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曉工作室專欄:冒牌有時其實無害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2月24日 10:23 新浪財經 | ||
酈曉工作室 最近的媒體滿是對冒牌商品(這里指仿冒服裝之類的)的痛斥。顯然,對此我有不同的認識。 人們支付溢價,選購名牌的理由是什么?答案是,認同,某種文化上的認同。 更多不是因為產品本身的差異。“人生沒有障礙,算不上完美的存在。”這是一則手表廣告。購買電子表意味著不再需要為校準時間費神,但機械表肯定不同,即便是豪華手表。 冒牌實際上滿足了一部分人的需求,或者是因為經濟方面的考慮,或者根本是對這一溢價不認同;他們也許是品牌潛在的消費者,但至少不是現實的消費群。終究來說,品牌只對少部分人是有意義的,既然目標是實現區別銷售,對其余人則是沒有意義的,不可能從其身上實現收入。 實際上,冒牌是品牌滲透的一種表現形式,人們開始逐漸關注某一品牌。冒牌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無成本的宣傳,或者是一種效果極佳的宣傳。有些品牌投放的廣告很少,或者干脆是沒有任何廣告的投放,那么擁有知名度的原因是,有那么一些人在做市場“輔導”。無論如何理解,他們對品牌最初的推廣起了重要的鋪墊作用。 上海的襄陽路市場則是一種特殊的情況:你不能認為那里賣的是冒牌,實際上和正牌商品是同一條生產線出來的,基于某種理由又沒有在合理渠道予以銷售。邏輯上廠商應當“剪牌”(也就是毀掉原有的商標),然后以普通產品的形式予以銷售,不過執行中未必那么嚴格,商標有時候也保留了下來。 軟件有測試版,測試版也可能是免費的,并且功能上也沒有太多限制。如果一定要找到免費的軟件,也總是能找到,并且還不是D版。其實在這條街上購物的人,通常是對著裝很敏感的人,因而這種最初的消費體驗(原本只是在刊物上對產品有一個模糊的認識),也可能會促進他們對名牌商品的消費,尤其是在經濟條件轉好之后。 根本來說擁有品牌是一種個人社會身份的定位,可以理解為是一個參與社會的標識。那些今天熱衷于襄陽路市場淘貨的人,一段時間后,可能有一個根本地轉變;我們無疑是要把今天和過去區別開來,既然今天的個人社會身份已經變更了。冒牌商品從來沒有剝奪過正牌商品的權益。 或者對弱勢品牌有某種傷害,既然顧客選購的理由僅僅是款式和質地,并不是基于文化認同上的考慮,那么今后也不會問津此類商品,冒牌商品的購買就是一種消費替代。其實也引伸出一個問題:在產品同質化的今天,創造性地建設品牌是至關重要的。 其實品牌擁有者,也就是廠商對這一微妙之處是十分清晰的,他們當然已經從中嘗到了甜頭,他們的抱怨,也可以理解為是另一種形式的品牌推廣。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 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作者本人書面 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5231 5173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 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來稿一經采用,我們將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形式通知作者,稿費視稿件質量及網友反映評級。并附贈16開全彩色《新青年*財富》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