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2日,深交所公布了深證100指數樣本股,規定從2003年1月1日起正式啟用,從而將與上證成指“看齊”,在上證180推出半年后也終于推出了“接軌”的成指。在成份樣本股票的數量分布上,從兩市目前的市場規模看,滬市180家,深市100家,也基本符合現狀。
無獨有偶,與深證100樣本股推出只相隔一日,13日,上交所也調整了部分180樣本股票,剔除了東湖高新、天壇生物等18家股票,加進了中海發展、招商銀行等新的18家股票,
規定從2003年的第一個交易日開始實行。
兩條消息發布于年末臨近、牛皮盤整之中的市場,總體的反應總體應該說是比較的平靜。不象上半年深交所更換40只成份樣本股時反響那樣強烈;與深市相對照的是,滬指180在6月份公布的時候,一些入選的樣本股曾經以溫和上漲作出了反應。而本次深市啟用新的成份股指數,以及滬成指更換部分樣本股,除了并不見市場的波瀾外,連輿論的呼應似乎也少有出現。
這種平靜給筆者的感覺,是市場似乎對證券市場多了寬容。相對于半年前對深成指樣本股選擇的不認同,目前的市場應該是算是理解了深交所的無耐與苦衷吧,——在已經持續兩年沒有新股發行、缺少“新鮮血液”注入的條件下,要求深市能象滬市那樣有更多的“從容”和“機動”其實是不現實的;我國資本市場種種的不規范現象,以及與國際成熟市場存在著的巨大的差距,其解決與追趕指望在短時間內能夠實現,也自然是不現實的。
與之相應,人們對滬市近年的壯大和的發展多了些認可,市場對180指數總體認可多于否定的態度即可部分地作出證明。此次樣本股的調整,剔除的除了部分虧損股以外,另外加入的就是一些超大盤股,如新發行上市的中海發展、招商銀行等,均在入圍之列。而市場一些超大盤股的持續發行,雖導致擴容速度加快并“短線”地“犧牲”了二級市場行情的活躍程度,但為市場發展、穩定、成熟與規范計,這種行動是必需的。從滬180指數樣本股的調整看,本次在股指只運行半年后即調整變更10%的樣本股,這樣的幅度與較短的時間,說明的依然是樣本股的穩定仍不能令人太滿意,我國的證券市場需要“磐石股”,這是市場的共識,而磐石股的出現,一要靠市場本身上市公司的成長,二要靠市場外部的輸入;盡管,長遠的利益與現實的利益有時也會出現矛盾。
兩市成指的新推出和調整還給人們另外一個想象,那就是統一指數的最終接軌問題以及股指期貨的推出問題。從市場運行需要與長遠發展趨勢看,盡管中國的證券市場遠不成熟,但筆者感覺市場對股指期貨的推出還是正在提出迫切的要求,而股指期貨的推出,前提條件就是需要有一個權威性的中國股市統一指數。深成指100的推出以及滬180指數的不斷優化,無疑是向著最終的權威統一指數的推出又邁出了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