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莊:發展三產是實現全面小康軟化過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3月27日 15:29 新浪財經 | ||
山莊:發展三產是實現全面小康國民經濟軟化過程 第三產業是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其勞動密集程度大于加工業,是有極強的就業吸納能力。發達國家三產就業超過就業比重占70%,與我國人均GDP相同的國家,三產就業比重大多也超過40%,而我國60%以上的人群還被稱為低收入群體。就如新總理就任見中外記者時說:“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主要問題是,農業發展滯后,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已經成為制約擴大 因此,要實現全面小康不是平均值下的小康概念,也不是一部分人的小康社會,也不僅限于超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十六大報告就指出: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這一指導論斷的重要含義被認為,全面實現小康過程是發展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的比重進一步上升的過程,在國民經濟結構調整中實行國民經濟軟化過程,并逐步推動第三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的第一推動力。所以只有從根本上增加60%以上的社會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才能實現全面小康社會,而增加收入的途徑則來自第三產業就業。 任何時期和任何社會都會有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而且市場經濟中的差距大多不可避免。高收入階層要把錢花出去,而且將主要通過購買服務花出去。由于三產的主體就業人員是低收入人群,這樣,花錢就成為一種自然轉移支付或收入再分配的過程。如果三產發育不充分,這種再分配的渠道就不通暢。它不僅會使高收入者難受,更主要使低收入人群斷了財路。大了說,從911事件之后看國際,世界發生了歷史性轉變,二戰后由歐洲經濟轉向美國,由美國轉向日本、再向韓國、臺灣、東南亞地區、到向中國的轉化,其現實主要加工業生產業卻很難再傳下去。因為中國有幾乎所有供給的廉價勞動力市場,已經基本建立起自有強大的勞動市場規則環境,并通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積累了相當一定成熟的管理水平,使勞動力就業在中國加工業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競爭優勢。 就如,過去80年代初期我們一些人出差到深圳、香港要買些進口商品,往往趨勢是由深圳看香港,從香港看臺灣、日本、美國。到后期從美國、日本帶回來的商品卻往往又是中國本土的。正象有些國際經濟學家這樣比喻,也許影響世界經濟、文化等重心的真正偏移要等20年后才看清楚,但發展世界經濟的均勢一旦被確認,再要想改變恐怕還要等到下一次機會,也許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因為眼前就有實例,經濟發展超支的日本無力擺脫已接近10年經濟困境的局面,而美國同樣,當超級大國又是帝國主義時,它的最高階段就是掠奪、列強它國,象近期美對伊拉克的戰爭,政治上口號是打擊世界恐怖組織,實際是掠奪其他國家的經濟資源(石油)。而我國政府卻在98年成功的抵御了國際金融風暴和國內洪澇災害,積攢了經濟危機上的抗擊打能力,尤其當世界經濟增長的市場動力并不明顯時,中國加快趕上發達國家的歷史性機遇已經到來,但這個時候不可能是依靠大量出口提高整體國民經濟增長,而擴大內需、轉移消費不僅能提高第三產業就業,還能為全面建設小康提高整體國民經濟水平。 所以我國一些經濟學家也這樣證明,中國的經濟GDP值將在今后的十年、甚至更長時期持續向上,作為管理和擁有十幾億大國的政府,應積極抓住改革開放給中華民族帶來的機遇。 在一些沿海地區和經濟發展比較快的地區制定發展第三產業的方針政策上,我們可以看到當地政府真正放寬、簡化和廢除不符合市場經濟發展所需的政策,而積極扶植、幫助完善配套、確保第三產業穩定發展的主要法規和政策。鼓勵當地全民力量敢于向各方面大力投資興辦第三產業,興辦各種各樣的所有制組成的第三產業企業,堅持誰投資誰所有、誰收益的原則,并支持鼓勵國家、集體、個人、外資等方面以資金、房產、設備、技術、信息、勞務等多形式下投放第三產業,實現三產發展機制上的根本轉變,幫助通過銀行貸款、企業投放、社會集資、引進外資、政府貼息等手段,逐步形成多渠道、高層次全社會投入體系。這種政策穩定、政府扶植、才是加大推進城市化進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實現國民經濟發展軟化的過程。 但是,由于地域之差,政策管理制度之差、人為掌握意識之差,使一些地區的第三產業發展比重并不受重視,它將是影響現階段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目前經濟結構性調整時期,筆者進新政府一言,在注重發展第三產業時,必須認真處理好政府、企業、市場之間廣大人民利益下的供求關系,政府應最大限度利用市場經濟杠桿調控好國家、集體與個人之間的共同關系。而擴大發展第三產業不僅能緩解當前下崗再就業壓力,還能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現代金融業和現代信息產業,提高管理經濟水平和提高勞動力素質,還能轉化社會矛盾,提高擴大社會中層消費群體的戰略措施。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 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作者本人書面 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5231 5173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 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來稿一經采用,我們將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形式通知作者,稿費視稿件質量及網友反映評級。并附贈16開全彩色《新青年*財富》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