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湘源獨家文章:“何甜”的女兒叫“何苦”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8月27日 09:03 新浪財經(jīng) | ||
黃湘源 你一定聽說過股市的名字叫何甜,可是你一定沒想到何甜的女兒叫何苦。 沒錯,股市不愧是融資的天堂。如果不是為了那個甜字,怎么會誰都對股市趨之若鶩呢?一組數(shù)據(jù)表明,從1992年至2003年6月底,上市公司數(shù)從18家擴容為1250家,增加了68. 盡管央行近日公布的二季度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貸款比重上升8.8個百分點,貸款余額所占的比重已攀升到97.8%,而企業(yè)直接融資比重在2000年達到峰值后一路下滑,股票融資額同比減少67億元,降幅為16.1%。但是,證券市場功能的缺失,其實不過是過度融資所造成的惡果。況且,至少從目前來說,這并未從根本上影響由股市的融資功能定位所決定的盈利模式。 長期以來,券商一直從客戶保證金上獲得不菲的息差收入。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證券市場沉淀的保證金總額約為5000億元。按活期存款和金融機構(gòu)同業(yè)存款的息差1.17%計算,券商每年的息差收入約為58.5億元。 基金雖然大多跌破了面值,但并不影響基金管理人雷打不動地按基金資產(chǎn)凈值的1.5%年費率計提管理費。畢竟相對于二三十億份的基金份額來說,基金盈虧的變化反映到凈值變化甚微,而且,由于基金的凈值起點高低不一,收益高的基金所提管理費反而可能低于收益低的基金,分紅多的基金公司比分紅少的基金公司提取的管理費還會低一些。這樣一來,賺錢的基金與賠錢的基金所提管理費也就相差不多了。 銀行也加入了旱澇保收的行列。據(jù)統(tǒng)計,2001年至2003年年中的兩年半時間里,投資者為商業(yè)銀行創(chuàng)造了約5.85億元的托管費收入,基本上由中農(nóng)工建交五大銀行盡收囊中。其中工行這兩年的托管費收入分別高達6030萬和6587萬元;農(nóng)行分別為4107萬元和5755萬元;托管業(yè)務相對較小的中行,至少也有2000萬元。 而與分肥股市的各路人馬相比,身為投資者的股民就只有盡其本份的義務,卻從來也沒有找到過屬于自己的盈利模式。在近13年的投資生涯中,按7000萬登記注冊的賬戶計,每戶平均為股市融資貢獻了1萬元;如果按實際交易的約30%的賬戶計,則每個賬戶貢獻了3萬多。這個數(shù)字,在純工薪階層而言,可以說是其扣除固定資產(chǎn)投資和生活必需之外傾囊而出的畢生積累。可悲的是,至少有八成以上甚至有可能九成之多的股民不但沒有從股市得到應有的回報,反而還虧了錢,有的甚至血本無歸。他們不折不扣地成為何甜的女兒――何苦。 你愛一個人,就讓他去股市;你恨一個人,就讓他去股市。美國華爾街的幽默,可謂道盡了股市的真諦。但是,如果說,在美國人的眼里,股市至少還有可能讓所愛的人找得到的何其之甜,那么,中國股市的投資者難道就只有何其之苦的份嗎?否則,為什么對發(fā)掘賺錢效應的呼吁大搖其手,說什么“不調(diào)控”呢?為什么對被套在股市里的數(shù)以千萬計的股民的虧損之苦竟然那樣冷漠呢?又為什么還要一天到晚算計老百姓的10萬億儲蓄存款呢? 黃連之苦,在于根;何苦之父,卻是何甜。這是怎樣不可思議的一對矛盾? 何甜的女兒,你為什么叫何苦?我為你感到深深的悲哀……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quán)新浪網(wǎng)獨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wǎng)站不得轉(zhuǎn)載,除非獲得新浪網(wǎng)及作者本人書面授權(quán)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wǎng)。欲轉(zhuǎn)載者請來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zhuǎn)5231O3聯(lián)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wǎng)站立場無關(guān)。非常感謝廣大網(wǎng)友對新浪財經(jīng)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