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強:也談虛擬經濟 讀成思危先生的信有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2月19日 17:32 新浪財經 | ||
韓強 2002年11月20日《人民網》發表了經濟學家成思危先生的一封信,就網友米阿侖先生所寫的《質疑“虛擬經濟”的相關解釋》一文,提出了不同看法。成先生說:“慷慨陳詞,豈能皆如人意;鞠躬盡瘁,但求無愧我心是我多年的座右銘。我一貫歡迎嚴肅的學術討論,希望網友們把我當成一個普通的學者,對我的兩篇文章中的觀點提出批評和指正。也希望我 對此,我感到十分高興。多年了,學術界的平等討論并不多,成先生這種平等討論的精神,令人欣慰。這里,我不想多評論成思危先生和米阿倫先生的觀點,我只想講我個人的觀點。同時,我也認為“虛擬經濟”的討論,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學問題,同時也是哲學問題。如何表述呢?我認為作為一門學問,用“模擬經濟”比用“虛擬經濟”的概念,可能更好一些。因為模擬是人類發展的必然產物,從文字到文化、藝術,以至到經濟活動,都是人們模擬客觀世界,同時又改造客觀世界的結果。我本來是想寫論文,但是要找雜志發表,時間很長。現在正好上網討論,這樣交流更快一些。利用網絡交流,也是充分利用了人類“虛擬”的成果,或者說把人的思維更快地表達出來。 (一)從米阿倫先生的《新經濟和網絡工業“退向未來”》 說起 4月7日《網易經濟頻道》刊登了米阿侖的《新經濟和網絡工業“退向未來”》 ,作者指出,美國有個電影,叫《退向未來》(故事意思是:未來無路可走,許多看來是倒退的事情實際上是實質性的前進。電影深受美國大眾歡迎,里根總統甚至用來做國情咨文演說。一時間,“退向未來”成了流行成語。用這個成語描繪當前的網絡工業發展趨向,是再合適不過了。 在過去近15年的時間里,網絡工業相對獨立的發展迅猛異常,特別是網絡工業股票在市場上的上下翻騰,更是叫許多人眼花繚亂。進入2000年,這個發展階段基本結束,而“退向未來”的發展階段開始。所謂“退”,指的是從現有或傳統工業那里獲得內容和質量。 這個觀點,我很贊成。但是,我認為,中國的網絡公司是“走向未來”,新浪、搜狐、網易剛剛起步,應該走自己的路,與實業結合;而工商業部門應該充分利用這些網絡公司,達到資源共享、求得共同發展。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節目中看到了國內十四個家電企業,如海信、創維等與新浪結成聯盟,一方面發揮自己在全國各地銷售服務站點的特長,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網的優勢,隨時公布自己的新產品價格及服務內容。這樣既解決了到百貨公司銷售的高成本問題,同時也解決了網絡公司要建立銷售著站點的問題,這是一個雙贏的方案,也是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同時,我也看到“聯想集團”依靠自己的實力進軍網絡,三位老總把計算機制造稱為“傳統工業”,宣布要“走向未來”。與實業結合“走向未來”,就是我們網絡公司的前途。 這是在2000年所謂“網絡經濟”熱潮時,米先生發表的文章。至今我仍然同意他的觀點。在某種程度上說,美國“網絡熱”掀起的納斯達克股市上升確實制造了大量的泡沫,再加上美國硅谷許多公司的股票期權熱,正是現在其股市大跌的重要原因。為什么呢? 美國的股票期權有一個最大的漏洞——不計入成本。這個問題,從1972年到現在爭論了30年。早在1972年美國就開始爭論股票期權是否應該納入成本。80年代初,美國的幾大會計事務所向財務會計標準委員會提出,股票期權是一種支出,應納入成本核算。在1993年4月投票通過,要求企業將期權視為一種支出,按期權的未來預測價值計算成本。1994年,成千上萬的高科技產業工人聚集在加州北部,進行一場名為“硅谷行動”的支持股票期權的示威活動。結果,參議院以88票對9票的結果通過一項反對改變會計準則的非正式決議,迫使財務會計標準委員撤回新的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只需在年報的腳注中公布期權的價值。(《股票期權制面臨挑戰》 《中國證券報》 2002年7月16日) 美國經理人員的報酬增長非常快,高層主管的平均報酬1980年是100萬美元,到2000年已是500萬美元。發展非常快,CEO的平均報酬構成中,股權部分逐漸增加,1980年完全是現金,到2000年股權部分達到60%。(《美國經理階層的股權補償和激勵機制》《證券市場周刊》2002年10月26日)當股票期權成為經理人報酬的主要來源的時候,經理人自然會更為關注公司股價,努力提高公司股價,這樣就會產生造假行為。人們發現,到2002年4月,世界通訊的前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在出事前夕辭職,他持有將近2690多萬世界通信普通股,12名董事和執行官員合計持有將近5000萬世界通信普通股,合計占世界通信普通股的1.7%,此外還有大量尚未行權的股票期權。 美國《財富》周刊說,許多大型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在股價大瀉之前,以高價拋出自己手中的公司股票,逃離了災難,而將所有的痛苦轉嫁給了普通投資者。其中,奎斯特通訊(Quest)的CEO安舒茨,拋出了價值12.7億美元的股票:當時的價格是每股47.25美元,而現在Quest的股價是1美元。。(《誰縱容了CEO?》《上海證券報資本周刊》2002年10月18日) 被牛市的熱浪沖昏了頭腦的美國人在安然事件后開始清醒,終于認識到股票期權是把雙刃劍。各大公司開始考慮是否該把期權記入成本。但是,只有波音和Winn-Dixie百貨有足夠的先知,早在丑聞泛濫之前就自動地把股票期權記入公司成本,另外120家公司正在進行這方面的改造。(《罪與罰》《國際金融報》2002年11月15日)據思科系統公司稱,把股票期權計入成本后,公司上個季度的盈利將減少3.68億美元。據公司稱,在截止10月26日的第一財季中,公司的贏利將由6.18億美元減少為2.5億美元。這標志著思科公司第一次在季度財務計算基礎上公開了股票期權成本。據思科公司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報告中稱,如果按每股收益計算,在扣除股票期權成本后,公司該季度每股盈利從8美分降至3美分。(《股票期權計入成本思科盈利銳減60%》《計算機世界》2002年11月22日) 我曾經多次把美國的“網絡熱”稱為“美國式的大躍進”。為什么呢?不是高科技本身發生了問題,也不是網絡本身發生了問題,而是人們對它的預期太高,過高的想象產生了一種“大躍進”情緒。其實這正是沒有辯證地理解虛擬與實體的關系造成的。我認為實體經濟決定虛擬經濟,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又有反作用,在這個基礎上虛擬經濟又有相對獨立性。借用哲學的語言表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又反作用于物質,在此基礎上意識有相對獨立性”。這里,只是為了把問題說清楚。并不是說實體經濟等于物質,虛擬經濟等于意識。我想這樣表達,可以用比喻的方法把意思說清楚。 我認為米阿倫先生對美國“網絡熱”的批判是深刻的。也許走得太遠了。因此他說:“虛擬經濟”的說法,主要來自1990年代的美國。2000年和2001年的擠泡沫證明,那個說法是為圈錢而搞的概念炒作,使美國經濟蒙受了億萬美元的直接損失。美國已經把“虛擬經濟”作為“億萬美元的文雅謊言”(a trillian dollar fib)清理了,中國卻出現了一些關于如何發展“虛擬經濟”的主張和解釋說明。筆者認為,中國沒有必要重復美國的“文雅謊言”。 互聯網熱開始后,美國華爾街的一些投資分析家和經濟學家借助網絡常用的“虛擬技術”術語,搞起“虛擬經濟”的概念。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虛擬技術”是許多技術之一,比如“虛擬地址”是與“物理地址”相對而并非完全相同的“名義地址”。“虛擬技術”并非是“不存在”,任何虛擬技術都需要物理條件。例如,虛擬硬盤儲存也許不是硬盤儲存,但若沒有RAM 等記憶物理設置,虛擬硬盤儲存就不可能實現。計算機網絡的“虛擬技術”并非是什么“虛擬經濟”,不然,我們也可以用其它計算機技術來說“某某經濟”了,比如“硬盤經濟”、“鍵盤經濟”和“防火墻經濟”等等。再說,計算機技術可以用來炒作成國民經濟的概念,其它技術領域也可以炒了,比如“高爐經濟”、“納米經濟”和“基因經濟”,等等。把某個技術術語當作國民經濟政策和統計來討論,不是概念炒作、又是什么呢?(人民網 2002年12月19日) 如果,我們聯系米阿侖的《新經濟和網絡工業“退向未來”》 的文章就可以看出,正是在2000年國內股市大炒網絡股時,他發表文章的。在當時的情況下,是需要有勇氣的。大家都知道,2000年3月吳敬璉教授在《南方都市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他說:“看股票是否正常,有贏利性和成長性兩個指標,網絡股為什么說不準,就是它的成長性到底如何。但目前答案是個未知數。“肯定這些網絡股其中一部分是要垮臺的。其中有些可能成功,成功的話它就會幾十倍地往上漲。”雖然如此,吳教授認為這并不是中國的現實,“但是在中國,現在上市的網絡股沒有幾個是真正意義上的網絡股。” 誰知在一個地方報刊上發表的短短幾百字的文章竟然引起了軒然大波,什么“吳敬璉給網絡經濟潑冷水呀”,什么“不理解新生事物”呀,各種聲音不絕于耳。吳敬璉在與《中國青年報》記者談話時說:“我沒有給網絡潑冷水,我是給熱炒網絡股潑冷水,這是兩回事。由此可見,在當時能夠批評“網絡熱”,是需要勇氣的。當然批評“網絡熱”不等于反對新經濟。 所以,我仍然認為米阿侖的《新經濟和網絡工業“退向未來”》 是好文章,但是,對他《質疑“虛擬經濟”的相關解釋》文章中的觀點,我是不同意的,我認為,他把話說過了頭,例如: 這兩年來,美國政府整頓華爾街的事實證明,那些概念炒作是欺騙,那些鼓動“虛擬經濟”和“新經濟打破傳統經濟規則”的分析家們和經濟學家們,不少自己或自己的親友參與風險投資,在上市做IPO 炒股和做投資分析的時候,有嚴重的利益沖突。他們要別人買“虛擬經濟”公司的股票,而他們自己卻拋售那些股票;他們要別人相信“新經濟打破傳統經濟理論”,可他們自己卻用“傳統規則”精密計算如何通過炒作概念來獲得巨額利潤。 美國人的過度投機(請注意,我說的是“過度投機”)是顯而易見的,我把他們稱為“美國式的大躍進情緒”,但是,利用“虛擬經濟”炒作是一回事,“虛擬經濟”(我稱之為“模擬經濟”)又是另一回事,正如利用“網絡股”、“網絡公司”炒作是一回事,互聯網本身又是另一回事一樣。舉個例子,龍是中國藝術的一種形式,它是人類想象的產物,它的原形,有人說是蛇,有人說是大蜥蜴。不管是什么吧,從模擬到藝術加工,使人獲得美的享受。但是“模擬經濟”不能搞這種藝術加工,“加工”得過火了,就會產生炒作,但是不能由此否定人的模擬功能和想象能力,也就是說各種形式的想象力是要有應用范圍的。為什么那些鼓動“虛擬經濟”和“新經濟打破傳統經濟規則”的分析家們和經濟學家們,他們自己卻用“傳統規則”精密計算如何通過炒作概念來獲得巨額利潤呢?道理很簡單,因為實體經濟決定“虛擬經濟”,“虛擬經濟”雖有相對獨立性,但是最后的決定者,仍然是客觀經濟規律。 (二)實體經濟決定“虛擬經濟” 對米先生的觀點,我不想多談了。成思危先生的觀點在他的文章中已經表述的很詳細了,我基本上同意,只是基本同意。為什么呢?我認為缺少充分的哲學論證。為什么呢?因為所謂“虛擬經濟”已經不是一個純經濟理論問題,也是一個哲學問題,我想從哲學上論證。為什么呢?我認為任何經濟理論都要有一個理論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哲學思維方式。馬克思的《資本論》既是經濟學者作,也是哲學著作,或者說是經濟哲學者作。恕我直言,有些經濟學家看不起哲學,其實要形成理論體系,哲學思維方法是不可缺少的。當前,經濟心理學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其實要把心理學應用到經濟學中去,還要有哲學思考,因為要把兩門學科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就要從思維方式上進行理論組合。 例如,成思危先生說:“馬克思在其論述中講到的資本循環過程是,先用貨幣資本通過交換去雇工人、買原料、購機器、建廠房,然后通過生產變成產品,產品通過流通變成商品,商品經過交換才能再變成貨幣。筆者將這一過程稱為實體經濟,而虛擬經濟則是指與虛擬資本以金融系統為主要依托的循環運動有關的經濟活動。這時貨幣資本不經過實體經濟循環就可以取得盈利,簡單地說,虛擬經濟就是直接以錢生錢的活動。FictitiousEconomy這個詞語也是從馬克思《資本論》英文本中虛擬資本(Fictitious Capital)轉化而來的。如果做一個比喻的話,可以認為虛擬經濟的產品是各種金融工具,虛擬經濟的工廠是各種金融機構,虛擬經濟的交換場所是各種金融市場。” 我認為,這里有一個問題,“貨幣資本不經過實體經濟循環就可以取得盈利,簡單地說,虛擬經濟就是直接以錢生錢的活動。”這種情況,在金融市場上確實存在,但是這種“直接以錢生錢的活動”的活動是“虛擬經濟”相對獨立性的表現,最終還要要靠實體經濟來決定。如果實體經濟搞不上去,“錢生錢”也會貶值,因為價值規律是不依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的客觀規律。用最通俗的語言表達“證券市場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它可先于經濟表現出來,但是它還是要受現實經濟制約,納斯達克的下跌使得大量“錢生錢的活動”化為灰燼,盡管在其中也有人賺了錢,但卻是以更多的人賠錢為代價。 同時,還有另一個方面,如果“虛擬經濟”進行適當的模擬,它會促進資本向有成長性的領域內流動,分享其成果,這就是真正的錢生錢了。這就是“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正向的反作用。如果“虛擬經濟”進行的模擬超過了一定的度,會產生負方向的反作用,就像納斯達克一樣。但是如何判斷”度“呢?這是最難的,所以我認為研究“虛擬經濟”最重要的是把握這個“度”,因為“度”也是一個變量,現代經濟的發展是快速的,需要在動態中把握“度”的變化。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認為實體經濟決定虛擬(模擬)經濟,虛擬(模擬)經濟反作用于實體經濟。其實在成思危先生的《虛擬經濟和金融危機》一文中,也談到“用虛擬經濟系統理論觀點分析東亞金融危機原因有五:1、實體經濟運行失常。2、政府宏觀管理的失誤。3、金融系統的潰頓、金融系統的管理、信息化程度不夠規范等等。4、投資人群的信心動搖。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5、投機資本的興風作浪。其實正是實體經濟起最終決定性作用的結果,也可以說是“虛擬經濟”負反作用的結果。為什么政府宏觀管理的失誤?是因為沒有在動態中把握“度”。為什么投機資本能興風作浪?是因為“錢生錢”效用的放大超過了市場的承受能力。 成思危先生在講到“東亞金融危機的啟示”時說:“努力保持實體經濟健康發展,在經濟發展的速度、結構、效益三者之間一定要保持協調,爭取實現經濟整體優化,所以我認為,中央應把經濟發展速度調低一些,以便三者保持協調,實現經濟整體優化。”這正好印證了我的觀點,我認為實體經濟決定虛擬(模擬)經濟,虛擬(模擬)經濟反作用于實體經濟。所以用哲學的語言很容易說明實體經濟與虛擬(模擬)經濟的辯證關系。 程思危先生說:“目前虛擬經濟的規模大大超過了實體經濟。八十年代以來,世界平均年經濟增長率為3%左右,國際貿易年增長率在5%左右,國際資本流動的年增長率在25%左右,全球股票總價增加了2.5倍。筆者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數據計算,1997年年底全世界虛擬經濟總量是140萬億美元,到2000年底是160萬億美元(其中金融衍生品年末余額約95萬億,股票市值36萬億,債券余額29萬億),大體相當于全世界GNP的總和(約30萬億美元)的5倍。全世界虛擬資本每天流動量是2萬億左右,大約為世界日平均貿易額的50倍。可以預計,隨著電子商務和電子貨幣的發展,虛擬經濟的規模還會繼續膨脹。”(成思危《虛擬經濟和金融危機》) 我認為,全球股票總價為起點判斷“虛擬經濟的規模大大超過了實體經濟”,不夠準確。作股票的人都知道,某公司發行了1億股股票,如果每股2.5元,當它漲到3元時,這個公司的股票市值就是3億元。但是并不等于真的有3億元資金都買了股票,因為只要有一部分人用3元買了股票,原來以2.5元買股票的另一部分人持股不動。這個公司的市值仍然可以達3億元。但是從實體經濟的角度看,用貨幣資本通過交換去雇工人、買原料、購機器、建廠房,然后通過生產變成產品,產品通過流通變成商品,商品經過交換才能再變成貨幣。假如這個過程的投入是貨真價實的2億元,為什么能夠以2.5元發行?是因為人們預期這個公司有前途。為什么發行之后,它還以漲到3元呢?因為當人們看到它的業績增長之后,提高了預期。這就是實體經濟決定模擬經濟的實例,同時也是模擬經濟反作用于實體經濟的實例。因為這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公司提高業績。但是必須注意,如果公司業績下降,它的股票下會下跌,甚至有可能跌破發行價,以至于凈產值,這也實體經濟決定模擬經濟的實例,同時也是模擬經濟反作用于實體經濟的實例。在這種情況下,只要一部分人賣出股票,另一部分人持股不動,這個公司的市值也會下降,甚至會降到2億以下。對于持股不動的投資者來說,就叫“套牢”。 由此可見,模擬經濟有“虛擬”的成份,也可以說模擬經濟在形式上是“虛擬”的,在內容上是客觀的,它最終受實體經濟制約。 如果上述推理能成立,那么我們會看到“市值”使“全球股票總價增加了2.5倍,1997年年底全世界虛擬經濟總量是140萬億美元,到2000年底是160萬億美元(其中金融衍生品年末余額約95萬億,股票市值36萬億,債券余額29萬億),大體相當于全世界GNP的總和(約30萬億美元)的5倍”。并不能表示1997年年底全世界虛擬經濟真實地就是是140萬億美元的資金,到2000年底真實地就是160萬億美元的資金。因為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以“市值”計算的。至于“全世界虛擬資本每天流動量是2萬億左右,大約為世界日平均貿易額的50倍”,也不能說明虛擬資本貨真貨實地就是2萬億資金,因為資金可以在1天內反復使用。 成思危先生講到“隨著電子商務和電子貨幣的發展,虛擬經濟的規模還會繼續膨脹。”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也可以說是住了問題的核心。因為“虛擬經濟”正如商品價格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一樣,需要有一個平衡的過程(借用商品交易的例子),“虛擬經濟”不僅會有膨脹,也會有收縮,因為它最終是受實體經濟制約的,也就是說客觀的價值規律是不依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的。人們都知道“沒有只漲不跌的股市,也沒有只跌不漲的股市”,其實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虛擬經濟”不僅會有膨脹,也會有收縮。要求股市沒有漲跌,就象要求商品價格不要波動一樣,是不可能的。問題是無論是“膨脹”,還是“收縮”,都必須有一定的“度”超出了這個“度”就會發生危機。 成思危先生的《虛擬經濟和金融危機》其主要觀點,就是要防止金融危機,從這個意義上說,我認為他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 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作者本人書面 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5231 5173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 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來稿一經采用,我們將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形式通知作者,稿費視稿件質量及網友反映評級。并附贈16開全彩色《新青年*財富》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