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曉工作室
推出QFII,或者是QDII,從根本上來說,不是為了解決所謂的,公司治理結構的問題。更不是針對當前市場,提供一項“利好”。
唯一的理由是,構建新的金融中心。上海最終會擁有和紐約、倫敦一樣的內涵。
金融中心的意義不需要過多解釋。吸收來自于世界各地的‘閑散’資金,同時資金透過資本市場,投向世界各地。具體方式也可以是吸引海外的企業來這里上市。在這個過程中,金融中心就獲得了相應的利益,直接的和間接的。美國就是一個很好的樣板。
這一認識讓一些人不很適應,他們的思維顯然依然停留在資本短缺的時代。資本意味著資本家,然后就是剩余價值之類的命題。事實上,今天最廉價的資源就是資本,低利率已經很好的說明了這個問題。資本努力尋求出路,提供相關服務意味著極大的利益。
當然我們的市場在未來很長的時間里,依然是區域性的,主要服務于本地區的企業。其實很奇怪,投資中國的企業,可能相當部分資金正來自于中國。落地的企業向當地銀行借貸是毫無疑問,最初的資金來源于母國國內的資本市場,這些資金也可能間接來源于中國的儲戶,既然她們缺乏有效的投資途徑。
至于外商投資企業,是否將利潤匯回國內,則不再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重要的是建立一種經濟體系,而她處于更一個有利的位置,雖然這不涉及道德概念。今天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獲得了更多順差,發達國家則接受了逆差,但是整個經濟邏輯已經改變,順差已經不再具有傳統上的內涵。資本項目同樣可以平衡國際收支,一直以來,很多人忽略了這重要的一點。
以前為什么沒有做類似的事情?因為這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今天中國不但有一個龐大的經濟規模,世界第六,如果將歐洲看成一個整體,則是世界第四,而且已經融入到世界經濟中。我們是世界第二大外匯儲備國,同時我也是吸收最多海外直接投資的國家之一。金融中心對應于現實的經濟需求,匹配于經濟發展進程所處的階段。
最終的結果就是這樣,今天則是在經歷一個過程。今天建立一個新的金融中心,我們依然缺乏信心,至少沒有相應的經驗,而亞洲金融危機只是幾年前發生的故事,那一次我們有幸沒有卷入,是因為我們沒有相關的市場可供沖擊。這也說明我們當時的經濟水平還不具備建立市場的條件。
構建新的金融中心對我們這個國家的未來是至關重要的,這使我們獲得整個經濟體系中較為高端的位置,也會影響每一個人的生活,就業和消費。我們,你和我,這個市場中的每一個人,都會成為這一歷史變遷的見證人。這或者也很有趣。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
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作者本人書面
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5151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
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