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曉工作室專欄文章:教育產業化的好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8月26日 08:22 新浪財經 | ||
酈曉工作室 我認為教育產業化是一個正確的方向。許多人對此有完全不同的認識是因為,目前處于轉軌的過程中,此間人們總是更多關注弊端,而沒有注意到事物積極的一面,和向積極一面的轉化。 供給能力迅速增加了:過去幾年更多人有機會上大學,在未來幾年里名額還會不斷增加。今天一些人擔憂,或者抱怨相關費用,但是幾年前可能連擔憂和抱怨的機會都沒有。人們有了選擇,今天放棄一些不那么有吸引力的入學機會顯得很普通,十年前這種現象有但很特殊。 產業化帶來了校際競爭:競爭無疑是在兩個方面,經費和生源。這是同一個問題的兩面,獲得更多經費的前提是學校的聲望。學校還沒有學會造人,高起點的生源是獲得更多社會聲望的前提。顯然,如果是一個出色的人,他并不需要擔心什么,需要擔心的是學校。學校會提供各種鼓勵措施,直到打動猶豫不決的他。 求學是一種消費,學校提供的則是服務:周圍越來越多這種現象,一些人在工作幾年之后,再去進修。整個教育流程需要更人性化,符合終身學習的需要。以前我們一直在談,但是這需要學校有相應的驅動力。根本說來,教育是一種工作需求,不是人群區分。我們的情緒仍然停留在“學而優則仕”的觀念中,今天的“仕”早已經變成了“公務員”,一份職業。 教育需要獲得更多資源,有了更多資源之后,寒門子第的求學機會增加了而不是減少了。有一個評估標準的問題,從大學的角度她可能那么認為,學生之間總分相差一百分或者更多一些,不反映學生差異,也不影響傳道授業,那么她可能不愿意體現這方面的公平性。 高考中相差一分,可能會拉下好幾百人。這已經不反映對特定問題的敏感性,評估體系到了反面,得高分人甚至于可能不會解題,只是接觸了更多例題,掌握了更多的標準答案。在某些地方,一些人用四年時間完成初級中學的課程,然后用五年時間完成高中階段的課程,他依然是應屆生。公平性這個概念,一定要哲學地認識。 有時候人們混淆了兩類問題,今天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很大的原因是,企業不再對高校畢業生被動接受了。這和數量無關,根本說來學校難以提供讓企業滿意的人力資源。企業面臨激烈競爭,最終的判斷人才的標準是績效。學校也需要引入競爭環境,從而適應變化的社會。 回到這個問題的前提,為什么要產業化?理由很簡單,教育需要很多投入,這已經超越了政府的能力,已經超越了社會的能力。換句話說,人們繳納的稅,要比想象中少。當然,教育產業化可能是部分領域,其他的仍然可以照舊,多元的教育體系,互不矛盾。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作者本人書面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5231O3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