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湘源:“拯救股市”新藥綜合癥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30日 12:07 新浪財經 | |||||||||
黃湘源 按照現在的說法,挽救券商危局要靠創新,那么,挽救股市危局也當如此了。表面上看起來,這個思路似乎頗合邏輯,其實只怕未必。 深圳由于濫用新藥已產生嚴重的抗菌素抗藥性問題,不少人深受其害。抗菌素不是
我們并不懷疑創新對于股市振興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卻不能不懷疑某些所謂創新的動機和目的。不是嗎?曾經被視為創新的新股配售,如今越來越凸現出套牢投資者的功能;曾經被視為創新的整體上市圖窮匕見,如今越來越暴露出圈錢功能;曾經被視為創新的MBO,如今雖然更多的由曲線收購代替自賣自買的暗箱操作,但其剝削國有資產、掠奪中小股東權益的本性依然是萬變不離其宗;同樣被視為創新的“以股抵債”,更是不僅為大股東侵占套上了合法的外衣,而且為其進一步提供了金蟬脫殼和嫁禍于人的機會。至于股權分置,雖然可以稱得上中國股市的“萬惡之源”,但是,如果真的要搞全流通,那么,論創新不可謂不徹底的創新了,可是,同推翻重來又有什么兩樣呢? 券商的問題之所以弄到積重難返的地步,并不是沒有創新,而恰恰是太在乎創新的緣故。我國的券商一開始就不是按照市場化的原則建立起來的,出了問題往往也不是用市場化的方法來解決,而是指望創新。其實,這種創新依然是背離市場規則的,不是輸血式的增資擴股,就是強刺激式的試點突破,說穿了依賴的還是特許性的行政救助。就拿這次的創新試點來看,其本意無非是為了救券商,只是由于擔心普灑楊柳水涉嫌鼓勵沖撞政策紅線,于是設立了一個人為的限制,實質上還是使一些原來暗箱操作的擦邊球現在有了一個可以公開越過紅線的理由,只不過這個機會僅僅給了少數公司而已。這樣的創新對于大多數陷于虧損困境難以自拔的券商無異于杯水車薪。顯然,解決普遍性的行業性問題,僅僅創新是根本不夠的,而過于依賴如此這般的創新,可能帶來的或許將是更為嚴重的系統性風險。 對于積弱已久股市來說,盡管層出不窮的創新猶如不斷推陳出新的新藥,但是,股市非但沉疴不起,反而形成了對形形式式的創新措施的耐藥性甚至抗藥性。從照目前這種情況,如果依然過于一味迷信創新的話,那么,令人實在不能不擔心正在成為創新試驗場的股市會沿著由“三七開”、“二八開”演變到“一九開”的慣性軌道走向何方?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作者本人書面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5173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