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湘源文章:《白皮書》為何不明不白?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11月11日 14:56 新浪財經 | |
黃湘源 近日,市場盛傳《白皮書》。遺憾的是,由于傳言所指《白皮書》無論來龍去脈還是表里內外無不不明不白,此次關于國有股減持的傳聞依然不無人為設局之嫌。 盡管傳言巧妙地借用了尚福林主席關于擬定《資本市場發展綱要》的說法,似乎它與 國有股減持之所以老是成為一個“無風不起浪”的問題,從根本上說,就是由于這是一個證券市場非解決不可的關鍵問題,解決的時間只不過是個早晚的問題,而絕無長期避而不減的可能性。自從國務院停止從證券市場減持國有股以來,為社保基金籌集資金的減持行動是停止了,但所有制改革有進有退的行動從來也沒有停止過。同時,雖然證監會停止了公開征集全流通方案的行動,但說不清是自發的還是有組織的全流通方案大討論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在這種情況下,由于政策面至今未正式出面出一個“安民告示”,于是,種種政策傳言也就層出不窮,馬后炮的澄清也就總是澄而不清。可以說,政策只要一天不明朗,事情就一天也不會告別“無風不起浪”。 人們盡管不能不敬佩全流通論者的執著,但對任何一個方案形成統一共識,顯然并非易事。與此同時,人們也不能不懷疑國有股減持傳聞設計者是否有何具體的利益圖謀,因為每一次傳言一出,股市無不應聲而落。此次有關國有股減持試點的傳聞活靈活現之際,恰好也是股市反彈水到渠成之時。股市非但沒有象以往一樣聞“減”色變,聞雷驚箸,輿論反而將其當成利好,而且與傳聞相關的公司股價還上摸漲停價位,表現出很強勁的走勢。如果這里面沒有人為設計的成分,那么,是否可以說明股市對于國有股減持已經具備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了呢?但由于它不過是某些利益團體為了配合某一類股票炒作所設計的一種表面化的利好效應,如果沒有政策面的配合的話,不要說謠言并不會因重復一千次而成為真理,越是美麗的肥皂泡破滅的沖擊波也就越大。上周末股市最終回落到1350點心理價位以下,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盡管有人主張對于定時炸彈如果無法排除不如立即引爆,但引爆的后果難道就真的能一點也不加考慮嗎?無論如何,在牛市的基礎上解決國有股減持問題總是要比熊市順當得多。而假如在股價已經攔腰斬了一半的1300點推出國有股減持的話,那么,誰來承擔股價再度普遍腰斬的后果呢?一旦弄清這個道理,市場的真實反應也就不難想見。 在筆者看來,還是尚福林主席說得對:“要在發展中解決我國資本市場存在的一些結構性問題,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要著眼于我國基本國情,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確保社會穩定和工作有序進行。”可以理解,這也是當前政策面對于國有股減持和全流通的基本態度。投資者和政策面在這個大前提上可以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果有關方面按照三度統一的原則給出一個國有股減持的“安民告示”,讓投資者心中有數,事先有個進退自如的心理準備,這顯然比一次又一次地讓傳言來考驗市場的承受力,效果要好的多。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作者本人書面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5231O3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