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轉軌的思考之四
黃湘源
先是由權威研究機構作出機構時代的預言,接著又有權威媒體發出弱勢群體應遠離股票市場的勸告,難道所謂“‘政策市’走向‘機構市’”,就真的意味著機構時代消滅散戶
時代?
且慢!我們不知道世界上哪個股市有過斷代之分,莫非這又是一個“中國特色”?任何股市,盡管不妨設立進入門檻,參與其中的投資者,總是有規模大小之分。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固然是資本市場風險性的本質表現,但是,資本市場就其市場規則來說并非大資金的專利。恰恰只有資本市場,人們才真正可以發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呼聲。但是,所謂斷代說,是否意味著當那些剛剛由資本平民躍升為資本富豪,或者剛剛通過正當的或不正當的途徑收羅了散戶投資者的資金取得理財人身份的機構,就要通過“階級分析”將他們原來的同類拒之門外,靠剝奪別人的比賽權來建立和鞏固自己的壟斷地位?這從資本市場的游戲規則來說,是說不通的。
資本市場正是由于客觀上總是存在弱勢群體,所以,限制大資金利用資本上的強勢地位以及一切可能與此相關的其他優勢包括信息不對稱中的優勢欺凌弱小,就成為是否能保持游戲規則的公平性的關鍵,維護中小投資者權益乃是世界上任何一個股市監管的重中之重。
無庸諱言,我國股市自開設以來,在這個問題上始終存在著把握不定的問題。一方面,由于股市風險性的加大,有識之士發出“全民炒股”的驚嘆,令管理層產生引導理性投資的緊迫感;另一方面,政策上對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的過度傾斜,不免產生對散戶投資者權益的不當忽略。只要市場游戲規則不變,政策方向上不出問題,具體政策上的偏差是可以糾正的。但是政策方向如果出了問題,糾正起來困難就大了,而且,即使得到糾正,投資者所受到的傷害也是無法彌補的。
在股市人為地制造機構時代與散戶時代的區分,如果僅僅是部分資本意志的反映,不妨姑妄聽之,但是如果成為政策的出發點,那是危險的。
我國股市證券投資基金近年來得到長足發展,但從總體上看,其實力同國際上的基金相比依然望塵莫及,大力發展和壯大以證券投資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是我國證券市場的重要任務。不能不看到,正如動植物生長中不能過度依賴激素一樣,對基金和其他機構投資者過多的政策優惠,并不是有利于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和機構投資者健康成長的正道。目前,證券投資基金進入門檻過低,固定的管理費收入令基金管理人樂不思蜀,不思進取,基金大多無能跑贏大盤,不能體現出專家理財的優勢。券商作為目前中國股市唯一堪與基金勢均力敵的合法的公開投資機構,恰恰是最不規范的投機機構,他們擁有資金、信息和交易通道上的優勢,卻既不負做市商的責任,又不時或與莊家勾結,或干脆自己赤膊上陣坐莊,挪用和透支客戶保證金是其拿手好戲。至于處在朦朧狀態中的私募基金,其實就其總體上的資金規模來說,可謂目前中國股市的半壁江山,但分散的無序的不規范的操作方式,不僅經常誘發違法違規行為的產生,而且也常常導致其自身的投資人蒙受莫名的損失。就政策出發點而言,在發展機構投資者隊伍上葉公好龍,因噎廢食,當然是不對的,但蘿卜快了不洗泥,也可能養癰遺患,形成積重難返的系統風險。這正是我們對所謂機構時代的到來不以為喜,反為之憂的原因之一。
從散戶投資者的方面來說,規避風險當然是其自進入股市的第一天起就不應須臾忘記的頭等大事。不過,時間已經過去十二年,早些時候雖然也并非沒有人勸他們謹慎入市,但恐怕鼓勵入市的動機更是難免常常溢于言表吧!至今,不是還三天兩頭提起或高達8萬億或高達13億的銀行儲蓄嗎?廣大投資者尤其是面廣量大的散戶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快速擴容功不可沒,但他們又從股市得到了些什么呢?投資者“七虧二平一賺”的結果令人既痛心又無奈,這難道能僅僅責怪散戶投資者不成熟嗎?我們的政策,我們的監管,我們的“重中之重”到哪里去了?
如果僅僅以機構投資者對市場的支配能力作為界定的話,也許,無論從哪個方面,散戶投資者都沒有理由拒絕進入機構時代。盡管加上券商、私募基金和企業法人投入股市的資金,中國股市機構投資者的資金規模大約只占全部流通市值的三分之一,形成所謂機構時代的新市場條件也許還沒有真正成為事實,但是,隨著證券投資基金的大力發展,隨著統一指數以及股指期貨等創新工具的即將逐步推出,隨著我國證券市場在越來越多的方面同國際接軌,新市場條件的形成只不過是早晚的事。在這個新市場條件下雖然監管當局不會絕口不提保護投資者權益這個重中之重,但既然稱為機構投資者時代,對于散戶投資者來說,他們應該不能不知道而目前卻根本無從知道它與以往的莊家時代究竟有何不同,他們應該知道而目前卻無從知道未來自己究竟應該何去何從。
近期據說一種叫做集合投資的新的理財方式正在流行。福建一家投資咨詢機構推出的集合理財投資業務,投資者只要將不少于10萬元的資金轉入該投資咨詢機構在那家證券公司營業部開立的資金賬戶,就可與該投資咨詢機構以及該營業部簽訂一份期限為6個月的協議書。根據協議,受托方承諾委托資金的實際年收益率為6%。江蘇的一些證券營業部,推出集合申購二級市場市值配售新股的方式,據說只要集合認配資格達到1000萬元,收益率將不小于3.5%。我們注意到,這些集合投資方式并沒有突破委托理財的概念,而且打“擦邊球”的味道很濃。一旦得不到法律的保護,最容易受傷的還是散戶投資者。
在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的證券市場個人投資者通常選擇的投資渠道,對于中國的散戶投資者來說,卻沒有賺錢效應。號稱規范化的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尚且未能在委托理財方面發揮應有的示范效應,在很大程度上還屬于暗箱操作的券商、投資咨訊機構以及其他個人證券經紀人的委托理財模式又會有多少可取之處呢?熱衷于委托理財的機構似乎是散戶投資者走向機構時代的橋梁,但是,事實告訴人們,他們愛的是散戶投資者的錢包,卻從不會為散戶投資者的虧損真正心疼。
對散戶投資者還是有人愛,無人疼。這顯然是因為證券市場無論在什么時代都需要有人跟風,有人捧場,有人作人梯或墊腳石。全國13億人民擁有的13萬億元銀行儲蓄,始終是資本對散戶投資者愛之有加的基礎,但決不是他們心疼散戶投資者的理由。
遺憾的是,無論是制定政策的人們,還是掌握資金運作方向的人們,他們在為機構時代的到來一股勁兒地搖旗吶喊,加油鼓勁的時候,卻似乎從未替散戶投資者著想過區分機構投資者的性質和功能,幾乎無人可以說明如今的機構時代同以往的莊家時代究竟應該有何區別,而除了奉勸處于虧損狀態的散戶投資者退出這個充滿風險的資本市場之外,又有誰可以真正為他們指點迷津?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作者本人書面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 5361,5151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