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股市是資金推動的市場,2002年如果可以指望財政政策有力度、有保障,則其它跟進的資金也會相對積極一些。
特約撰稿縹緲
本周,借“兩會”的東風,股指終于有所行為,突破前期的重重阻力,一舉站上了16 40點,總的感覺,盤面不輕不重,在低價股與超跌問題股的合力之下,趨勢比較穩健。市場的表現,正好應了久跌必漲的老話,而且,上長本來也無須什么理由。
不過,此次上長,還是應該感謝政府空前積極的財政政策。因為只要政府敢于舉債,敢于擴大財政赤字,勢必形成市場“勇于”舉債的搶錢效應,并且大大緩和市場的壓力。根據有關報告統計,我們在2001年度,全國財政收入16371億元,支出18844億元,赤字為2473億元。在2002年的財政預算案中,中央財政收入安排為10646億元,較上年增長7.7%;財政總支出為13744億元,增長10.1%。收支相抵,赤字達3098億元,比上年度增加500多億。對此,我們有一個合理的預期,那就是政府有錢用在了刀刃上,這正是當前穩定市場,進一步推進中國市場化經濟改革所需要的大魄力。以近3100億的代價,我們將在當前財政年度中力爭突破壓制中國經濟一個重要阻力位,并保證國家經濟平穩增長,緩和諸多矛盾,以經濟增長促改革、保穩定,力爭在今年開局平穩的背景之下,走出增長率不斷下滑的總趨勢。
我們知道,財政赤字是支出超過收入的結果,那么,政府為什么要多花這么多錢?這3098億元的財政赤字將產生哪些影響?我們又如何看待政府的財政赤字呢?
事實上,今年財政赤字顯著增大,與編制預算方式的變化有關。過去,國債并不計算在財政收支里,而是單列戶頭。自從2000年開始,按國際標準,把國債的還本付息打入財政支出,這使得中央財政赤字無形中放大許多。如果按過去國債單列的做法計算,現在的財政赤字規模沒有那么大。對此,1997年之前,國債總的發行并無大的增長,自1998年發行2000億國債,主要是為了防范亞洲金融危機給國內銀行業帶來的風險。此后幾年連續發行國債,則是為了拉動內需、國企解困以及消費的增長。
我們認為,評價政府此次國債的規模,首先離不開對當前經濟狀況的基本評價,即首先要看當前的投資環境到底如何。目前基本建設的成本如何,原材料、人工費、基本建設費用以及稅收和資本成本如何,如果我們借助于通貨相對緊縮的時期,大力投資于國家基本建設,政府財政則是遵循了“逢低入市”的大原則,那么,總的投入就是合算的。這些錢都用在了哪兒,到底產生了怎樣的作用,則是此后的第二個問題。目前,特別是在財政部和政府號召全社會“敢于消費”的大背景之下,由于民間投資熱情沒有升溫的跡象,如果沒有政府投資帶動就業與經濟增長,則前些年的一些投入,都有“打水飄”的危險。因此,本章股市論語,說《子罕》章為山?追蜃釉泴λ膶W生說過:“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這里的“簣”,是指裝土的扁筐。意思是,如果用土堆個臺,只差一筐就可以堆成了,你卻停止下來,臺子沒有堆成,這是因為你自己的責任;如果用土填坑,只差一筐就填平了,但是如果你走開了,坑也沒有填平,這也是因為你自己的責任。這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成語“功虧一簣”的來歷。比喻為一件事只差最后一點未能完成,三十六拜都拜了,最后只差一哆嗦。既然如此,何必當初。我們做事情必須有始有終,才有見到成效。
為使4年來的財政投入見到成效,分析財政的支出,特別是其中的支出結構,是有必要的。在以往的財政支出中,社保顯然是一個讓政府花錢的大項。財政部的報告顯示,2001年中央財政用于社會保障性支出982億元,是1998年的5.18倍。其中,對養老保險基金補貼支出349億元;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補助支出136億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支出23億元;補充全國社會保障基金310億元;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費支出84億元。據統計,到2001年底,全國共有4700多萬社會保障對象得到國家預算的社會保障資金補助。
此外,基礎設施建設、給公務員加薪等,也都是需要大量花錢的地方。我們國家的軍費開支也是一個大項。對于財政赤字,軍費的上升應該說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按“十五預算”,2002年軍費支出約占總預算的12%。且“十五”期間持續以每年按年增長15-17%的速度上升,但就2002年而言,軍費增幅為17.6%,即從上年的1412億元增加到今年的1660億元計,增長的絕對量是248億元,這就占了今年500億赤字增量的一半。當然,國債是國家向老百姓借錢,借錢是要還的,要考慮還款的能力與周期。這就像居家過日子一樣要量入為出,擴大消費要考慮償還能力。但是,如果我們前期的投入巨大,成效不明顯,就好比“為山九仞”,不能“止于一簣”。在這方面,估計今年的財政上的發債計劃可以得到人大的理解,在相關風險可以控制的情況之下,繼續支持本屆政府積極舉債、發展經濟的大政方針。
國際上,衡量一個國家的財政風險,主要有兩個指標:一是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最好低于3%),另外一個則是債務余額占GDP的比重。如果按今年財政預算3098億元的赤字規模測算,雖然其占GDP的比重已經超過3%,但債務余額占GDP的比重則遠低于安全線。如果投入的項目能夠保證經濟平穩運行,財政能力得到一定的加強,則此項投入就是合理的,政府的前期投入的項目的還款能力,才能得到保證。所以,我們通常說“債務會自動生成新的債務”,就是這個意思。
因此,3098億這個赤字規模,盡管不會產生大的風險,但令人不安的是,今后政府要特別警惕與防范財政風險,要警惕出現已投項目的爛尾與閑置。
事實上,我們更關心的是支出結構和國債的使用效率,既然赤字一直在擴大,財政就不能不特別強調支出與收入的關系。就目前看來,最重要的是優化支出結構,提高財政支出的透明度。關鍵是用好國債,項目要選擇對路,投資效益要提高,不能出太多的“功虧一簣”的半拉子工程,以及純消耗性質的“吃飯工程”。令人欣慰的是,今年的政府和財政部的報告都提出,要“勤儉辦事”。報告中還特別指出,“預算安排要精打細算、科學合理,禁止不必要的支出;預算執行要嚴格把關、追蹤問效”,使“每一筆錢都花在刀刃上”。股市是資金推動的市場,2002年如果可以指望財政政策有力度、有保障,則其它跟進的資金也會相對積極一些。此前,財政方面對稅收增長、對發放國債、對工務員加薪、甚至對國有股減持充實社保基金表現積極,唯一的問題就是支持者寡,跟進者寥。用專業人員的話說,這屬于“集中財政”的路子。就財政收入而言,市場仍然在擔心政府孤軍奮戰。從財政大的收入方面分析,今年“入世”之后,各項進口關稅只會減少;如果股市繼續不振,證券印花稅稅率可能還會下調;甚至金融保險業營業稅稅率目前能否站穩,短期看來也是一個問題;而大量民間金融與企業游資,仍然游離于長期投資的大環境之外。稅收的征管也比較艱難。那么,就今后財政投入資本金的退出與回收而言,也就是還債的前景方面,今年的財政支出準備仍然不足。為求得平衡發展、解決“吃飯”的問題,“建設”的熱情已經受到了相當的制約。所以,從根本上說,我們一定要認識到,所謂國民經濟的根本活力,包括社會的長治久安,不是舉債所能夠換來的,短期效應與長期效應,根本是兩回事。但是,我們相信政府為此所負出一切努力,也許,政府需要進一步解決投資的績效問題。最終會拉動經濟的總需求。特別是現在看來,3098億的代價,如果能夠換取今年宏觀經濟的大局的基本穩定,換取“16大”召開之前社會局勢的穩定,換取中國平穩入世、換取當前“貨幣政策”的繼續“穩健”,最終可以償還前債,則是“有所不為,有所必為”的選擇。一個有力度的財政預算,所能夠帶來的,是走出疲軟的中國經濟。
當前很多專家認為,財政赤字的持續上升另外一個主要的原因,就1997年以來增債的情形看,主要是還是由于為擴張總需求而背水一戰。持此觀點者甚眾。
眾所周知,由于政府的實際支出總是有一定彈性的,相對比10%以上的經濟增長以及潛在的增長率,這些年經濟增長中最大的困難就在于總需求不足。因此,本次兩會,對此有一個“擴大與培育”需求的說法。實踐證明,對于1997年以來的總需求的下滑態勢,“擴大”與“拉動”的成效不彰,“進二退一”、“一波三折”、“溫吞水”、“以投代產”的態勢十分明顯。那么,回顧這幾年的風雨歷程,我們所面對的總需求疲軟、通貨緊縮、貨幣供應量明顯不足,其實早已顯示無疑。可惜的是,我們從“適度從緊”到“擴大內需”、再到“培育需求”的政策取向的調整,反應不夠及時,還是一直拖延到了今天。我們的錢并沒有用在刀刃上面,嚴峻的經濟形勢甚至導致了很多無效的“刺激需求”的短期政策的出臺,如多次追加財政債務,微幅降低利率,“把錢趕出銀行”等等。嚴格地說,“519”行情應該也屬上述政策之一,對此,中國股市飽嘗苦果,是有深刻的教訓的。正是因為如此,總需求上升趨勢未能得到改變,2001年全年,總需求即名義GDP同比增長7.3%,只比1998年以來最差的情況略有改善。如果再考慮物價及貨幣流通因素,可以說要拉動中國經濟增長,我們的路還很難。
回顧這幾年的財政政策,特別是1998-2001三年,政府已經發行了5100億元的國債用于擴大投資,并且帶動了銀行配套資金15000億,全部投資約26000億,有專家估計,其中業已完成數額在20000億左右,另有6000億將在2002年完成。持續不間斷的國債投資對于維持一定的增長功不可沒,問題是赤字的上升速度也不容小視。如果作一條技術曲線,可以看到,中國的財政赤字已經從改革開放初期的占GDP的0.33%上升到1994年的1.22%后,便隨著財稅體制改革,財政收入的上升而從從高點回落,至1996-1997年是停留在0.78%的安全區間。然而,近年來,赤字攀升之勢又大幅增長,1998年國家運用積極的財政政策擴大內需的第一年,赤字/GDP的比重便急劇上升至1.16%,到第二年,進一步上升至2.14%,2000年則上升至2.80%。按2002年的預算,再增發1500億建設國債后,已經突破3%這一公認的臨界點。
有一種說法,認為今年財政支出更多考慮的是吃飯,或者說保就業,因為今年中國對失業率的控制指標將比去年上升約一個百分點,達到4.5%。這仍然是財政為擴大總需求而戰,不過是換了一下對象而已。因為,總需求與收入密切相關,保證居民收入(吃飯)實際上還是?傂枨。
對此,可能出現的不良后果會是什么?據專家介紹,1998-2001財政支出增長率為19.8%,財政赤字增長率達62.4%(因為債務利息支出記賬方式的改變,這里的財政支出和赤字增長率略有高估),F以最新預算的2002年3098億元人民幣計算,2002年的赤字水平相當于1997年582億元的432%,六年時間,翻了兩番,年均增長高達27%。我們知道,這期間中國的GDP的增長一直是“七上八下”,今后相當一段時期也不太可能再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因此非常顯然:“以近20%的財政支出增長率和超過20%的赤字增長率來支持7%左右的總需求增長率,肯定不是一種可持續的一種增長方式”,“赤字”轉為“壞帳”,是我們應該時刻有所警惕的。
因此,“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并不是我們繼續以赤字刺激經濟的所有借口,我們不能對其產生依賴。在積極的財政政策之前,市場期待一個更加有力度的貨幣政策的出臺。中國,最要警惕的便是對于通脹的過度恐懼,以至于錯過的啟動貨幣政策的有力時機。
相對股市,資金的巨大缺口依然存在,并沒有因為行情的走暖而得到很大的修復。對于股市,目前最嚴重的問題在于,相對于今年的市場發展,當前的資金已有捉襟見肘之虞。股市若要跟上財政赤字增長幅度,今年的資金需求,最保守的估計,也要達到3000億。
而且,股市不是銀行與財政,用不著“以債養債”,股市需要的是投資者的信心,只要政策基本保持穩定的態勢,只要我國的國民財富能保持平穩的增長,股市就會走出一波比較象樣子的行情。并且在相當的程度上,減輕中國財政的壓力,拉動市場消費,并且保持一定的助推作用,股市的作用不可小視。
因此,我們注意到,從央行的角度,本周發布的《2001年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也就其所執行貨幣政策的措施、手段和調控結果等各個方面作了詳盡的統計說明。由于自去年一季度起,央行便定期發布關于貨幣政策執行情況的季度報告,盡管批評者眾,主要指向在于“貨幣政策不能只強調防范風險而不考慮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所以通讀報告全文,盡管新的內容不多,有關2001年貨幣政策執行結果M1(加上股民保證金)增幅13.7%、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余額為158302億元,M2增幅14.4%,以及2002年調控目標M1、M2均控制在13%左右。這組數字內容也早已由國家統計局在上周發布。但是,央行的政策,也已經有了比較微妙的變化。
本周,本年度一期國債開始發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對經濟的調控作用則顯示無疑。由于各方面都在做著積極向好的努力,以至于本周有大量資金流入股市。市場開始持續放出成交量,隨著基本面與政策面積極向好的聲音不斷的發出,市場報之以連續上漲,以供需所調配的市場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是在股市早已深入人心的真理。
本周股市的上漲,是因為投資者的信心有所恢復,至于股市今后的走向,我們以央行公布的2002年貨幣政策調控指標分析認為,今年可能會有行情,但行情如何發展下去,則取決于后續入市的資金。通常,只要在M1增幅走高,在年未能達到18%以上,股市就會有更加寬松的資金流入。目前,這個缺口仍然較大。去年中國股市通過發行、配售股票共募集資金1168億元,比上一年減少935億元。
去年,相對應的中國貨幣供應量的規模大至為適度增長。流通中現金余額達到15689億元,比上一年年末增長7.1%。狹義貨幣供應量余額為59872億元,增長12.7%。銀行存款增加,全部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達到143617億元,增長了16%。企業存款余額51547億元,增長16.9%;居民儲蓄存款余額73762億元,增長14.7%。這也說明,只要我們有錢用在刀刃上,只要相信市場的活力,發展這個問題就有答案。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