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最后吶喊--驅除減持鬼魅 還我股市魂魄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11月10日 11:09 新浪財經 | ||
特約撰稿人 侯寧 “國有股減持”已經不是什么“潘多拉的盒子”,她已演變成了中國股市2001年仲夏夜之夢后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故事”,這個幽靈如影隨形,已經到了不從根本上消除投資者不得安枕的地步了。而這個所謂的根本:一是統一明確的官方信息,二是證監會的發言人制度,三是國有股減持的確切時間表以及路線圖。 本來,金秋十月是眾望所歸的收獲季節,但作為“全球特例”的中國股市當此之時卻衰弱至極,幾近崩盤的邊緣。進入十一月,股指在所謂“核心資產”股帶動下猝然上漲,連拉二陽,導致市場一片驚呼。但好事不長,隨后股指又在眾多股票破位下行,核心資產股力衰整修之際,再度急挫,并傳出九個月來的新低。而此間一個聲音如幽靈般閃現,“國有股減持”的各種說法再度登場。而對于我們這個“聞減色變”的脆弱市場而言,此時的各種言論和猜測性報道簡直便如同一個受過刺激的心理疾病患者再度聽到那個曾刺激過她的“鬼故事”一樣,令人毛發悚然! 但不幸的是,這幾日,不僅一些學者在義正詞嚴地講述這個“鬼故事”如何能致人死地,必須從根本上為患者消除;而且,我們的媒體也對這個鬼故事的演繹結局給了各種津津有味的猜測。更有甚者,我們的證監會官員也開始不失時機地談起結束夢魘的設想——開始是屠光紹副主席提出要重視流通股東利益的“差異論”,這吊起了二級市場投資者的胃口;然后,是證監會規劃委的李青原主任大講要在“尊重群眾首創精神”的前提下推出國有股全流通試點,解決這個則“做任何事情都走不動”的核心障礙,此提法也被人們寄予了“尊重群眾”體現“三個代表”的希望,而股指也隨即大漲,似乎股民的噩夢行將結束,好日子為期不遠了。 然而,股指隨后暴跌,長陰吞陽,市場顫動,人們開始玩命打探全流通解決的具體方案,網站上也貼出各種自稱為“絕對內幕”的帖子。而在正規的官方大報中,只有<中國證券報〉在10月20日前后發表了《全流通,一盤亟待打破僵局的棋》這樣一篇有些官方色彩且被作者看作利好的文章。 此外,有媒體報道采訪了張衛星等股評家以及證監會“新聞官員”,稱證監會國資委否認國有股減持政策有變,并講了些學者“不破不立”的觀點;另一條消息來自“熟悉情況的證監會人士”,并被《深圳商報》記者報道出來,但這一次的“內情”,卻是明顯的“大利空”! 據該報道稱,“熟悉情況”的證監會人士透露,國有股減持的問題在白皮書中一定會講到。“與此同時,權威人士對于近來市場上‘國有股將按凈資產定價減持’的傳言,給予了堅決的否定。該人士稱,目前正在討論的方案是原則上不規定具體的減持定價方式。”《深圳商報》的這篇報道繼續稱,“據悉,證監會考慮問題的出發點是股權的定價一定要根據上市公司的具體情況來確定,既不能偏向非流通股股東,也不能偏向流通股股東。因此,若像傳言所稱的按照凈資產定價減持,搞一刀切,勢必將傷害到部分業績比較好的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東的利益。具體說來,減持的定價“原則上應該是各方面股東都同意的價格,這也是按照市場經濟的價值規律來辦事”。而后,該報道又援引所謂專家的說法,評述了上述方案不利于流通股東的可能性,并認為其實行難度較大。 在《深圳商報》這篇被各大網站紛紛援引的熱門報道中,筆者看到,首先,“熟悉情況的證監會人士”被記者拋了出來,但實際上該證監會人士只說了一句話,即表示國有股減持會被寫進白皮書。其后,該記者筆鋒一轉,其后關于“減持定價原則”的報道便來自于某“權威人士”了。然而,不幸的是,讀了這篇報道題為《證監會白皮書熱點透露,國有股減持無定價方案》的報道后,幾乎所有信息渠道并不暢通的投資人士都得到了利空的結論,且認為這是證監會人士透露的。如果記者如此報道,是為了保護信息來源提供者的身份,筆者尚可理解;而如果是證監會借此“吹風試探”,則筆者以為,這就是明目張膽的違紀行為。因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尚且要求準確及時,更何況是證監會在國有股減持這樣重大問題上的表態了。 人們不禁要問,所謂“權威人士”到底是何許人?該報道中詳細敘述減持原則的“據悉”新聞出自哪里?而所謂“證監會人士”到底誰對全流通這樣重大的問題有發言權?為何在一個影響如此巨大的問題上證監會的口徑都無法完全統一?為何向來沉默的證監會近期談起“全流通”來卻如此滔滔不絕?但對于諸如“據悉”之類的報道,卻閉口不言?難道證監會忘記了當年證券業協會有關負責人關于三板全流通的一句話便導致股指狂瀉,而今年7月18日在網上不脛而走的所謂“三三制”減持方案也曾使得剛剛啟動的行情消失于無形么? 每每在行情運行的關鍵時刻便由國有股減持的“鬼故事”陰森森第登場,或是“證監會官員權威人士透露的信息”,或是“專家學者海歸們的喋喋不休,或者源頭不明的網際謠傳。這中間蘊含的到底是什么呢? 眾所周知,尚福林就任證監會主席以來,給人的印象是低調務實,重視調研,不發則已,一動便是組合套路。這樣做的結果,首先是被人夸贊為務實,然后便被稱作“無為”,在后面便是風風火火的“鐵三律”、“券商發債令”“提高門檻令”“證券投資基金立法”,以及據稱近期要推出的《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白皮書》等有為之舉。 本來,尚福林主席的一系列舉動已經被市場寄予厚望,股市也在去年年末之后,便蠢蠢欲動,甚至還在基金理念的帶動下演繹一波行情,惹得市場人士開始大談“局部牛市”。 但不幸的是,國有股減持和全流通此時卻有如同鬼魅一般,從地縫里鉆將出來,讓有一絲暖意的股指再度演出了跌跌不休的老戲,甚至再度創出新低,直逼1300整數位。而按照市場人士折算,如今的這個1300如果還原成市場平均股價的話,大致也就相當于過去的800點!而在如此敏剛位置,卻重提國有股減持這樣在先前便明確了“不在證券市場減持”的話題,是否可以被看作是國家在國有股減持問題上大政方針的改變?或者是什么利益集團的別有用心呢?而有利益集團存在的地方,就會有尋租者的腐敗行為結伴而生,對此,洞察秋毫的有為政府是不會不加以提防的。 事實上,國有股減持乃至全流通問題事關重大,牽涉到的利益集團眾多,資金量龐大,并非一朝一日一個所謂“靈丹妙藥”式的方案便能“藥到病除”。更何況,我國股市還在源源不斷地制造著不能流通的國家股和法人股,制造增量的源頭得不到根本治理,卻大談現有存量國有股的減持,豈非緣木求魚? 筆者以為,周正慶先生和尚福林主席都反復強調要在發展中解決問題。這條思路無疑是正確的。但既然認識到股權分裂的弊端必須解決,那么就必須從現在起設法杜絕非流通股的繼續繁衍,這是治本的關鍵。而其次才是在發展中解決存量非流通股。豈不知,當市場發育壯大到一定規模之時,現有的非流通又能掀起多大的波瀾呢?在這個意思上,筆者倒是原則上贊同肖灼基教授所提的“本屆政府立綱,下屆政府舉目”的倡議,也建議把國有股減持一事暫緩執行。除非我們的監管層能在“尊重群眾的原創精神”的基礎上,推出一項大快人心的有可操作性的制度創新,給市場的“活雷鋒”-------為我國證券市場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廣大二級市場投資者,拿出一個哪怕還算過得去的“多贏方案”!盡管,人們都知道,這個多贏結果的取得,是多么困難的事情! 即便如此,筆者依然要說,證監會在國有股減持問題上的任何表態都關系重大,在尚主席崇尚“沉默是金”的信條的同時,證監會是否也能保持聲音一致,以免擾亂視聽?或者,能否設立定期的發言人制度,能讓信息渠道本不通暢,但又因為“政策市”特色而整天陷入猜測的廣大投資者,有個準信可以獲得呢?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從2001年仲夏以來,投資者便因為管理層推出的國有股減持這個幽靈的不幸附體,從此沒做過一個像樣的甜美的“仲夏夜之夢”,對股市的信心也日益喪失殆盡,這個結果,已經極大地制約了我國消費需求的復蘇步伐,也對我國國企以及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進程造成嚴重掣肘。所以,這個市場亟待還魂,而這個還魂還信心的過程,依然需要管理層真正清除內部腐敗、清除混亂思維后的政策指引。畢竟,十六大三中全會的《決議》指明的只是大的方向,而作為執行機關監管層所要做的,便是要讓市場還魂,以便這個因“試驗”而崛起,因“分裂”而坍塌的股市,能重新睜大牛眼,挺直腰桿,朝著既定的方向走下去。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作者本人書面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5173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