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莊:投資策略--踩準節拍選好點的真憑實據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1月06日 15:51 新浪財經 | |
據《大智慧》軟件提供的有關數據,截止2003年12月31日對兩市各類板塊本輪反彈表現與上證指數實際升幅13.4%作如下比較: 一、行業及概念型板塊指數實際升幅超過20%以上的有: 石化類指數最高升幅40.7%、實際收盤34.7%。板塊共有16只,漲幅前5名為齊魯石化、 鋼鐵類指數最高升幅33.5%、實際收盤27.76%。板塊共有32只,漲幅前5名為寶鋼股份、鞍鋼新扎、韶鋼股份、武鋼股份、馬鋼股份,漲幅靠后是基金沒有介入或業績下降的鋼鐵類個股。 H股類指數最高升幅33.2%、實際收盤29.1%。板塊共有29只,漲幅前5名為江西銅業、中海發展、中國石化、南方航空、上海石化,由于不是次新股類的H股就沒有形成升勢。 反傾銷類指數最高升幅32.3%、實際收盤26.6%。板塊共有20只,漲幅前5名為齊魯石化、寶鋼股份、武鋼股份、儀征化纖、華泰股份,漲幅大因為它們是藍籌概念,反之則小。 煤炭石油類指數最高升幅28.4%、實際收盤23.8%。板塊共有23只,由于2003年煤炭工業景氣指數持續上升,使該板塊整體走勢強于其他類型板塊,漲幅突出的有山西焦化、兗州煤業,西山煤電、神州股份、國陽新能等。 電力類指數最高升幅24.9%、實際收盤21.1%。板塊共有48只,漲幅前5名為長江電力、上海電力、申能股份、深能源、華能國際。唯有兩只超過10元的ST股中的ST華靖本輪最高漲幅54.2%,而那些沒有基金參與和業績預減的漲幅就小。 基金重倉類指數最高升幅24.3%、實際收盤21.1%。板塊共有71只,漲幅前5名是揚子石化、鞍鋼新扎、山東黃金、華能國際、山東鋁業,漲幅較小的是汽車、交通、公共事業類個股。 《大智慧》選出的88只指數型板塊最高升幅24.1%、實際收盤21.2%。軟件選概念集中看好藍籌股、基金莊家重倉股等熱門股,對于那些漲幅不高的基本屬于復權后價位仍處于高位的老牌“績優股”,如華僑城、深圳機場、春蘭股份、雅戈爾、青島海爾等。 藍籌類指數最高升幅23.2%、實際收盤20.04%。板塊共有41只,漲幅居前還是中國石化、中國聯 通、寶鋼股份、揚子石化、華能國際等指標類形象個股。 從以上這些個股走勢看,牛股總是重復出現在鋼鐵、石化、煤炭石油、藍籌、基金重倉持有的大盤、低價、國企、次新股中,與其說是代表主流資金的價值投資,還不如說是代表指標牛市。 二、行業及概念型板塊,實際收盤超過上證大盤走勢前10名的有: 有色金屬類板塊共有37只,指數最高升幅22.4%、實際收盤19.5%; 大盤股板塊共有51只,指數最高升幅21.3%、實際收盤17.8%; 次新股類板塊共有94只,指數最高升幅19.5%、實際收盤17.7%; 有線網絡類板塊共有14只,指數最高升幅26.4%、實際收盤17.6%; 金融類板塊共有12只,指數最高升幅22.3%、實際收盤17.3%; 短信類板塊共有21只,指數最高升幅20.6%、實際收盤17.1%; 互聯網絡類板塊共有34只,指數最高升幅25.2%、實際收盤16.2%; 低價類板塊共有50只,指數最高升幅20.8%、實際收盤16.1%; 可轉債類板塊共有53只,指數最高升幅18.1%、實際收盤15.9%; 基金類板塊共有54只,指數最高升幅15.8%、實際收盤15.5%。 三、本輪反彈中行業及概念型板塊指數實際升幅不足1%的有: 農業龍頭類板塊共有38只,指數最高升幅0.097%、實際收盤0.075%; 汽配類板塊共有36只,指數最高升幅0.082%、實際收盤0.074%; 機械類板塊共有50只,板塊共有50只,指數最高升幅0.089%、實際收盤0.073%; 三通類板塊共有13只,指數最高升幅0.087%、實際收盤0.060%; 高價股板塊共有22只,指數最高升幅0.049%、實際收盤0.048%。 四、本輪反彈中行業及概念型板塊指數實際收盤為負值(>1)的有: 預虧預減類指數最高升幅11.5%、實際收盤(負)0.006%。板塊共有147只,本輪反彈不漲反跌的前5名,ST鞍成、ST華信、ST中遼、ST英教、ST北科,同屬T族,最深跌至2元附近。 外貿類指數最高升幅0.07%、實際收盤(負)0.013%。板塊共有23只,漲幅前5名為龍騰科技、中化國際、南紡股份、中國高科、國際實業,而下跌前5名是蘭生股份、中技貿易、浙江東方、新天國際、遼寧成大,下跌是因為業績預減和部分上市公司有說不清的債務。 旅游酒店類指數最高升幅11.2%、實際收盤(負)0.059%。板塊共有28只,其中大連友誼、京西旅游、ST圣地、桂林旅游、ST東海等個股目前價位已跌至兩年調整期最低區域。它們之所以短期不漲是因為它們不是國企大盤股、不是市場權重指標股,主流資金不看好更重要一點是它們不受宏觀經濟調控,而微觀上私人花錢旅游再旺盛,也難以抵過一只基金重倉持有的大盤國企股,因為它們隸屬“國有資金”。 還有木材類指數最高升幅13.9%、實際收盤(負)0.075%;服務指數最高升幅10.7%、實際收盤(負)0.077%。 五、42天跨年度反彈行情累計成交超過10億以上的個股有 大盤類個股累計平均成交37.2億、金融類個股累計平均成交36.5億、藍籌類個股累計平均成交32.2億、大智慧88個股累計平均成交25.3億、基金重倉類個股累計平均成交19.8億、鋼鐵類個股累計平均成交19.4億、石化類個股累計平均成交16.8億、H股板塊個股累計平均成交16.7億、短信類個股累計平均成交15.3億、反傾銷類個股累計平均成交14.5億、低價類個股累計平均成交12.4億、次新股板塊個股累計平均成交12.3億、數字電視類個股累計平均成交11.9億、新上海類個股累計平均成交11.8億、電力類個股累計平均成交11.7億。 雖然石化類是本輪反彈行情漲幅最大的板塊,但個股累計平均成交卻不是第一,雖然大盤類個股和金融類個股股價升幅并不高,但它們個股成交量卻居前,價升量增所不同的就是成份表現于指數而不是價錢,這種現象倒應引起我們特別關注。 六、本輪反彈行情成交量最少的板塊 化工類個股平均成交2.49億、商業連鎖類個股平均成交2.42億、ST類個股平均成交2.04億、旅游酒店類個股平均成交1.78億,而兩市51只小盤類個股平均成交1.27億,日平均交易值只有300萬,相比51只大盤類個股日交易值7300萬顯得太遜色了。 如果參與者在本輪反彈中由于自身持有板塊錯位,熱點變冷點也許又失去一次解套機會。 七、本輪反彈行情振幅超過10%以上的各類板塊有 電腦類、房地產類、紡織類、化工類、化纖類、電器類、交通工具類、旅游酒店類、農業牧漁類、商業連鎖類、建材類、汽車類、機械類、醫藥類、水泥類、ST類、分拆上市類、高?圃侯、金融參股類、民營類、乳業類、三無類、奧運類、新材料類、抗愛滋病類、預虧預減類。 之所以列舉這么多各類板塊,并未所指個股,是因為所列兩市78種行業及概念型板塊中,就有26種上下振幅超過10%,有是甚至超過15%,對于投資者把握節奏、踩準點位是否算是提供了市場炒做的有效依據? 八、滬深兩市前5大指標股本輪反彈表現 中國石化最高升幅59.1%、累計交易量139億、換手115%; 華能國際最高升幅31.2%、累計交易量26億、換手64.6%; 寶鋼股份最高升幅48.7%、累計交易量185億、換手148%; 中國聯 通最高升幅36.2%、累計交易量207億、換手122%; 長江電力最高升幅48.4%、累計交易量162億、換手206%; 揚子石化最高升幅65.3%、累計交易量67億、換手213%; 粵電力最高升幅13.4%、累計交易量8.77億、換手21.8%; 深發展最高升幅20.07%、累計交易量33.07億、換手27.3%; 長安汽車最高升幅31.3%、累計交易量23.8億、換手91.1%; 一汽轎車最高升幅35.4%、累計交易量53.9億、換手167.4%; 九、不計算基金,兩市不足5元個股共有 上海低于3元股票有10只、低于4元股票有23只、低于5元股票有95只;深圳低于3元股票有17只、低于4元股票有22只、低于5元股票有102只,兩市低于5元總股數為269只,相對兩市1262只股票占21.3%,其中78只為ST類個股。 且不計算ST類個股,要拯救市場提高價值投資,實現真正牛市,如果基金機構參與市場炒做的資金在提升市值中不是為了整體市場而只是為了個別類板塊,尤其只在乎指標上的權重,那么短期主流資金的持股結構仍未超脫跨年度反彈行情的筑底階段,迎接牛市也只能算在初期。 十、個股與大盤年線之間的對比 上證個股站在年線上有166只(占21%);沒有站在年線上、但近期股價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有53只;股價低于年線并低于去年同期價位有552只。深證個股站在年線上有79只(占16%);沒有站在年線上、但近期股價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有46只;股價低于年線并低于去年同期價位有412只。 如此算來,滬市未站在年線上的個股為78.4%,深市未站在年線上的個股為83.9%。而目前兩市站在年線上的個股只有19.4%,其中鋼鐵、石化、煤炭石油、H股、電力等熱點類板塊中個股,尤其集中在基金重倉持有的特定時期下的藍籌概念股卻獨占10.6%。 據證券時報近日披露,截止2003年12月31日,滬深兩市在拯救市場提升市值的跨年度反彈中,兩市總值較去年增長10.9%,其中深圳總值1.27億,下降2.3%,滬市總值2.98億,提升17.5%。深圳總值下降、大部分個股又不被基金看好的主要原因是受近兩年大盤結構調整,新股融資上市叫停,所以本輪跨年度反彈行情仍沒脫離靠莊家(基金)資金推動大盤指數上的炒做。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作者本人書面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5231O3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