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曉工作室
70年代的時候,SONY的負責人盛田昭夫很重要的議事日程是,進口美國商品,目的是自覺平衡兩國的貿易,即便僅僅是從單個企業的角度出發。盛田昭夫在美國的報紙登了廣告,大量征集對日出口商品。
在80年代初期的時候,日本產品依然是以價廉物美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與此相關的是薄利多銷的管理理念。但是到90年代初期,沒有人再那么認為了,日本產品的特征是,價格昂貴,品質卓越,是高級產品的代名詞。
我們也已經在逐漸接近這一時間區域。企業要以積極的姿態克服貿易磨擦,并且有效的使產業升級。低端產品擁有競爭力,是一個內涵很尷尬的命題。進口國大量采購這類商品,影響了低收入人群的就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減少,又導致對低端產品更多的消費。低收入人群通常又缺乏職業轉換能力,當然他們還是有權投票決定誰當總統。一段時間,商品出口會急劇增加,但是最終會引發貿易沖突。
溫州打火機遭遇反傾銷訴訟,今天我們的企業應當是積極應訴。但是另一方面,溫州打火機每年制造5億只,占全球份額的70%,這一模式也亟待修正。銷售量要往下走,但是收入則不減少,并且是繼續予以增加。有人提到了就業問題。產品趨于高端,數量減少,一些勞動力需求可能是會減少。但是在設計、磨具、采購領域就會有增加人手的要求,也會增加外部勞動力需求,比如會展、廣告、公關,這些都是比較理想的工作崗位,較之一線操作員來說就是如此。
其實走進圖書館,打開70年代的西方撰寫的一些財經類書籍,都是諸如《日本的陰謀》、《日本崩潰》之類的話題。其實是當時經濟領域的一種深層反映。而打開當時日本企業負責人的傳記,則是對這一問題予以反思,甚至于作了自我的檢討。國際貿易,也要從“生態環境”方面去理解。
不再是激烈地應對反傾銷,當然這在今天還是很重要,并且也的確是一項權利,而是努力從根本上去消除這一矛盾的根源。因為打贏一場官司并不難,問題在于官司會越來越多,進口國會努力尋求多種壁壘。貿易的根本還在與互利的基礎,而不是某一條必須遵守的規則。政府采取政策抑制出口是一個重要的方面,例如減少出口退稅的比例,但是最終還是要在企業層面有一個提升。
產業升級和創新,對企業自身利益也至關重要,簡單重復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因為市場規模終究是有限的。低端產品的規模無限膨脹,最終會傷害產業本身。較高的商業利潤,就可以有能力提高研發投入,也就能推出更多更為有利可圖的商品。只有高端的產品,才可能帶來較高的利潤。這才是一個可持續的循環。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
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作者本人書面
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 5361,5151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
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