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湘源專欄獨家專稿:行情如迷 疑局如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1月22日 13:58 新浪財經 | ||
黃湘源 被稱為“1·14”行情的性質尚未明朗,目前已進入調整,如果它的結局與去年的“6·24”行情如出一轍,那么,對于對新政預期甚高的投資者來說,又將情何以堪? 不屑說,本次行情顯然與年報行情無緣。中國股市同如火如荼的年報行情久違多年, 由韶鋼松山和蘭州鋁業拉開的年報帷幕,一度曾經似有先聲奪人的架勢。但0.7808元和0.565元的業績,同往年動輒1元以上的先鋒角色相比,不僅顯得氣勢不足,而且還不約而同仗著績優提出了再融資計劃,令原本似乎有望略有起色的業績浪行情大煞風景。由于主力目前在信息不對稱方面可以利用的機會相對有限,決定了他們在年報行情中有可能采取快進快出的策略,作為兩市年報先行官的凌厲攻勢未免過于短促。 2002年度上市公司業績預測將比上年明顯好轉,但年報行情并未風生水起。雖然從總體上看,年報業績增長有望,但從前三季度業績構成的趨勢來看,年報題材的可資炒作性不強,也將制約年報行情的發展。2002年度汽車鋼鐵機械工程電子石油化工紙業商貿等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大多得益于行業的趨暖,后續增長潛力則有趨于平均化的傾向,未免顯得后勁不足;在企業所得稅優惠不再雨露共沾的條件下,個別公司靠財政補貼裝點業績的日子也不可能太長久,因而未免喜中帶憂;在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日趨完善的基礎上,資產和債務重組對業績的調節作用越來越弱,即使是近一個時期以來漲幅很大的ST中燕和ST生態,其業績支撐不過是賣空家底,這種繼續以財技作為業績泡沫發生器的手法也未免美中不足。年報透明度的朦朧顯然不足以為本來就不太豐富的年報題材炒作推波助瀾。從迄今為止登臺表演的個股行情來看,無論是期貨手法掀起的滔天巨浪,還是ST股的逆流漩渦,抑或本地股行情的余波蕩漾,似乎都與年報情結無關。年報情結的冷淡,導致了年報行情的清淡。 從時間上來看,證監會新主席前腳考察滬深證交所,滬深股市后腳就上漲。沒有人會認為這只是無意義的巧合。證監會掌門易人,帶來的最大熱門,是對于新政的求證。新掌門簡潔的履歷,給出的只有“低調”、“務實”四個字的答案。由于它同前任掌門的超凡脫俗迥然不同,為人們提供了充分的想像空間,而突如其來的“1·14”行情也就因此而被視為新政預演行情。市場盛傳的四大利好,其一是管理層將向券商放開股票質押貸款;其二是有望推出股指期貨;其三是擴容節奏將放緩,可能停止發行超大盤股;其四是據稱高層對減持國有股讓利于民達成共識,全流通問題有望在今年著手解決。其實,說穿了,這些目前一個也未見邊際的所謂利好,與其說是求證者的捕風捉影、以事推人,不如說是將心比心,推人及己。盡管新掌門的新政八字未見一撇,但在投資者對利好依然抱有殷切預期的情況下,有關新政的只言片語,也就成了吉光片羽。 此輪行情的如迷背景,不免使得人們對于行情的前景疑竇叢生。由于人們憧憬的政策利好至今沒有啟動的跡象,而發動此次行情的主力亦至今神龍見首不見尾,誰也不知道它們究竟是過江龍,還是來自期貨市場的投機資金?究竟是銀行資金入市,還是社保基金的先頭部隊?究竟是券商的自救,還是基金的反撲?至于其動機何在,則更是令人高深莫測。但不管是“新政預演行情”,還是解套行情,無論從什么角度去看,主力都不會是活雷鋒,更不是救世主。市場主力的炒作重點迥異常規,每每出人意料,令大多數人不敢也不能通過搭乘順風船同主力一起到達勝利的彼岸。從整個市場來看,少數個股的巨大漲幅同大多數投資者的解套目標依然有著巨大的差距,真正的贏家依然不可能屬于大多數投資者。因而,至少到目前為止,本次行情有著鮮明的投機性特點,只有這一點,是沒有疑義的。 中國股市歷來由于年報行情的波瀾不興,而造成了莫大遺憾。現在看來,本次行情如果不能借業績的好轉順利地過渡到年報行情,又羞于明明白白地表現為政策市的救市行情的話,那么,僅僅靠朦朧的利好情結固然是難以持久的,而投機性過強的暴發性行情無論瞬間力量有多大,其耐久力又如何可能有多么強大多么可靠呢?對此,不能不冷靜觀望。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作者本人書面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 5361,5151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