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善高
證券管理層在滬、深兩地大盤岌岌可危之際,翻開了“新股配售”政策的底牌,其用意無非是為了穩定證券市場投資人的信心。但事與愿違,“新股配售”政策實施細則出臺后,滬、深二市實際走勢還是以向下尋求支撐為主基調,未見成交放大,更未出現如某些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的“新股配售政策實行可使股指上漲20%”的波瀾壯闊的大行情,“新股配售”
政策“利好”作用付諸東流。為此,不少投資者在日益妖魔化的股市走勢面前,似乎都不同程度地感染了證券市場“利好”麻木癥。筆者對“利好麻木癥”作了幾點思考。
思考一。一級市場巨額“搖獎”資金出路何在?一級市場的巨額資金中的大部分主要是為了規避二級市場的風險,但又要獲取較高的收益,而證券市場持續不斷地擴容正好為這些資金提供獲利機會,長期以來,這些資金對于參加“搖啊搖”的游戲樂此不疲,雖然現在面臨“斷炊”的境遇,但是要這些資金去冒二級市場套牢的風險而獲得新股申購權是不大可能的,因為這些資金厭惡風險的性質注定了它們不會選擇參與二級市場的買賣。另外,原先一級市場的巨額資金中有信貸資金的“身影”,信貸資金更不可能直接進入二級市場持有大量股票來參與新股配售申購。
思考二。一級市場新股暴利時代會否結束?以往一級市場之所以云集巨額資金是因為證券市場一、二級市場價差巨大,一級市場中了新股的投資者到新股上市之日一拋了之,獲利豐厚,而新股上市首日主力機構刻意將新股股價高定位是新股獲大利的基礎。新股發行實施配售后,大機構、大資金通過配售而獲得新股的數量肯定沒有以前多了,新股數量少新股利潤就相應減少,這就意味著大機構、大資金狂炒新股失去了源動力。沒有大機構、大資金參與炒作新股,雖然擠掉了新股高定位的泡沫,但同時不可避免地壓縮了一、二級市場價差的空間,也就是說一級市場新股暴利時代極有可能即將成為“美好的記憶”,不過,新股一時半會還不會跌進發行價,利潤還是有的,就是沒有過去那么大。
思考三。新股擴容大潮會否撲面而來?答案是肯定的。“新股配售”政策實行的初衷就是為了解決新股擴容與資金接濟不上的問題,該政策極具“中國特色”。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中國股市存在的前提就是融資功能的充分發揮,為了達到融資功能最大化的目的,新股擴容只可能快不可能慢,更不可能停。在今年剩下的證券交易日里,必然有一批大型國企和“海歸”公司急需到證券市場募集資金,像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類股份公司,還有像能源、交通、電信等公用基礎類股份公司,這些股份公司的共同特點就是股本規模大,融資規模大。如果再加上一般規模的新上市公司的融資額,以及老股增發所需求的資金,擴容大潮撲面而來就是意料之中的事。另外,證券市場如有金融投資創新品種的推出,那就更會使證券市場上的資金入不敷出。
思考四。證券二級市場股票進入買方市場了嗎?“新股配售”政策從股票供需方面來分析可以說是要投資者買入“滯銷”的二級市場股票,然后才有申購供不應求的新股的權利。從市場供需屬性的角度來講,商品的滯銷就說明該商品進入買方市場,而已經“滯銷”的二級市場的股票“皇帝女兒不愁嫁”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所以,說證券二級市場股票進入買方市場一點不為過。
作了以上四點思考后,對“新股配售”政策出臺后投資者不為所動,買氣依然不振的“利好”麻木癥現象也就不難理解了。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所有媒體及網站要轉載,請致電:(010)62630930轉5151聯系。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與合作,歡迎踴躍投稿。(附:新浪網財經頻道征稿啟事)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