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軍
在筆者關注的重組股走勢中,我們越來越強烈地感覺到該板塊個股的強勢不同一般,突出表現在這些個股非常流暢而又穩健的上漲行情,顯示并非此前我們估計的場內資金自救那么簡單。
僅舉一例:600807濟南百貨從跌到6.65元的最低點起漲,股價已經翻番,但從走勢上來看,卻還只是恢復到1700點的股價。其實公司經歷了股權轉讓的激烈爭論,也說明了濟南市政府重組該公司的決心,想來新的大股東無論如何不會讓大家失望。在這樣的背景下該股的強勢就很正常了。
對于很多較為理性的投資者來說,虧損股的炒做到底是瘋狂的投機,還是充分鑒別了市場風險和市場環境以后的睿智選擇?關鍵在于大家如何看待退市令下的重組機會。
第一,去年底當我國證券市場真正完整意義上的退市制度開始實施的時候,市場和投資者顯然夸大了虧損公司退市的風險,相應地,二級市場包括PT、ST板塊在內的虧損股股價一落千丈。反而在瘋狂拋售中忽略或低估了虧損股通過重組獲得新生的能力,認為"殼資源"的價值將大為降低。
實際上,管理層嚴格退市的規定以及規范上市公司重組行為的措施,最根本的目的不是迫使大量虧損股退市以凈化市場環境,而是通過加大虧損公司資產重組的壓力和緊迫性,使虧損公司盡快扭虧為盈,以提高上市公司整體質量,否則就不會出臺鼓勵實質性資產重組的政策。
從某種角度來看,退市制度的實施,規范和鼓勵上市公司資產重組的政策出臺,在當前經濟結構調整,產業重組與戰略重組的大背景下,無疑使上市公司各種形式的資產重組具有更好的操作性,對證券市場產生的積極影響更大,投資者更要密切關注重組股的表現,以把握市場機會。
一方面,因為入世后面臨的嚴峻挑戰和企業持續發展的需要,幾乎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存在進行戰略重組或購并的需要,資產重組不能再簡單地理解為保牌的重組。廣義上的購并重組表現為政府推動、外資購并、優勢企業借殼以及大股東扶持做強等多種形式,反映在二級市場上就是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具備重組的題材,成為股價炒做的理由。
另一方面,在管理層加強監管的北京下上市公司的資產重組將更多地表現為信息披露規范的實質性重組,對股價的影響也更傾向于漸進的、持續的,立足于純粹股價炒做的虛假重組將越來越少,因此投資者應加強上市公司基本面和公開信息的研究,以發掘真正的黑馬,而不是捕風捉影地打探消息。
最后一點,涉及連續虧損的公司重組不管進展如何,二級市場的股價走勢往往有明顯的季節性和波動性,投資者對這些股票的投資應好好把握市場節奏。即使退市風險極大的虧損股,也有出現驚人表現的時候,ST東北電等個股前期的走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所有媒體及網站要轉載,請致電:(010)62630930轉5151聯系。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與合作,歡迎踴躍投稿。(附:新浪網財經頻道征稿啟事)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