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上圖中的滬市A股平均市盈率數值來源于上海證券交易所統計報表,詳見其官方網站。
成一蟲摘要:
上市公司整體業績明顯下滑,究其原因則情有可原。以市盈率指標來看,目前A股投資價值高過去年、前年同期。
正文:
截至4月30日,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工作基本結束。滬深兩市公布年報的1173家公司加權平均每股收益為0.136元,同比2000年同期的0.2025元下降了32.84%,創下近年來新低。另據申萬研究所童馴的一項統計,2001年1146家A股上市公司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5.41%,比上年同期的8.45%下降35.94%;平均凈利潤為6094.53萬元,比上年同期的8771.16萬元下降30%。
上市公司2001年整體業績不如2000年已成為定論,但這并不意味著國內A股投資價值在下降。主要原因有二:
一、上市公司整體業績明顯下滑的原因與新會計制度、新退市辦法有關。
根據童馴的統計,A股上市公司2001年度主營業務利潤(+ 0.8%)、其它業務利潤(+11.5%)均略有增長,但是同期管理費用(+22.6%)與營業費用(+17.7%)增幅更大,投資收益(-15.9%)與營業外收支凈額(-445.5%)也在下降,故平均利潤總額同比減少25.4%。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管理費用的大幅增長和營業外收支凈額的巨幅下降,主要是新會計政策(四項計提)實施的結果;投資收益下降則是因為2001年下半年股市跌幅較大,影響了上市公司委托理財獲利水平。僅此三項就導致利潤總額同比減少22%。
此外,新退市辦法的出臺,也誘使一些經營困難的上市公司傾向于把當期虧損做大,“一次虧到底”,丟掉包袱、撇清壞帳,以便換取今后的半年盈利乃至于年度盈利,從而免去暫時退市或永久退市之憂。深滬兩市上市公司2001年度虧損額超過1億元的巨虧公司有62家,虧損總額254.5億元。而據筆者統計,2000年虧損額超過1億元的巨虧公司僅有31家,虧損總額不過55億元。巨虧公司虧損總額的增長影響了2001年上市公司平均凈利潤1745萬元,換言之,如果巨虧公司虧損總額沒有增長,則2001年上市公司平均凈利潤同比只會下跌9.5%。
巨虧公司及計提費用的影響不可小瞧。今年第一季度道瓊斯全球市場指數成份股的1146家美國企業出現10年來首次平均凈利潤為-32億美元,即整體虧損。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與美國時代華納-AOL公司計提540億美元的費用沖減有關。我們不會因此認為美國股市失去投資價值,同理也不必對國內A股過于悲觀。
二、盡管業績下滑,股價也下降了;兩者相比,后者降幅更大,即市盈率指標在改善。
對于證券投資者而言,上市公司業績與股價肯定要結合起來分析,即在考察投資價值時,市盈率指標(股票市價除以每股收益)相當重要。由下圖可知,從2001年3月至今,滬市A股平均市盈率是呈下降趨勢的。2000年3月31日,滬市A股平均市盈率為50倍;一年后,增長到61倍的階段高點。到了2002年3月29日,滬市A股平均市盈率降至37倍。目前,由于上市公司平均每股盈利下降,5月9日滬市A股平均市盈率為42倍,仍低于一年前、兩年前的同期水平。——考慮到兩年來我國整體經濟環境變化不大,市盈率下降肯定有助于提高股票投資價值,況且2002年2月銀行利率已再次下調。降息后,我國銀行存款及國債年利率通常在1.6-2.5%左右,對應的市盈率為40-62.5倍。因此,僅從理論上來講,如果看好我國經濟發展前景,眼下滬市A股平均市盈率42倍并不算太高。——盡管在與內地利率水平相近的香港,2002年5月9日主板市場平均市盈率為16.02倍,創業板市場為28.99倍。如圖。
另外,我們沒有理由認為2002年上市公司整體業績還會進一步下滑。2001年,擁有上市公司數目較多的家電、石油石化、房地產等行業業績表現不佳。到了2002年上半年,我國家電行業有景氣復蘇跡象,出口明顯增長,產品價格下滑趨勢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變;石油石化行業也受到了各類油料(原油及產成品)漲價的影響,估計這兩大行業的盈利水平同比會有所上升。2001年度地產業上市公司業績沒有預想中好,平均每股收益僅為0.105元,同比下滑43%。2002年以來,滬、深、穗等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持續火爆,再加上年初降息的影響,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的中報估計會比較漂亮。在退市壓力下,現有巨虧公司的數量及虧損總額也將減少,因為它們要么經營扭虧或資產重組,要么就從二級市場消失了。
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筆者傾向于預計2002年上市公司中報、年報結果會較為樂觀。屆時假使上證指數保持當前1600多點的水平,則滬市A股平均市盈率有望降到40倍以下。總而言之,我國A股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情況沒有某些輿論所稱的那樣糟糕,但也不足于支撐在短期內發動大規模的業績浪行情。(完)
說明:本文中有關2001年年報的一些數字引自申萬研究所金融工程部童馴研究員的研究報告——《整體業績下滑明顯行業冷暖輪廓顯現》(2002年5月8日)。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所有媒體及網站要轉載,請致電:(010)62630930轉5151聯系。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與合作,歡迎踴躍投稿。(附:新浪網財經頻道征稿啟事)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