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海琴:在中國股市買賣股票目的的通俗解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9月23日 13:51 新浪財經 | |
閻海琴 通常情況下,在股票市場中買賣股票有三個目的:一是在二級市場中通過對某些股票的買賣博取其差額,期寄獲得利潤;二是作為對某些股票的長期看好從而進行長期投資,以此得到紅利或者相關權益;三是通過對某一只股票的流通股的逐漸增持,進而掌握或者控制某一上市公司,對所控公司進行管理或整合。 但是現實告訴我們,在我國的股票市場中買賣股票的目的只能有一種,那就是第一種:博取差價、以期獲利。 為什么是這樣呢? 首先,至目前為止已經上市的1000多只股票中,從它們誕生之日起就沒打算讓流通股股東對其進行控制,所以絕大多數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占到50%以上,相當一部分公司的非流通股則占到了三分之二左右。這就意味著,即使你將某只股票的流通部分通過二級市場全部買完,你也不可能由此控制了該上市公司,也無法參與該公司的管理,無法對該公司的實質了解得更清楚。所以,在我國證券市場中,想要合理合法在二級市場中通過買賣股票增持股份進而收購一家上市公司,應該說是不可能的(通過私下協商大量購買法人股從而收購某一上市公司,不是正常的市場行為,也不具有代表性)。 其次,十多年的經驗已經顯示了,如果想要通過上市公司的分紅、派息來獲得投資理想回報那基本上那也是很難實現的。從理論上講,我國目前的銀行居民儲蓄存款利率很低,年利率不足2%,在這種情況下計算出的市盈率應該是在60倍左右,已經高于我國股票市場中的市盈率,從這個角度講,投資證券市場應該是相對劃算的。但實際上,在上千家上市公司中真正能達到年年分紅派現的寥寥無幾,而每股幾角錢甚或幾分錢的分紅派息的回報對于十幾、幾十元的股價顯然是太微不足道了。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國目前總平均的個股股價和每股稅后利潤的比所形成的市盈率并不算太高,而真正高的則是個股股價與實際分紅派發的現金之間的比,我們不妨把這兩者的比叫做“真市盈率”,這個“真市盈率”顯然是太高了。所以經常有人提到我國目前的市盈率并沒有比國外高多少,應該具有投資價值了,但是為什么還是一買就被套呢?這種觀點的片面性就在于它只運用了國際流行的市盈率的計算方法對此進行著簡易的縱橫向對比,而忽略了公司很少帶給股民實際回報的這一事實。在這種情況下,股民屢買屢套,還有誰能或者還有誰敢進行真正意義上的長期投資呢? 因此,買賣股票的三種目的也就僅剩博取差價這一種了,從這點上看,我們把股票投資叫做股市投機或者股民炒買炒賣股票也就再貼切不過了,因為他們只有炒買炒賣的資格,或者說,現狀把他們從投資、投機的兩條道路上趕到了只能進行投機的獨木橋。那種對投資還是投機的爭論實在是沒有太大的意義。 根據上面的分析,股民、證券公司、基金、乃至其他機構無論怎樣購買流通股或者無論購買多少流通股,都不會動搖上市公司一股獨大的地位,因此也就永遠進不了上市公司的管理層更無法入駐董事會,失去約束的單位和個人其所作所為可想而知。這時的股票投資者就必須想方設法接觸上市公司,而且只能以小股東的身份與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套近乎,從中獲取或真或假的公司情報。但絕大多數的投資者只能霧里看花,往往被表面的局勢所蒙蔽被突如其來的諸如突然宣布增發、配股、發債券或者其他利空消息而被深深套牢。 可見,想通過購買流通股收購一家上市公司嗎?法律不允許。想通過投資獲取理想回報嗎?現實不給與。想通過智慧博取正常差價嗎?信息不對稱。所以,90%的股民被深度套牢。 應該說,所有這一切都是“一股獨大”若的禍。所以,解決一股獨大問題勢在必行。 結論: 1)購買股票有三種目的:投機、投資、收購。 2)現狀迫使只能投機不能投資。 3)真正的市盈率不僅是股價與稅后利潤的比值,更應該是股價與實際分配現金的比值。 4)現在的股民對于大股東來說真可謂“蚍蚨”撼樹談何易,在一股獨大的大樹下,股民的力量顯得太微不足道了。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作者本人書面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5173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