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1200余家上市公司中,非流通的國有股占2/3,若從控股實際需要和上市公司實際情況考慮,國有非流通股保持在1/3-1/2間,即保持在平均比例5/12就足夠。如是則尚有2/3-5/12=1/4額度的國有非流通股處于絕對閑置狀態,應予以減持。關于具體的減持方案,筆者認為可參酌韓志國的“凈資產權數定價方案”,此方案較為系統、詳盡,可操做性較強。此1/4額度之凈資產值約為3400億元,若按八年減持,在二級市場增量資金充足的條件下,平均每年則多消化420億資金,僅占流通市值4%左右,不會對市場造成明顯沖擊。要著重一 提的是:在股市中所變現的此1/4額度國有非流通股的資金,宜劃入下文將要創立的中國社會保障銀行帳下。
眾所周知,國資企業有三塊大病:所有者虛位,政資不分,產權不清。很多人為此頭痛至極。而若創立股份制社會保障銀行,不僅此弊病可一并根治,社會保障資金匱乏之難題也可迎刃而解,同時尚可促進內需,增強國力。
上市公司非流通國有股計約3450億股,其凈資產值約為9000億元,除卻上述所減持的3400億,則非流通國有股尚存凈資產余額仍達5600億元。這筆巨額國有資產固然擁有其莊嚴的政治象征,但其本來的經濟價值也應得到應有的發揮。物盡其用,在任何國度里都是永恒的真理。充分運作這筆寶貴的資產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
那么,宜如何來運作呢?有許多人主張以“社保基金”方式運作,筆者不敢茍同。一則,把“社保基金”做為一種基金來運作,能否盈利及盈利的能力和穩定性都是難以預測的,這一點,二級市場上現有的幾十種基金的演義就是鮮明例證;二則,“社保基金”的收益率—社會保障需求增長率,很難確保不會出現較大的負值。三則,若“社保基金”的主要管理者,仍以傳統的模式產生(由極少數人在極少數人中,以暗箱的方式委派、任命、聘任或流于形式的民選),那么,“社保基金”的風險性尚要增加幾倍。很難確保不被坐吃山空。1991--2000年,各商業銀行對國企的貸款就有一萬億以上打了水漂!四則,“社保基金”沒有,也不可能有銀行那樣強大的衍生存款創造功能。故此,筆者積極主張創立國有股份制社會保障銀行,以“社保銀行”的方式來運作這筆切關國計民生、社會穩定、來之不易并獨具社會主義象征的巨額國有資產。理由如下:
1.國家對國有資產的配置有權進行合理調整,當然也包括集中全部上市公司國有非流通股的凈資產對中國人民銀行進行資產抵押借款,并以此加之原“社保基金”創立中國股份制社會保障銀行。這也正是公有制國家對其特有的資源配置優勢的合理運作。
2.在資本運作方面,銀行具有著基金組織無法比的優越功能。假如單就上述9000億凈資產變現成“社保銀行”基本存款,按目前6%的存款準備金率計算,“社保銀行”至少可獲得15萬億的放貸能力。加之普通儲蓄及其衍生存款和其它應繳社保基金等正常收益,滿足社保的需求增長是富富有余的。
3.近幾年來,特別是日元大幅貶值以來,人民幣的貶值壓力較大。日元每跌幅10%,中國的GDP就要相應減少0.8%。從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的角度看,人民幣適度貶值,是件重大好事。猶如搭弦之箭,是一種以退為攻的宏觀經濟戰略。
4.中國目前所面臨的國內經濟壓力是通貨緊縮而不是通貨膨脹。大多數國民都把口袋里的錢捂得很緊,因為他們口袋里的錢實在太少了。2001年,中國人均GDP尚不足800美元,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深圳也僅為5000美元。
5.盡管央行近日又一次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利率,并將其調至50年來歷史新低,但對滯留在商業銀行里的5萬億居民儲蓄存款的激活效應仍然不會很明顯。5萬億,看似龐大,可其實際能流向普通物質生活消費的并不會很多,因為這5萬億的存款中,僅有20%,即1萬億屬于80%的廣義大眾(非富裕居民)。也就是說每年國家所增發的14%額度貨幣量,能到達80%人手中的只有2.8%,因此,14%的增發額度遠遠不能滿足社會主流的實際消費需求。
6. 5600億凈資產的變現可分若干年度完成。如分六年完成,則每年所加增的貨幣供應量僅為近幾年14%額度下的一倍,而實際增到80%居民手上的可達到5.6%,仍低于中國GDP可預期值。
7.以資金雄厚、運作穩健的“社保銀行”做為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主體來行使社保職能,不僅可使上市公司國有存量資產得以保值、增值,還可以極大地提高國民對國家社保體系的信心。
8.“社保銀行”既是上市國有公司的控股大股東,又是上市國有公司的參股銀行。彼此產權分明,各司其職,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相得益彰。(“社保銀行”的法人代表及其懂事局,由參股國企先民主制定選舉章程,而后依章程公開、公正、公平地自由競選產生。“社保銀行”和所參股的國企理層及其員工不得相互兼職。“社保銀行”代表國家僅對上市公司國有靜態資產予以活化、運作、管理,不得直接染手上市國有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
9.創立“社保銀行”對中國股市,可謂是一件實實在在的長久重大利好。適度減持的那1/4額度國有非流通股份,可隨著“社保銀行”所持國有凈資產變現的節奏輕松愉快地翩翩入市。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創立中國股份制社保銀行,不但盤活了上市公司國有存量靜態資產——非流通股,同時又使其原有的主導經濟地位得以鞏固并化解了上市公司國資的困窘局面。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之必然,是時勢之需。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所有媒體及網站要轉載,請致電:(010)62630930轉5151聯系。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與合作,歡迎踴躍投稿。(附:新浪網財經頻道征稿啟事)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