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湘源專欄獨家文章:為什么說6·24不足為訓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6月24日 10:19 新浪財經 | ||
黃湘源 6·24行情轉眼就是一周年了。6·24留給人們的是打翻了的五味瓶,酸甜苦辣怪,什么都有,實在不足為訓。 一年前的6·24行情,投資激情的一觸即發,套牢了一大批股票,其中尤以大盤藍籌股 無可否認,在今春以來的藍籌股行情中,確實有部分股票已經獲得了不小的漲幅,其中不乏超過前期高度的藍籌股。但是,且不說本次行情的結果由于ST授星板塊后來居上,已經使得藍籌股黯然失色;即使似乎形成了藍籌股的局部牛市,也并沒有改變整個股市盈虧二八開的格局,大多數股票依然沒有解套,其中包括在6·24的飆升行情中也未能解套的中石化等大盤藍籌股。更重要的是,對于大盤來說,一年前指數被一下子跳空的起點,至今猶是大盤上升的阻力位。本次行情竄上跳下了近半年,依然在6·24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1562點一線附近徘徊,而半年間的最高點也不過達到1649點,跟6·24當日的開盤價1704點相比尚有不小的距離,更不用說次日曾經瞬間達到過的高點1748點了。這說明,盡管6·24行情和今年的春季行情都是打的大盤藍籌股的旗幟,但是兩者不僅形似力不同,而且形似神不似,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6·24行情的起始指數以及藍籌股在此之后的不同表現,無情地揭示了這樣一個真相:盡管不過半年以后,市場就又成了藍籌股的天下,但并不表明6·24行情是藍籌股行情的一面旗幟。問題并不在于一年前被套牢在藍籌股上的基金,如果中間沒有減倉,半年之后是不是就解套了?從理性投資的角度來看,套個一年半載并不是什么大問題。巴菲特不就是主張“長期持股”的么?但同時也不應該忘記,巴菲特的主張有個基本前提,那就是“低位買入”。問題是,作為當之無愧的市場主力,我們的基金恰恰與巴菲特的原則背道而駛,它們是在高位買套。在去年的6·24行情中,基金由于害怕踏空,行情啟動之后就迫不及待地追高而高位被套。而從2002年第四季度基金投資組合看,基金整體的操作策略是以減倉為主,只不過是由于大部分倉位被套得很深,使它們避免了在今年的1·14行情和3·27行情或4·28行情中又處于一種相對踏空狀態。也就是說,對于6·24行情來說,高位買套是無案可翻、無反可平的鐵案。 高臺跳水與高位買套構成鮮明對比也同樣是6·24行情最大的特色。事實上,就在6·24的第二天就有以個別大券商為代表的機構趁機出貨。而跳水行情居然從此以后就愈演愈烈,簡直成了2002年下半年的獨特風景線。即使在今春的藍籌股行情中,飆升和跳水也在不時演繹翹翹板。藍籌股的跳水和莊股跳水異曲同工,無分彼此。在市場主力而言,即使是相同的機會也有不同的利益,合作是相對的,而競爭則是永無止休的。人取我棄,你進我退,正是不同的利益集團在機遇面前不同策略的表現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高位買套,還是高臺跳水,它們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利好作為操作平臺。6·24行情的飆升,其直接動因是國務院關于停止從二級市場減持套現國有股份的一則通知。當時,對于深受國有股減持沖擊的證券市場,其利好意義顯然是不言而喻的。盡管這從全流通的角度來說,也許反而是利空,然而,在當時,卻足以成為推動股價崛起行情飆升的契機。但是,誰曾料想得到市場主力會借市場被利好沖昏頭腦的機會獲利派發呢?遺憾的是,6·24的悲劇卻一次又一次地無窮無盡地重演著。盡管政策面一次一次地出臺似乎有意力挽狂瀾的利好政策,包括十六大前夕連續出臺了上市公司國有股權轉讓重新對外資開放和引進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的政策,以及今年“非典”剛過就次第開放了社保基金、QFII入市,保險基金入市也將就在眼前,但是,每次利好卻無不重復著沖高回落的軌跡。利好成為演繹高位買套和高臺跳水的蹦極游戲的操作平臺,充分說明了政策市并未象有些人所想像的那樣轉化為市場市,而市場主力更為自由的表現空間,卻正是以利用投資者對于政策利好的盲目崇拜為前提的,換言之,也是以犧牲政策信用為代價的。這就是6·24悲劇的癥結所在。 我們之所以認為6·24行情不足為訓,就是說,任何基于政策平臺的短線行情,對于廣大投資者來說,都未必是一種福音。作為市場主力短線思維的產物,6·24行情的曇花一現說明他們對于后市并不真正相信自己口頭上所說的“中線向好”的趨勢。稍加分析也不難發現,翹翹板效應演繹下的藍籌股行情,在市場主力而言,也不過是不失為進可攻、退可逃的一種主動的自救行為而已。如果說,投資“藍籌股”同QFII的投資理念還說得上不謀而合的話,那么,所謂中國“藍籌股”的素質以及以它們作為擬合樣板的相關指數所反映的股市指標的真實性才是真正支持這次投資理念轉變之成功與否的關鍵。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作者本人書面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5173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