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強
自從6.24行情以來股市并沒有象人們期望的那樣出現大幅上漲,只是在1700點徘徊了一陣子,就轉變為連續陰跌。有市場人士說現在的股市得了“利好綜合癥”,也有人說是“利好依賴癥”、“利好麻木癥”,不管怎么說,面對股市的陰跌,什么么QFII制、中外合作基金、中外合資券商、外資并購等等“利好”很難鼓舞人心。因為這些“利好”大多數是紙
上談兵,一時半會兒很難兌現。與此同時,市場好象出現了“利空敏感癥”,一出“利空”指數就急跌,即使某些“利空”消息被否定,指數也漲不起來了。
9月4日傳出聯通發行50億新股的消息,引起市場各種猜測。當時有媒體報道說:“中國聯通高層透露,9月6日,中國證監會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已通過了中國聯通發行A股的申請文件。聯通發審通過路演即將開始。”“據悉,聯通此次發行50億流通股,預計募集金額約200億元。這將刷新中國內地股市上市融資的最高記錄,相當于中國石化和寶鋼股份在A股市場的融資總額。”(《國際金融報》 2002年9月9日第一版)結果股市連續下跌,“中石化”跌破發行價的陰影至今沒有消除,誰知道相當于中國石化和寶鋼股份在融資總額的聯通A股,會給市場帶來什么樣的后果。“聯通將帶來幾級地震”?的標題出現在報刊上,誰能不擔心呢?9月16日“聯通發行A股50億股,每股定價2.30元”的正式消息,雖然緩和了對市場的壓力,但是指數并沒有上漲。
誰也沒有料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9月16日《中國證券報》第一版刊登了《鼓勵退市公司重組———中國證券業協會負責人就退市公司重組有關問題答記者問》,引起市場各方面的猜測。退市公司重組可以實現股份全流通,不僅讓“三板”的股票進入了跌停板,而且主板市場也跟著急跌。雖然9月17日《中國證券報》刊登了《主板市場目前沒有股份全流通的考慮》,同時又刊登了《正確理解退市公司股份轉讓》。但是股市仍然“跌跌不休”。因為,“全流通”涉及了最敏感的神經。市場人士不斷發出質疑:“全流通”是市場最敏感的問題,涉及到國有股、法人股。其決定權由哪一個部門說了算?目前國有股轉讓要經過財政部批準,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退出主板市場的上市公司的國有股是否可以不經過財政部批準就可以由“證券業協會”先發布“全流通”消息?各部門關系如何協調?在各部門沒有對退出主板市場的上市公司的國有股是否全流通拿出一致意見之前,證券業協會先發布消息,是否規范?證券業協會是行業自律組織。對于退出主板市場的公司,在重組過程中,其國有股、法人股能否在“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流通”這樣重大政策性問題上,自律組織是否可以自行決定?
于是“三板沖擊大盤”,“誰踏上了全流通雷區?”的質疑在一周之內不斷地出現在報刊上。盡管有“社保基金入市指日可待相關部門精心籌備策劃”的利好消息,股市還是不漲,而且在9月最后一周跌破了1600點。
投資者怎么也搞不明白,聯通這樣的超級大盤股為什么非要在弱市中急忙上市,寧肯把原來計劃的籌資200億降到115億元,也要發行50億A股。更何況其股權結構復雜,有市場人士分析:聯通A股不經營實業,只投資香港上市的聯通紅籌股,存在類似基金折價交易的風險。聯通A股將成為與國際資本市場聯系最為緊密的一只股票,面臨國際資本市場的風險。聯通A股的流通盤高達50億股,為聯通紅籌實際流通盤的176.80%。聯通A股將對國內A股市場形成巨大的沖擊。(2002年9月26日《粵港信息日報》)正在大家等待10月9日聯通上市的時候,9月29日《南方日報》又發表了《中國券商第一股呼之欲出中信證券上市獲批準》,文章說:“中信證券本次計劃發行4億股A股,如果參照招商銀行26倍的市盈率,發行價格很可能定在10元—15元之間,中信證券上市的籌資額也可能會超過招商銀行。”也許有人認為這是“利好”,券商增資擴股了,但是發行40—60億的股票,還是要一、二級市場買單。前面的聯通A股發行完畢,還沒有上市,又一只大盤股要發行了,現在的市場還經得住這樣的擴容嗎?為什么會不經過充分研究就發布“退市公司重組可以實現股份全流通”的敏感消息?我們的市場還經得起這么折騰嗎?
當前的股市應該以穩定為大局,我們希望管理層和想發新股的上市公司認真考慮廣大投資者的利益。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
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作者本人書面
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5151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
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