自亙古洪荒到人類祖先的出現,人即對藝術品產生了興趣。開始有感于石頭的精美,后又鐘情于貝殼的亮麗,并花很大的功夫將石頭和貝殼琢磨出孔,再用樹皮、麻棕將這些東西串連起來。這可能就是以后項鏈的雛形。與此同時,人們又將各色石頭和骨骼磨刻成似是而非的動物、人物及其它造型的物品,這也許就是今天藝術品的濫觴。據有關專家研究,歷史上中國人對收藏和投資古玩字畫的偏愛數千年中從未間斷,但形成全國性的收藏和投資熱卻只有三次:第一次是北宋末年;第二次是康乾盛世;第三次是清末民初。它們共同的征候表現為: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幾乎都視收藏和投資藝術品為樂事;從古到今的藝術品大量涌現,古玩的成交相當活躍。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國家的經濟實力今非昔比,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特別是節假日的增多,為人們從事藝術品收藏和投資活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1992年,深圳市率先舉辦“首屆當代名家字畫拍賣會”后,各地的藝術品拍賣迅速崛起。由此拉開了上個世紀90年代一股藝術品收藏和投資熱潮,卷入的群眾大約有2000萬之眾。然而,此階段的熱潮主要是集郵和集幣,拍賣的廣度和深度都還處于較淺層次。 進入21世紀,我國經濟獨步于世界的高速增長帶來了國民收入的相應增長,目前,我國居民儲蓄超過12萬億元,全面踏上了進入小康社會的新時期。被認為是世界上效益最好的三大投資項目房地產、金融、藝術品中,房地產和股票,在我國經歷了20世紀90年代的熱潮后,已漸式微。而目前我國存款利率較低,許多業內專家認為,我國進入了負利率時代。同時我國的投資渠道還有待完善,企業和老百姓的大量閑錢急尋有回報的出路。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軌跡顯示當經濟實力達到一定水平時,居民投資方向會漸漸由房地產、股票等轉向需有相當專業水平的藝術品。 放眼國際藝術品市場可以發現,富裕起來的西方民眾對藝術品投資青睞有加。據1999年6月美國的一份《十年內投資家贏利的報告》統計,投資股票利潤為17.3%,公債為12.6%,錢幣為7.3%,房地產為4.4%。投資當代藝術的得益率是21.7%,現代藝術24%,印象派藝術21.6% 。藝術品誘人的增值前景,令西方許多藝術品拍賣都創下了天價。畢加索的《自畫像》1981年以583萬美元售出,1989年再次出手,已達4785萬美元。凡高的《向日葵》,1987年3月以3980萬美元成交;當年11月,其另一幅作品《藍蝴蝶花》創下了售價5300多萬美元的記錄,這幅畫上次轉手是1947年,售價不到10萬美元,40年后,價格一下翻了500多倍。堪稱東方文化精髓的中國藝術品的價位,卻長期在低位徘徊。按國際通行的說法,一個國家藝術品市場的啟動條件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1000-2000美元,而中國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已達到這一水平,這是收藏市場興起的經濟基礎。正是在這種中國藝術品有著巨大的成長空間背景下,大量富起來的中國人才卷進了這次藝術品收藏和投資的熱潮。 大量專家認為,近段時間這股熱潮,與前三次高潮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以前的收藏和投資絕大多數是王公貴族、朝廷官員、一些書生以及一些大的收藏家,而現在無論是進入其中的人數、參與的藝術品種和成交的金額都是過去難于比擬的。有關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從事藝術品投資和收藏的人數已由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2000萬人發展到目前的3000萬人,各種收藏社會團體300多個。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閻振堂表示,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已由去年的4000名擴展到目前的5000多名,僅今年前7個月發展的就有600多名,而企業家占了20%左右。會員藏品平均都在100件以上。此情此景,閻振堂擬了一幅這樣的對聯:太平盛世家家奔小康,國富民強人人搞收藏。 他們認為,從目前的情況看,神州大地正在掀起第四次藝術品收藏與投資的高潮。國力強盛、人們收入提高是這次高潮的主要推動力。 七類人成為這股熱浪的“弄潮兒” 在目前中國的藝術品市場上,成交最為活躍的首推瓷器和書畫,每年成交金額都在數億元以上。那么,誰在參與藝術品收藏和投資?記者通過調查和觀察發現,從參與古玩市場的人看,人員最為復雜,幾乎涉及各行各業;從參與畫廊、畫店的人來看,主要以專業收藏和投資者為主,也有一些用于公關送禮和家庭裝飾的人群。從拍賣行業來說,主要有境內和境外兩大買家,其中境內買家占了80%左右。他們的特征表現為:對中國藝術品普遍看好,收藏兼投資的占絕大多數;有的出于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不惜傾其所有購買,只為收藏;有的低進高出,獲取經濟利益;有的把它作為高級禮物,饋贈他人。 具體說:下述七種群體是藝術品收藏與投資的主力軍: 一是藝術品收藏者、收藏家,以藏養藏。這部分人主要是以收藏為主,他們中的許多人達到了癡迷的程度,一旦在市場上遇上自己喜歡或是符合自己專題收藏需求的,他們往往會傾情出資收購。這些人大部分在工作之余進行收藏,有良好的出差條件,從個人的業余收藏進而發展到專業收藏,以藏養藏,甚至成立各類藝術品博物館。經常到各地調研的閻振堂表示,我國現有各種民間收藏館有1000個左右,有個人的,也有企業的。自2003年初主持協會工作以來,他幾乎每個星期都會接到題寫館名的請求。目前,各個收藏領域都涌現出領軍人物。他們的貨源渠道也很廣,他們經常光顧全國各地古玩市場,或者從文物攤販手中獲得;也從朋友和有關人士中購得;時常出入各類拍賣會競購藝術品;有的甚至到國外相關市場淘寶或是到民間走街串巷獲取。越來越多的愛好中國藝術品的“老外”也參與其中。 北京的著名收藏家馬未都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從“文革”時期開始收藏的他,基本上是出于自身愛好,很少考慮藏品的經濟價值,也不受市場起伏的影響。主要是感情起主導作用,并不指望它天天升值。盡管當時每月工資才40多元,卻把抽煙的錢省下來,從天津開始起步,收藏瓷器等各種藝術品。目前,他已收藏了1000多件各種瓷器和古家具,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私人家具博物館——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1997年1月18日在北京琉璃廠街正式開館,2000年搬到朝陽門內南小街,新館的面積共300多平方米。在沒有政府撥款,沒有大企業贊助的情況下,舉辦了10余個展覽,接待了數萬名國內外參觀者,其中不乏有國內外政要、外交官和藝術家。馬未都表示將來要把博物館完整有效地轉交給社會,他認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家卡耐基有一句話對他震動很大:一個人在巨大的財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 今年60歲、云南楚雄卷煙廠的退休職工劉樹生同樣對藝術品收藏有著割舍不斷的情結。從“文革”當兵開始收藏毛澤東像章和郵票開始,利用采購員的身份,不間斷地從全國各地收購了書畫、瓷器和錢幣等藝術品300多件,價值已達到80多萬元,全部放在家里供自己欣賞。他認為,云南的藝術品收藏和投資隊伍主要集中在昆明、大理和麗江。 二是資金實力雄厚的機構和企業。他們中的大部分有價值的藝術品主要從國內外的拍賣會上獲得,也是參與中國藝術品拍賣的主力軍。這里的機構主要指國家經營的博物館和各地的文物公司。公立機構介入中國內地藝術品拍賣市場,可以追溯到1995年北京故宮博物院以1980萬元和880萬元成功收購北宋張先《十詠圖》和沈周《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他們主要是履行國家文物保護的職能,收藏一些出土的文物,也經常在國內收購一些有重要價值藝術品,擁有藝術品的種類和數量最為豐富,不向外賣。而在藝術市場上沖鋒陷陣的更多的是國內一大批企業。如北京保利集團、大連萬達集團、浙江紹興小小集團、南京王朝藝術品公司、深圳博雅、吉林彩虹、沈陽東宇等。他們大多分布在沿海一些發達省份,是一些效益很好的企業群體,民營企業占了很大部分。北京博眾拍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剛介紹,參與拍賣的企業大多是房地產、證券、金融和各種做實業的企業,其中民營企業占了70-80%。這類企業在資金富余時,以收藏和投資為主,有的還會建立博物館,碰到好的市場機會也頻頻賣出。他們都擁有自己的專家隊伍,出手謹慎,對于好的東西,不在意其價格。西安的金泉公司,近年來通過在拍賣市場的大手筆,不斷擴充自己的收藏,其中在1999年上海拍賣會上,以27.5萬元的天價,將一枚有著清錢之王稱號的“咸豐通寶大清一百”古錢幣收歸囊中。而在2003年嘉德的秋拍中,金泉公司又將清代陜西發行的紙幣悉數購得。以6930萬元的天價取得陸儼少《杜甫詩意百開冊》的南京天地集團董事長楊休,在前不久取得這件拍品后表示:這個價格不貴,取得這件作品是為由天地集團主辦的長風堂博物館下月的開張作準備。博物館現有的藏品以中國近現代書畫為主,天地集團已經投入了五、六億元資金收購文物藝術品。 據浙江省文化文物市場管理辦公室盧炳均介紹,目前,在浙江比較大的民營企業從事大規模的藝術品收藏和投資的有10幾家,如金輪集團、新一佳食品公司和徐龍食品集團等,總投入資金達6億元以上,主要集中在慈溪和寧波一帶,單是慈溪就有五、六家。而以輪胎原料為主營業務、年銷售收入20多億元的金輪集團是其中的佼佼者,金輪藝術館姚先生介紹,金輪集團老板陸漢振由于個人的喜好,從20幾年前就開始收藏,公司收藏是在1998年從拍賣會獲取的一些雜項開始的。目前金輪集團已通過參加國內外各種拍賣會和其它渠道,投入了3億元資金,購得了包括瓷器、玉器、明清家具和書畫等各種有分量的藝術品1000多件,大部分是在紐約等地從國外人士手里購回的,也有一些是從臺灣和香港獲得的。其中較大的有:2000年在上海,投入100多萬元從新世紀拍賣公司手中獲得了雍正胭脂紅琺瑯彩碗;2001年砸入1500萬元在香港購得了乾隆粉彩如意尊等等。未來將考慮將一部分藏品拍賣出去,以彌補一部分投資。他認為,現在很多民營企業賺到錢,不再停留在低檔次為賺錢而賺錢的老路子上,而通過保護民族文化的方式,開始注重企業形象的塑造和品位的提高。 他們大都對這個故事爛熟于胸:1987年3月,名不見經傳的日本安田保險公司以58億日元的高價,從倫敦佳士得買走凡·高的名畫《向日葵》而聲名大噪,一時成為傳媒焦點和日本國民的談論對象,公司業務從此迅速擴展,僅直接收益就超過2萬億日元。 有關專家認為,機構尤其是企業投資藝術品不是單純的藝術行為或商業行為,而是二者兼而有之:既有回報社會的愿望以及提高自身文化形象的動機,同時也伴隨著某種經濟利益的期望、分散投資風險、調節利潤的目的,希望能在未來的一定時期內帶來財富增值。在這個方面,國內的一些企業已經嘗到了甜頭。例如浙江紹興小小集團在1996年翰海拍賣會上以94萬元購入明沈士充的《仿宋元十四家筆意圖卷》,時隔3年,又在翰海拍賣會上以338萬元拋出,增值3倍多。 三是以投資為主的藝術品經營者,包括藝術品收售攤販、藝術品商店和藝術品經紀人。藝術品收售攤販主要通過在市場上憑借自己的眼光買進賣出。他們在市場上如果遇上有利可圖的藝術品,就會出資購買。若是高手,在當地買進后立馬在當地拋出,就能賺取差價;稍差一點的,在當地買進,異地拋出,或是異地買進,當地拋出,賺取差價。可以說,這部分人的操作方式主要是以投機為主,藝術品市場上的坑蒙拐騙的行為主要出自這些人,讓人怦然心動的 “撿漏”也出自這些人。藝術品商店主要面向普通大眾的消費群體,他們的貨源廣泛,既有古代的,也有當代的,還有許多是仿制的,他們一般專注于某一領域,有固定的客戶群。主要集中在各地古玩市場。 位于潘家園北側的聚朋堂,主要經營新疆的和田玉,店面男主人施杰是中關村建筑公司的一名工程人員,1990年參加建設完北京亞運工程后,開始從事各種雜項藝術品的收藏。10幾年下來,用家里的閑錢收藏了大量的銅器、石器和瓷器。一個偶然的機會結交了一個從事過玉器開采的新疆人,這個好賭的新疆人通過借錢還玉的方式使施先生走上了投資和收藏和田玉的道路。在去年7月投資20萬元開起了這家店面,由其夫人經營,主要從新疆獲取原料,送到上海、蘇州等地加工。一年下來已有100多萬元的銷售收入,目前存貨價值達到300多萬元。其夫人介紹,他們的客戶比較固定,基本是回頭客,主要來自房地產經銷商、公務員、警察、司機和社科院地質所的工作人員等。目前,還打算再開分店。 藝術品經紀人主要是在愛好和長期從事這藝術品工作的基礎上,逐步走向藝術品投資道路的。他們往往經營當代藝術,稱得上準行家,見多識廣,朋友較多,貨源渠道相對固定。位于北京東華門大街95號沒有招牌的四合院畫廊,是圈內較有名氣的一家合資畫廊,由來自法國的馬小姐1996年5月創辦,主要經營中國當代前衛藝術和概念藝術,代理和推介中國本土的前衛藝術工作者走向國內外。經常活躍在紐約、巴黎、倫敦、北京和上海等地藝術博覽會和畫廊推介會上。目前客戶有90%來自生活在中國大陸的外國人、留學生和喜愛當代藝術的人,還有來自香港、臺灣及東南亞等海內外人士。 上海中藝行資產管理公司也是一家具有現代意識、別具特色藝術品投資公司。公司負責人謝轢甫告訴記者,公司1996年開始與臺灣最大藝術品郵購公司霍克藝術品公司合作,最初主要為霍克公司提供祖國大陸的一些畫作,采購、郵購及包裝一些杭州畫家的工作。謝轢甫通過參加大量藝術品投資活動,逐漸走上藝術品投資的道路。目前,公司吸引了多個個人、多家實業企業和金融資本參股,通過吸取霍克公司的先進藝術品投資和管理經驗,主要以當代藝術為主,經營藝術品投資管理、藝術品資產運作等業務。公司通過各種渠道將被買斷的畫家的作品推向全國(目前已簽約買斷作品的畫家有150名,未來將達到1000名)。現在,公司已擁有一個大型展館,在上海與7家畫廊達成了合作意向。計劃在北京、廣州、成都投資更多的畫廊。公司還從花旗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客戶資料,和銀行合作向存款在10萬美元以上的客戶推銷當代藝術,同時,公司還與一些高爾夫球場、高端百貨商場和酒商軒尼詩等擁有密集的高端客戶群的場所和客商達成合作事宜,把高雅的藝術品和人們的日常消費行為結合起來,推銷公司擁有的藝術作品。目前,公司已建立了評估部、信息部和展覽部來全面實施公司的藝術資產管理工作。 四是用于附庸風雅、裝潢門面和修飾打扮的藝術品消費者。目前城市動遷改造比較多,一大批人從舊房搬入新居。有相當一部分人在裝潢房子時已不滿足于過去用掛歷之類的印刷品、行畫來布置,他們希望用原創作品和一些古玩來點綴,一方面可以布置環境;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一下自己的品位和身價。他們的藝術品主要來源為畫廊、畫店和古玩市場。再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美的追求越來越強烈,許多人把藝術品當作美化自己的重要手段,珠寶、玉器成為人們炙手可熱的首選。聚朋堂的負責人介紹,不乏有一些心臟不好的人,買玉以養心;還有一些人買玉用以搓臉,達到美容、養顏之功效;甚至一些開車的人買玉是為了避邪、不出車禍。據閻振堂介紹,由于裝潢門面和內部裝飾的需要,目前,一股投資和收藏賞石的熱浪正席卷大江南北,賞石和書畫、玉器、陶瓷也并列成為人們競相追逐的藝術品。上海、廣東、北京、山東、寧夏等地出現了大量的專業賞石市場,許多企業和個人不惜幾百萬元、幾千萬元購買賞石。品種也達到了100多種,北京工商聯還率先成立觀賞石行業商會,以指導賞石業的進一步發展。 五是用于攻關送禮的人。眼下有相當一部分人為了請人辦事而會選擇用藝術品來送禮,這不僅因為藝術品的價格模糊,更主要是送藝術品顯得高雅、有品位,接受方往往容易接受。因此,當今許多人送禮瞄準了藝術品。目前,在沿海的一些大城市,用藝術品送禮已成為一種時尚。他們投資藝術品的目的不是為了收藏和增值,而是投資人情,為了打通關節好辦事。他們的貨源主要來自拍賣會和畫廊、畫店。 六是一些政府官員和企業領導。他們中有一些人出于愛好和欣賞的目的,通過業余時間、用余錢來收藏或投資藝術品的,但更多的是別人饋贈而來,從新聞媒體曝光的腐敗案中,許多人都有收受藝術品賄賂的情節。他們中一些人根本不愛好,經常拿一些到拍賣會或通過其它渠道變現。一些拍賣會征集的作品有許多是出自他們手中的。他們中也有一些通過收受藝術品賄賂,得到熏陶,也涉足藝術品投資和收藏。 七是家傳的人。家傳寶貝是世界的一個普遍現象,在浙江長期從事文物稽查的盧炳均介紹,這方面的人不在少數,他們中很多人經常向他咨詢有關文物政策。他們可能不是出于真正的愛好,而是作為一種親情的見證和傳續把它們保存下來,不在萬不得已,他們不愿出手。但也有一些人在家風的熏陶下,走向了藝術品的投資和收藏道路,成為藝術品經紀人。黑龍江的龍鳳藝術品投資公司老板從祖傳下來的50多件銅鐵器、玉器和瓷器做起,逐漸發展壯大,2002年成立了該公司,注冊資金10萬元,主要從有關單位和收藏界的個人獲取貨源,出貨渠道主要為收藏界的朋友和拍賣會。目前雇有員工10來人。據他說,目前在黑龍江有10多個類似的投資公司。 從這次的采訪調查中,我們能強烈地感受到中國藝術品收藏和投資熱浪襲人。從中,我們發現:中國藝術市場目前的熱潮熱得有因,熱得有果,并不是局部的,而是全面的。它應驗了流傳幾千年的一句老話:亂世黃金,盛世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