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曉工作室
股市持續低迷是一件好事情嗎?當然不是,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好事,習慣于寫負面評論的財經撰稿人例外,即便對財經媒體而言也是不利的。
當經濟處于相對蕭條的時候,政府的預算就作為最后的購買力,既然所有的人都不愿
意消費了,憑借于此我們得以重新啟動市場。我們需要創造出購買力,沒有人買入,我們就需要創造出買入者。毫無疑問的,企業可以考慮在弱市中回購部分在外流通的股票,如果手頭持有的現金相對充裕。
所謂的回購,就是將部分資金返還給投資者。實際的操作中,它可以使流通盤變小,同時也使單股的利潤增加了,從而維系了交易價格。回購價格本身,也是內部人士對公司價值的判斷,同樣也是企業管理層信心的表示,也是頗具責任感的行為。
企業的商業計劃要對應于當時的外部環境,如果環境變化了,有什么理由繼續執行原有的計劃呢?一些企業改變了募集資金的投向,另一些企業則將資金暫存,甚至于是交給另一些投資者代為投資(這真是太奇怪了)。這就造成了相互的緊張感,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缺乏信心,既然如此,企業認識到,融資的機會是不能放棄的。
這不只是某家企業的問題,這種市場氛圍使真正需要融資的企業,反而是得不到資金——真的,現在募集資金已經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了,而向好的經濟環境意味著,其實企業需要更多的資金。市場中的參與者是否對市場本身是有責任的?邏輯上應該是,當然,這需要管理層督促,如果企業缺乏自覺行為的話。
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在弱市中解決一些問題,比如說對B股或者H股實行回購,當然這涉及了外匯的問題,需要政府的支持。分割的股票市場,使我們難以依托于資本市場進行企業的購并整合,這卻是設立資本市場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我們的重組計劃都很奇怪,是對股民的某種保護,而不是發掘生產力。
我們終究要解決B股或者H股的問題,人民幣最終會實現資本項目下的自由兌換。與其解釋兩個市場是不同的,倒是不如著手予以解決。現在對這些發行在外的股票予以回購,對A股的投資者來說,意味著價值的保障,無論是眼前或者長遠。事實上,多個市場上市,對小企業來說,意味著極高的相關費用。
有一種認識我非常吃驚。似乎是說:企業經理對股票價格是沒有責任的!當然不是,企業經理唯一的工作就是,使每股普通股價值最大化,當然不是每股普通股當期帳面贏利最大化。經理人受雇于投資者,工作的目的就是服務于投資者的愿望,即盡可能使股票升值,價值由價格來體現。
企業的回購行為,不但需要肯定,并且應當為此喝彩。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
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作者本人書面
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5151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
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