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曉工作室文章:給院校畢業生求職的忠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5月29日 10:08 新浪財經 | ||
酈曉工作室 不要接受媒體的一些奇談怪論,勉強接受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大多數人的未來不那么豐富,沒有那么多不確定,選擇一份工作,也可能是終身的;蛘邥鼡Q具體單位,但是行業影響會相伴始終。最初的求職,實際上是一個很重要的選擇 當然年輕人是沒有競爭力的,不知道工作方向,更別提給企業創造附加值了。這沒有錯,但是經驗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需要積累。沒有最初準確的職業切入點,又從哪里去積累競爭力呢? 或者,一些人會將手頭的工作作為一種過渡。但是企業并不喜歡新人頻繁更換工作,無論是原單位或者是接收單位。關鍵在于,“你”從這個“陰謀”得到了什么?最初有限的實習工資嗎? 最初的問題不是可以修復的。我有一個朋友在10年前到了一家公司,最初的時候他就不滿意,但還是做了。隨后10年,別扭不斷,雖然他仍然在替公司做事,公司也在不斷升他的職,直到別人也喊他“某總”。公司不解雇他是因為替代成本,他不找新工作也是因為替代成本。他是公司的問題人物。每天大家都很尷尬。 某種意義上輿論夸大了就業困難。其實我們的社會才剛剛成型,競爭還不那么激烈。我接觸比較廣,企業或者媒體,也許的金融領域?偟膩碚f,能力和職業要求不對應還是存在的。唯一的解釋是,需求大于供給。 就業緊張的現象部分來自于,年輕人夸張的求職方式,諸如郵件群發求職信。當然社會名流的,“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一些工作又沒人做!敝惖难哉撘渤蔀橐粋插入的音符。不以為然,如果社會名流也屈從于最初的壓力,那他可能就不會在電視屏幕上出現了。 存在一個技術的問題:如果求職人過于遷就企業,企業就認為他只是眾多同質的人員之一,招募體現了概率,并且企業通常會后悔,認為忽略了更好的;如果求職人表現了夸張(富于想象力)的一面,那么企業避之惟恐不及,想象力是經理人都無權擁有的事物;如果求職人表現了他對事物的適應能力,企業就會認為求職者是不可錯過的人才。 問題在于:不是不可以接受一份湊合的工作,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如果你不能做得很投入,或者從這份工作中積累到足夠多的競爭優勢;那么,明年會有更多的畢業生和你競爭這份工作,他們會有更低廉的報價。 最后一個附加問題:職業不存在一個數量的問題,原因是,并不是企業給予了某人一份工作,而是某人的創造的附加值足以維系一個崗位。某種意義上,崗位數字是無限的,而合適的人才則是稀缺的。這個簡單的道理,很多時候我們都忽然了。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 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作者本人書面 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5231 5173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 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來稿一經采用,我們將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形式通知作者,稿費視稿件質量及網友反映評級。并附贈16開全彩色《新青年*財富》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