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由第三方獨立、客觀地評價基金公司管理水平的基金評價體系,對于提高基金運作運作水平、完善基金公司法人結構的治理,健全基金公司內部控制機制的完善,促進基金管理人自身的建設與發展以及吸引中小投資人參與基金投資實現儲蓄資金向證券投資基金分流,改變國內證券市場的投資人結構,推動基金業發展乃至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俞曉筠
日前,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桂敏杰在“開放式基金登記結算系統推介會”上已明確將建立“由第三方獨立、客觀地評價基金公司管理水平的基金評價體系”列入明年證監會大力推動基金業發展的三大工作之一。同時表示,“當前市場缺乏由第三方獨立、客觀地評價基金公司的管理水平,證監會一直想積極推動建立基金評價體系。因為,基金的銷售和管理水平并不能由基金公司說了算,也并非投資業績高管理水平就高,而是要看綜合的指標。在成熟市場國家,往往是由專業性公司對基金管理作出評價,并提供給投資者、投資者可以根據市場評價來選擇基金公司”。這表明,在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業浮出水面幾年之后的今天,通過由第三方建立基金評價體系,進而實現對基金及其管理公司進行獨立、客觀、公正、全面、系統地評價已經列入推動基金業發展的議事日程。
從1998年3月首批證券投資基金設立,到今天發行規模突破1200億基金單位,隨著基金規模的不斷擴大,對基金的評價的呼聲越來越高,今年以來,媒體上對于這一問題涉及的基金投資策略、資產配置、績效評價、基金會計核算等方方面面的討論也越來越多,引起了社會相當的重視。
從投資人的方面看,發展基金的初衷,在很大程度上是吸引中小投資人將資金交給基金管理,由基金通過專業理財,給中小投資人帶來長期穩定的回報,也讓沒有經驗的中小投資人不必再對股票市場更多的關注,回避市場風險,同時實現了改變市場投資人結構。但從目前的基金投資人結構看,這一效果并不明顯。在人民幣存款利率逐漸降低的背景下,城鄉居民銀行儲蓄余額仍然以較快的速度增長,基金中機構投資人占了較大的比重。這里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第三方的專業的基金評價機構提供另人信服的獨立、客觀、公正、全面、系統地評價以實現對小投資人投資的指導。
顯然,目前現存的基金評價尚未在投資人群體中形成具有權威性的意見。評價往往偏重基金資產凈值的增長而忽視對基金公司結構治理、內部控制機制的完善和市場風險的防范等綜合指標的全面評估,結果,一旦出現“問題股”則使基金遭到重創。比如因銀廣夏業績造假的突然引爆導致30元以上重倉這家股票的兩家基金損失上億。基金管理公司對自己產品的評價常常也具有局限性或是出于推介的需要。比如人們在媒體上看到或聽到的某基金在幾月幾日至幾月幾之間自己的資產凈值增長排在前列等等,但其后不久新的排序證實上述領先無法延續,等等。這些評價無法對投資人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進行投資的問題形成有效的幫助。
現在,管理層提出將推動建立“由第三方獨立、客觀地評價基金公司管理水平的基金評價體系”列入議事日程,相信這一環節的完善對于提高基金運作運作水平、完善基金公司法人結構的治理,健全基金公司內部控制機制的完善,促進基金管理人自身的建設與發展以及吸引中小投資人參與基金投資實現儲蓄資金向證券投資基金分流,改變國內證券市場的投資人結構,推動基金業發展乃至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
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作者本人書面
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5151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
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