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莊:藍籌與超跌同是反彈行情中的主流品種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12月11日 13:16 新浪財經 | |
山莊 藍籌股是穩定大盤指數的中流砥柱,超跌股是短線資金追捧的主要對象,它們都是跨年度反彈行情中的熱點。 在構筑反彈行情框架時,這些藍籌股不僅成為核心資產關注的對象,而且經常成為占 就象有人形容,超跌股領漲反彈行情,但主力資金卻流向藍籌股,這正是我們要提示的。行情初期超跌股反彈是因為跌深了、背離了產生物極必反,它們隨著上市公司業績不斷披露而降低超跌股短線投機炒做機會。而流通性好的、代表指數權重的往往被市場看成中間力量,是因為核心資金代表公募利益,在一定行為上也代表政策傾向。 尤如年初5大板塊和近日上海汽車、寶鋼股份、長江電力、中國聯 通等連續創出歷史新高的強勢表現,不僅證實市場在樹立按投資價值型、高成長、低風險型定位,而且成為國有資產戰略投資者和境外資產戰略投資者共選品種。但由于股市不確定因素太多,是否稱得上業績藍籌概念的就可以不分時間、不分價位隨時可以介入。在本人看來,流通好的股票溢價是相對的,尤其對中小資金投資者要明辯主力和莊家意圖,比如中國石化按復權價已為社保基金提供解套機遇時,除了短線代表權重有護盤指數作用外應屬自救行情。 因為兩市1250多只股票到目前為止,能夠解套的沒有幾只,即使是藍籌概念也是同樣。它們不僅代表挑戰大盤每一步重要關口的形象指標,更是推動和延續跨年度行情的領頭羊,因此說沒有長江電力、中國聯 通、中國石化的連續拔高,就沒有突破大盤半年線和年線壓力的可能。所以藍籌股的權重同樣在上漲行情中虛構大盤失真指數,也是廣大投資者總是賺指數不賺錢的主要原因。 雖說個別藍籌股短線已經漲高,但還有很多指標權重股并沒有漲起來,也許就是第二、第三梯隊。而關注績優藍籌的上漲潛力,應是關注底部放量的。諸如集中在鋼鐵、石化、能源、電力、交通、通信等板塊中的藍籌概念還有很多沒有漲起來,有的仍處于超跌,有的從形態上分析還在構筑右肩,對于還在蓄勢的、風險要比漲高的小的多更值得關注,畢竟中小投資者注重的還是差價。 為什么說超跌也是跨年度行情的主流品種,是因為兩年多的下跌行情,使大批股票逐漸跌出新低,有的下跌形成業績筑底,有的下跌形成量能筑底。如今大盤反彈了,超跌必然引發自救。尤其那些技術走勢作出逼空形態的超跌莊股,和一些有基本面支撐的超跌股,不可能見大盤反彈耐得住寂寞,其有的驚人漲幅已經超過藍籌股,為什么不可以關注它們的短線走勢。 比如主營賣花炮的600599基本面至少在漲幅前并沒發現有所改善,一周向上振幅35%,實際收盤也為搶超跌反彈者帶來26%的短線利潤,而深圳本周漲幅排名第一的博盈投資同樣上漲20%多。如果細心關注它們業績披露卻會發現,本周和上周漲幅較大的超跌股,大元股份、博盈投資、中寶股份、寧夏恒力、深天地,就連上海梅林、中視股份、神龍發展等個股,卻沒因為凈利潤有所下降,業績繼續虧損就不超跌反彈了,相反它們都為短線客帶來豐厚的實際利潤。 由此看來,超跌股在大盤反彈初期能給部分投資者帶來盈利機會,是否我們可以奉行這種輪翻轉換操盤思路。從資金面看,券商和一些私募機構已成為部分非核心資產股的看家人,也許這跟明年券商允許發債有關系。一旦該政策落實,所謂不允許的委托理財也會興風作浪,多元化轉向和補漲行情還是反彈走勢下的熱點。 而對上半年表現較好本輪行情走勢一直較弱的銀行股,本人仍持以往觀點,銀行股不屬藍籌范疇,不單對它們進場迫不及待的融資圈錢形象,就國有銀行到資本市場的改造就不是短期能夠解決得了的。阻力之大、資金量少、信心度低都會不斷反映出來,加上銀行概念初入股市,還不足以成為領漲板塊,反彈中只有短線沒有中長線行情。 在關注核心資產不斷流向大市值、藍籌股的同時,是否還應該關注那些戰略投資基金本身現狀。從基本面看,基金面臨年初分紅,從市場形象看,基金重倉股早已成為近兩年倍受市場關注的主要對象,而它們現在走勢卻弱于大盤。雖然截止到今天(5日)有24只基金凈值超過1元,卻只占基金總數的44%。如果聯想2001年初靠基金資金推動成功的完成大比例分紅,是否值得我們現在關注、這一代表公募資金利益的戰略投資基金的短線價值發現。 如果認定以上投資(投機)是反彈初期中的一種組合方式,對那些持有超跌股的投資者就不必非去追捧所謂核心資產的藍籌股,同樣對已經拿著還沒啟動的藍籌股的投資者,也沒必要因為超跌股的誘人漲勢而放棄即將到來的盈利機會。尤其對那些從形態上看似挖出“坑”的急跌股,只要它們基本面不是問題股、ST股,又有明顯加倉,短線都應有機會。要客觀面對現實,關注各方資金流向才有可能把握獲利機會。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作者本人書面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5231O3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