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曉工作室專欄文章:受更多教育的困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2月17日 11:33 新浪財經 | ||
酈曉工作室 社會急于下一個結論:受教育時間越長,收入就越高。只是我們如何來理解這個問題? 受教育肯定不是免費的,不只是在求學期間所承擔的各項費用,這里還存在一個機會 今天的年輕人顯然已經不滿足于本科文憑,當然這也對應了社會需求。因而許多人在26歲,甚至于是30歲之后才拿到第一個月的薪金。而他們的同齡人,也可能已經工作了10多年。存在一個經驗彌合的問題,即便某些人適應的是比較快,同樣也需要時間。 (教育始終是存在局限的,無論它多么完善,根本說來,它培訓的方式是縱向的,老師傳授,學生接受;企業環境下則根本不同,實際上是橫向的,只能讓別人接受思想,而不是接收思想,這里存在協調) 當然,高學歷者或者是有自信心,既然或者是有前沿的認識。還是存在問題:經驗亟待跟上先工作的那一批人,而社會知識的迅速更新,又使學弟學妹們尾隨上來,有了一個“三明治”效應。 我以前就談過,從經濟的角度上說,相當多的IT從業人員薪金偏低。受教育的時間比較長,而知識更新的速度又比較快,其實真正在掙錢的時間很有限,企業支付的溢價不足以對未來實現保障。換句話說,有必要關注自己的退休金,數字上可能會存在缺口。 有時候,類似于MBA教育會涂上一層玫瑰色,似乎是存在一個所謂的“圈子”,我們需要進入某個“圈子”,通過受教育進入這個“圈子”。那么這個“圈子”是文化范疇的,還是功利的?實際上如果背景是類似的,就意味著你對這一“圈子”的貢獻就是有限的。認識某人不重要,重要的是提供他所缺乏的,并且愿意支付回報的資源。 實際上今天我們有關“圈子”的討論已經太多了,它可能是有一定意義的,但是過高估計肯定是一種錯誤。有需求,你給予滿足,涉及的是市場敏銳性和能力的命題,本質上我們每個人都很功利,所謂認同不過是一種表情上的修飾。 最后一個問題:難道不認為高學歷意味一個更高的就業起點嗎?這是一個假象,高起點通常發生在社會結構轉型的時候,有時候和高學歷就業重疊了起來,我們就把它視為某種因果關系,當這種結構轉型進入相對平穩的時期,任何的高起點都會讓人驚訝,除非是血緣關系。 實際上存在一種教育圖騰,最初可能是有道理的,因為社會貫徹的是精英教育,這種情況無疑是已經發生了變化,教育實際上正在轉化為一種消費。許多人對教育存在過高的敏感性,沒有正確地評估支出與回報,這使教育部門實現了溢價。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 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作者本人書面 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5231 5173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 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來稿一經采用,我們將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形式通知作者,稿費視稿件質量及網友反映評級。并附贈16開全彩色《新青年*財富》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