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處理質量與數量--證券市場的發展觀(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4月03日 12:37 新浪財經 | ||
國華 近期,市場在種種利好傳聞的影響下,出現了穩中有升的行情,這是可喜的,但這種漲升的基礎并不牢固,如果不能很好的處理發展的質量和數量的關系,那么未來股指上行的壓力仍將是巨大的,也不可能使市場獲得可持續發展。對此,必須引起關注。 從目前股票市場的質量與數量發展狀況分析,其問題是也是相當突出的,主要體現在: 一是質量與數量發展的目標不清。股票市場開設至今已有13個年頭,但到目前為止,為什么發展資本市場,資本市場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市場,在理論層面不清楚,也沒有一個權威機構能準確告訴我們建立股票市場是為了什么,其基本目標功能是什么,并一以貫之地堅持這些基本功能,而是隨著情況的變化在不斷地改變著他的基本功能。從經濟改革的試驗田、試驗不好就關掉起,到為國企三年脫困服務,都體現著試驗和短期目標的特點,都沒有給市場一個符合實際、符合市場發展規律的正確定位,以至于匆匆忙忙13年,帶給投資者也是迷茫的13年。 可以說,中國股市在認識上的最大的缺陷是股市的功能定位的錯位,片面地強調了融資功能,以單純追求市場規模的迅猛擴張為實際目標,嚴重地忽視了質量建設,其結果只能是違背市場發展規律,極大限制了市場發展的可持續性。 二是“量”上得到迅猛發展,而“質”上固步不前。13年間,證券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并已成為亞洲僅次于東京和香港的第三大證券市場,這是值得稱頌的。但仔細分析,無論在市場容量、市場規模,還是在引進融資方式、企業改制等方面的成績主要體現在“量”上的發展,其結果“量”上的發展上去了,而“質”的發展卻固步不前。集中體現在,多數的發展思路和創新舉措,多以犧牲投資者利益為結果的。 如在所謂的“市場化”改革方面,近幾年可謂是“創新”不斷。以市盈率發行為例,在市盈率定價“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搞出打破市盈率限制,按市場化定價方式發行新股,直到搞出閩東電力88倍發行新股。在引進配股、市價增發措施中也都出現了問題,體現出“竭澤而漁”式的發展模式,而目前還有相當多的人認識不清這種模式的危害性,使市場發展的可持續性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三是量上發展的代價巨大。以發行大盤股穩定市場為例,每發一個大盤股,都引起市場指數的大幅度下挫,出現了發行一個大盤股獲得資金幾十億,而由此導致的股指下跌造成市場市值損失卻達幾百億、甚至是千億的后果。以中國聯通為例:上市首日引發滬深兩市總流通市值跌去281億元,而此前一周路演,在5天之內已令兩市總計損失了近1600億元的市值。企業為了拿到115億,投資者卻損失了1600億,這個損失比例達到14:1,何等驚人,難道我們可以漠視這種“發展”帶來的代價么?若連續計算2001年6月至今的發行結果與市場真實的走勢,這個損失就更驚人了。 針對這些突出的問題,個人認為,只有正確理解和處理股票市場質量與數量的發展關系,才能實現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而正確理解和處理兩者的關系,首先要弄清質量與數量的概念。質量是反映實體(實體是指可以單獨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如產品、活動或過程、組織、體系或人以及上述各項的任何組合)滿足明確和隱含需要的能力的特征總和。數量是事物的規模、發展程度、速度及其構成成分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等可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對應到股票市場,質量應是反映股票市場滿足明確和隱含需要的能力的特征總和。數量就是股票市場的規模、發展程度、速度及其構成成分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等可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只有弄清了概念,才有可能認識到股票市場應具有的功能定位及“量”和“質”的發展目標。 其次要正確把握外延(數量)發展和內涵(質量)提高的關系。要準確把握外延和內涵的辯證統一,堅持兩手抓。任何事物的發展均以外延為前提和保障,內涵則為核心和基礎,沒有外延即沒有一定的數量和規模,發展就是空話。但是僅有數量和規模的簡單擴張,而無堅實的內涵作為支撐,最終猶如“豆腐渣工程”,徒有其表而坍塌。對應到股票市場發展的內涵,既包括數量的遞增,如市場容量的擴大,上市公司數量的增加,投資者人數的增長,金融品種的豐富,市場交易的活躍等;也有質量的提高,如市場的公正、規范,制度的完善,監管的有效,上市公司素質的提高,中介機構誠信的提升等。 第三,要樹立正確的發展觀。質與量是發展這一統一體的兩個方面。當前要克服以融資等片面的指標作為發展標準的現象,牢固樹立“質”的發展更是發展的觀念,特別在目前市場走勢極弱的情況下,更應把市場內在的發展作為第一位,以打牢“量”上發展的基礎。可以說,處理好發展的“質”與“量”關系,是哲學問題,也是目前證券市場遵循的理論基礎。沒有這些思想,是處理不好發展的質量與數量的關系,也實現不了證券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第四,要把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價值再發現和投資回報作為當前發展的主要目標。要明確市場的發展目標。由于對過度追求低成本融資的思路缺乏必要的反思,新的一年仍將不可避免出現單純以“量”的擴容作為發展目標。因此,在當前市道下,要突出股市的“優化資源配置、價值再發現和投資回報的功能”。只有正確認識市場的發展目標,才能真正發揮市場的優化資源配置和投資回報作用。各方要充分認識到融資是證券市場的功能之一,是優化資源配置和實現投資回報的手段。要明確優化資源配置就是要通過證券市場,將最寶貴的資金配置到最有效益和效率的企業中,離開了優化資源配置,過于強調證券市場的融資功能,就容易使企業把融資作為唯一目標,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也無法實現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要把改善公司治理機制作為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目前上市公司內部人控制問題還是比較嚴重的,主要是大股東控制,造假或操控利潤實現圈錢,短期行為相當明顯,從而使市場有限的資源未能配置到最需要資金的產業當中。因此,要強化董事的民事責任、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強化大股東的責任,避免大股東利用關聯交易等手段掏空上市公司。對出現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就要追究董事和大股東的責任,以約束董事和大股東的行為,促使公司確立長期的思路,實現有質量的發展。 要把完善保障措施,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基礎。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關于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該規定結束了長期以來廣大中小股民狀告無門的局面,為規范證券市場運行,保障市場健康發展提供了一個堅實的法律依據。但僅靠此保障措施是不夠的,要重點建立全社會的誠信系統,培育誠信意識;繼續加強法制建設力度,完善相關配套的實施辦法和操作細則;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制定《中小股東權益保護法》,健全證券民事訴訟如集團訴訟和股東代表訴訟,設立中小投資者權益保障中心,使得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有法可依,有處可訴,有訴有得,確保投資者利益得到有效保護。也只有把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實現投資回報作為監管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才能使證券市場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才能實現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才能更好地為市場改革和國民經濟發展大局服務。 可以說,單純只考慮當前市場發展的需要,不去考慮未來發展需要,以犧牲當前證券市場參與者的利益為代價來滿足市場數量發展需要是行不通的,2001年以來市場追求單純的規模擴張所帶來的股指重挫也作了充分的證明。因此,不僅要重視增長數量,更要追求改善市場的質量、提高效益、節約市場的有限資源、減少政策失誤,以實現市場數量、質量和效率三位一體的協調發展。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作者本人書面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 5361,5151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