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強獨家文章:創業板的“羅曼蒂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3月06日 14:39 新浪財經 | ||
韓強 3月5日,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在京豐賓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對目前的中國而言,創業板不過是一種羅曼蒂克的幻想。 林毅夫說,現在很多人呼吁推出創業板,其主要理由有兩個,一是我們國家在參與國 我贊成林教授的觀點。曾經有權威人士在“世界經濟論壇2000中國企業高峰會”上說,我國即將設立的高新技術板需要改變提法,其名稱應改為二板市場。這是因為我國目前的主板市場由于歷史遺留問題造成的局限性而存在了太多不規范的現象,既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也無法與國際慣例接軌。目前這些不規范的現象已經危害到證券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有一些甚至是管理層也覺得很棘手的問題,如國家股、法人股的上市流通問題。可以說,有些問題在方案的初步設計時沒有解決好,以后在運作過程中就很難解決。與現有的主板市場相比,由于二板市場在概念上是一個全新的、相對獨立的市場,在發行、上市、交易、監管、中介機構服務、股權結構設置、公司內部管治、投資機構化等方面不存在任何歷史包袱和歷史遺留問題,即不存在所謂“路徑依賴”問題,因此對于我國即將設立的二板市場在方案設計時從一開始就應該盡量與國際慣例接軌,以便高起點、高標準、超常規地運作和發展。通過統籌規劃和精心準備,在盡量避免引起廣泛的社會震蕩的條件下,在較小的初始規模上,依托滬深證券交易所的有力支撐,揚長避短,以較低的成本較為容易地建立起符合國際標準的上市公司運作體系、市場運作體系和證券監管體系,并為改善主板市場的運作積累先行的經驗,借以提升我國證券市場的整體質量和總體運行效率,防范和化解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中的風險,促進我國證券市場規范、高效、穩健、有序地發展。《高新技術板改名意味什么》《中華工商時報》(2000年4月20日) 同時,我們還注意到,2000年5月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記者謝艾林采訪了許小年。許小年說,世界上只有納斯達克算是成熟的二板市場板,很多國家形同虛設,如加拿大,沒有質量高的公司,象微軟、惠普那樣的公司,所以是名存實亡,南韓的二板小企業質量很差,也不成功。二板市場的條件相對寬松,如公司的規模,盈利狀況、信息披露等等。但是條件寬松,也是有一定規則的,現在我們的主板與納斯達克相比,連三板、四板都有不夠格。許先生還說,現在上“二板”時機不成熟,一般的國際經驗都是先由風險基金投入高科技公司,發育完全了,有了盈利了,才上市,這個必經階段不能超越,例如“惠普”就是兩個人先辦起來的,取兩個人的名字“惠”和“普”的名稱,后來風險基金看到這個公司有前途,又追加投資。我國現在搞“二板”有追風頭的意味,還是應該先從建立風險基金開始。在談到“新經濟”時,許小年說,現在我們的主要是任務是搞好基礎經濟,高科技要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上,如果沒有基礎高科技就象一根筷子站不穩。 雖然許小年對主板市場發表的觀點,我不同意,但是他主張不要急于開“創業板”的觀點,我還是贊成的。他對二板的觀點是有道理的,現在我們的股市很不規范,急急忙開“創業板”,會引起更多的問題。有人說只要管理嚴格,不會有大問題,然而,在實踐中,我們的問題是前緊后松,剛開始可能管得嚴,但很快松懈了。1994年至1997年股市中的大案、要案,如327事件、長虹事件、瓊民源事件都能迅速查處,但是自從1999年519行情,億安科技、中科創業的惡意炒作竟然長達一年之久,而且有些大案至今也沒有徹底查清,例如制造中科創業案的呂梁失蹤,創造億安科技“納米概念”奇跡的羅成也失蹤了,至今誰也不知道億安科技的“納米概念”成就在哪?如果做不到堅決執法,最好不要開二板市場。直到現在股民要求弄虛作假的公司進行賠償,一些案件還在拖拖拉拉,還是先整頓好主板再開二板吧! 這里,必須明確一個問題;證券市場的功能是什么?它不僅是給企業融資,還要求企業提高質量,給投資者以回報,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恕我直言,我們的證券市場把籌資當作主要任務,一些公司想方設法地搞增發、配股,不僅一些公司剛發完股票就變臉,甚至還有的隨意改變募集資金的用途,用籌來的資金去買國債、搞委托理財。這種事情時有發生,誰能制止得住呢?誰又能保證所謂的“創業板”不出現這樣的事情呢? 這里,我也想談一談“國際慣例”。眾所周知創業板要求優勝劣汰。2000年第一季度在納斯達克市場僅有176家新上市企業登陸,但卻有173家上市被摘牌。截止到去年底,納斯達克連續3年被摘牌的企業數超過新上市企業數,自1996-1999年底已有1179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被摘牌。隨著新股加入陣營,上市公司家數實際減少727家。截止99年底納斯達克有4829家上市企業,低于1996年的5556家。 納斯達克市場是根據上市公司總市值、資產、股東數等因素決定企業維持上市的標準,另外1997年8月納斯達克修改規定,增訂最低股價標準,加強股東年度會議的監督功能,這被認為是導致上公司減少的主要原因。根據新規定,倘若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低于1美元,必須在90個交易日內回升到1美元,并一連守穩10天,否則就要除名。同時,上市公司如果有意進行并購或打算發行新股,也必須事先獲得股東批準。 這里,我們且不說,斯達克上市公司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低于1美元,必須在90個交易日內回升到1美元,并一連守穩10天,否則就要除名。一般來說,國際市場上,資不抵債公司要退市,弄虛作假的公司要賠償,我們能做到嗎?我們股市有一家公司弄虛作假,把國家股、法人股和流通股的凈產值統統變成了負數,結果搞重組,讓所有股東無償拿出50%的股權來,還搞什么不表態就算同意的“默示原則”,這在世界證券市場上也是罕見的。居然有人公開說是“突破法律空白”,是“創新”,還有個別的公司也要效法這種“重組”模式。這種無法無天的行為,能給廣大投資者帶來什么呢?誰敢保證這樣的行為不會發生在所謂的“創業板”之中呢?假如“創業板”出現這種情況怎么辦?因為會有人提出來,為什么允許某公司“突破法律空白”,搞“創新”,就不允許我做呢? 這里,我還可以舉一個例子,我們的主板改制的國企很多,改制不徹底,結果出現了所謂的“一股獨大”。有些人認為讓民企直接上市,就可以改變這種局面,結果如何呢?民營企業的上市公司也是“一股獨大”,主板市場制度性缺陷明顯地表現出來。 2001——2002年,有五家上市的民營企業都利用流通股與非流通股在股市上迅速增值。用友軟件總股本1億股,非流通股7500萬股,流通股2500萬股,發行前每股凈資產1.118元,發行后每股凈資產9.71元,發行價36.68元。太太藥業總股本27108萬股,流非流通股20108萬股,通股7000萬股,發行前每股凈資1.28元,發行后每股凈資產7.25元,發行價24.80元。廣東榕泰總股本16000萬股,非流通股12000萬股,流通股4000萬股,發行前每股凈資產1.25元,發行后每股凈資產3.44元,發行價9.90元。天通股份,總股本15298萬股,非流通股11298萬股,流通股4000萬股,發行前每股凈資產1.36元,發行后每股凈資產3..59元,每股發行價8.99元。康美藥業總股本7080萬股,非流通股5280萬股,流通股1800萬股,發行前每股凈資產1.96元,發行后每股凈資4.74元,發行價12.57元。(F10資料庫) 上述統計數字說明,這5家企業的非流通股遠遠大于現在的國企上市公司60%的比例,而且其發行前凈資產值又低于國企股平均1.5元。由于這些民營企業都是發行小盤股,其非流通股的每股凈資產增值遠遠超過了國企上市公司。廣東榕泰、天通股份、康美藥業增值2.5倍,最高的用友軟件增值9倍,其次是太太藥業增值6倍。這種迅速的增值來自哪里,是這些企業通過生產創造出來的嗎?不是!是通過高價發行股票圈來的投資者的錢。我們并不否認發行股票可以通過投資者的預期進行溢價發行,但是高溢價并不是來自合理的預期,也不都是來自企業的經營業績,而是來自利用流通股與非流通股的制度性缺陷,這種一夜暴富的神話,是對有限的社會資源的一種浪費。 事實說明,發生在國企控股公司中的“一股獨大”,同樣也發生在上市的民企之中,因為他們都處在一個主板環境之中。這里,我不是要責怪上市的民營企業,道理很簡單,既然是同樣的游戲規則,國有控股公司有非流通股,也就理所當然地允許民企公司有非流通股。況且,民企上市也不能獨出新才地要在主板上發行全流通股,也不能允許這樣做,因為這一做,馬上就會觸及股市的敏感神經——“全流通”。所以應該改變的是我們股市中流通股與非流通股分裂的市場結構。 同樣道理,發生在主板中的事情,也會發生在二板之中。當前,我們必須做到的的是證券市場的法制建設、市場規則的規范化,因為市場經濟是法制的經濟、誠信經濟。在法制不健全、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不健全的條件下,冒然開“創業板”(二板)會帶來很多麻煩。先把我們證券市場的法制環境建設好,再談開“創業板”吧! 我們注意到,最近在兩會上,新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董明珠氣憤地說,個別上市公司不好好搞經營,而是在證券市場上去炒作,甚至有些嚴重虧損的企業,股票還一路走高,這些都是不正常的。企業借銀行的錢,除了還本金,還要付利息,上市集資,如果企業破產了,股東將會血本無歸。上市公司的經理層要清醒地認識到,股東是你的老板,要把股東的權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全國人大代表、錦江(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助理于建敏稱,保護投資者權益一直是證券市場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公司法和證券法的第一條就開宗明義地提出保護股東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為在全社會宣傳、推動和形成保護投資者權益的良好氛圍,于建敏代表在議案中提出設立“投資者權益保護日”,并建議把這一紀念日定在《公司法》、《證券法》頒布之日的12月29日。(《深圳特區報》2003年3月5日) 人民代表反映了廣大投資者的呼聲。現在有些人提出“大量的民營中小企業上主板市場融資很難,而且不大容易從銀行獲得資金,可以通過創業板來融資。”那么,我請問:股市是什么?不易從銀行獲得資金就打股市的主意嗎?主板市場的一些公司也是“不大容易從銀行獲得資金”,所以才想方設法的地搞增發、配股。圈來了錢,有的去買國債,有的去搞委托理財,他們考慮過股民的利益嗎?如果“大量的民營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創業板來融資”,那么股市成了什么?難道股市的功能就是為企業融資嗎?誰來考慮廣大股民的利益呢?所以我贊成林毅夫的觀點:“靠創業板來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不合適。”“解決這個問題,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民營中小銀行。” 說得明白點,股市不應該只是某些企業不還本、不付息的圈錢場所,任何學經濟的,都知道證券市場的主要功能是實現資源的優化與合理配置。請問;我們的股市樹立起這樣的觀念了嗎?我們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的保護了嗎?我們的法制化、規范化建設如何呢?我們是不是應該在這些方面多下功夫呢?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 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作者本人書面 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5231 5173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 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來稿一經采用,我們將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形式通知作者,稿費視稿件質量及網友反映評級。并附贈16開全彩色《新青年*財富》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