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投資者的看法
新浪網上關于國有股減持的大討論進行了很長時間,各階層人士發表了許多文章和評論,見仁見智意見不盡相同。本人在此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當否請諸位參考。首先聲明文中許多觀點來自于大討論的文章中,非我剽竊實為意見相似。同時我也作好了挨罵的準備,但愿于罵聲中多聽到些真知灼見,才不負我打字寫作之累,如此則幸甚。
先說一件真實的事情,我的一個朋友在南方的一個單列市搞國企改制工作,從他處了解到中小國企改制是如何進行的。具體的例子有許多,不方便一一例舉,暫用一個虛構的企業作為例子來說明其中的關鍵。某企業有職工100名,有退休職工20名,經國資部門核準后的評估資產為固定資產500萬;原材料、產成品等流動性資產500萬;應收賬款100萬;銀行貸款600萬;應付帳款100萬;理順職工勞動關系(即買斷工齡)需200萬;補繳退休職工社保基金100萬。(注:具體的數據可能有出入,但因不是我說此事的關鍵,故可不作細究)到此我們可知這個企業為零資產:固定資產500萬+原材料、產成品等流動性資產500萬-銀行貸款600萬-應付帳款100萬-理順職工勞動關系200萬-補繳退休職工社保基金100萬=0。
于是新成立一家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金500萬。其中國家股150萬;原廠長50萬;原中層干部9人合計150萬;留下的職工40人合計150萬,其余職工下崗。這500萬買下原來的原料、成品等流動性資產500萬;原固定資產、銀行貸款、應付帳款和土地使用權屬于原企業的所屬局(現在的控股公司);原應收賬款100萬對內在原企業核銷、對外帶入新公司,能收回多少均作為新公司的收益;理順職工勞動關系200萬和補繳退休職工社保基金100萬由控股公司現時給付;新企業土地和固定資產的使用采用訂立合同向控股公司長期低租金租用,以固定資產為例:如每年的折舊為100萬,則租金約為50萬左右。如新成立的公司認為合算也可以買下固定資產和土地使用權。
這中間有許多細節于本文無關不作表述。那么控股公司錢從何來?它收到的是無法變現又要低租金租給新企業的固定資產和土地使用權,還有出賣原材料、產成品等流動性資產的500萬,而支出是1000萬。這個現金500萬的缺口。用控股公司所屬許多企業的一些高價地塊進行搬遷或改建到低價地塊所產生的價差中的一部分彌補,所謂“騰籠換業”是也。進行順利的控股公司這些價差足夠將所屬全部企業改制。
上面談了許多只有一點是我們關心的-------國有資產是否流失。直觀的看原企業國家有100%的股權,凈資產400萬;而改制后只擁有30%的股權,凈資產150萬。差額250萬,加上高、低價地塊的權益損失,可說是損失驚人。從這個角度來看,此方案的設計者槍斃100次都不覺得多。我一開始也是這樣想的,三個月過去了,由于評估時資產有些藏匿加上新公司的經營利潤和討回一些應收款,新公司的凈利潤居然有近百萬(企業是虛構的而這利潤是真實的),應廣大股東的要求進行分紅(個人股東由于入股,家庭財務狀況不好,急于分紅),數目大約為分紅31萬;繳納企業所得稅30萬(33%稅率,此稅名為地稅實為國家與地方分成);余進入資本公積。
這時我才明白此方案設計的妙處。從國有股東角度來看,原企業如不虧損也不盈利不算差的企業,國有資產有存量但無收益;如虧損則不但無收益且存量減少;如有盈利則有收益但企業內各種費用將大大上升(這是事實)。且背著100+20名職工的勞保和醫療等負擔。總體來看是國有資產有存量而無收益。新的公司因減員增效,如虧損則國有股東只占30%;如有盈利則有兩頭收入(分紅和稅收);新公司內職工的工資和福利也不可能大幅度上升,因這樣一來對持股占10%的廠長和持股較多的中層不利;公司內的各種費用也不會大幅度上升,職工都是股東有利益在會加強監督;更何況扔掉了一個大包袱。當然增加了50個下崗工人成為社會的負擔。總體來看是國有資產存量減少但收益可觀。試想經過幾年后失去的存量不就回來了嗎。用動態的、發展的角度能說這方案是國有資產的流失嗎?
到這里我們似乎可以總結出一個結論,當然這個結論并不新鮮,即能帶來收益的資產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資產;不能帶來收益的資產只有通過轉移產權才能帶來收益,否則則只有損失。而資產轉移產權不管其能否帶來收益,則牽涉到買家所認可的價錢。
在這我們進入正題,對于中國股市從國有股減持的討論到現在非流通股的全流通討論,站在中小投資者的角度我認為是件大好事,因為減持既然提出來了,那么人們的心理預期就發生了變化,今天可以是新增部分的10%,那么明天就可能是存量部分的X%。與其忍受一次又一次的不確定,不如一次解決來得痛快。而且管理層應該明白這個全流通的方案越早出來對市場越有利,方案不出來股市不可能大漲,反而人們從希望----失望----絕望形成久盤必跌的局面,這樣對市場參與各方都沒有好處。空倉或輕倉的朋友們如果以為可以抄底來獲利的話,那么我說對于一個信心已經崩潰的市場是很少有人來給你抬轎的。
如果全流通成為必然,那么不管用什么價來實施對于市場來說總是供大大地增加了。那么求在何處?眼光當然瞅上了七萬余億的存款余額,我想當初設計高價減持的人也是同樣的想法。可問題的關鍵是這錢并不聽你的指揮,你憑什么去吸引它,使它的一部分成為求的一方。我的觀點是引用上面的結論,如果你的股票是能夠帶來2----4倍銀行存款利息的收益且不確定性很小;或如果你的產權轉移是這些買家所認可的價格,則在中國目前投資渠道相對較少的情況下,把它引出來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十年股市十年抄,反觀美國的巴菲特持股一持十幾年,我們不去說他的水平有多高,眼光有多遠,就憑他十幾年的持股耐心,我們有嗎?我們能有嗎?股票我抄了九年,抄很刺激有成就感也有失落,但大家也可以問問自己,我們抄進了多少收益。有人總說散戶愛聽消息,可是你要知道消息卻往往是對的,我就親眼目睹過好幾次,這抄中有多少腐敗在里面,這可是赤裸裸的事實。那么今天我們能否用全流通這一契機,建立一種抑制抄作促進長期持股向股票要收益的機制,如此則開放式基金大有可為;那個畸形的一級市場無疾而終;股票不再是很稀缺的資源,市場利潤平均化;我們就算全民持股又何懼之有。喜歡抄的朋友們也不要擔心,去看看可口可樂的股票走勢就會發現收益穩定的大盤股其波動也是驚人的。
全流通又如何來實施呢?
1、按財政部或按階段性成果來進行的話,事實已經證明這個價格不是買家所認可的。股價的大幅下跌我的理解是仍仍抑制了供方的迫切心情,而絕不會激發潛在求方的購買欲望。一大堆非流通股漂漂亮亮的賬面價值,無非是紙上富貴。結合上面的例子我們可知它是存量無收益。
2、如按王林先生所提的方案先將這些存量擱著,新發股票實行全流通。管理層照此如果一試行,就會發現這是一個悖論(有網友已提出),因為不想低價減所以要擱置存量。那么新股按什么價格發:按老辦法發,國家股、法人股1元/股,其它流通股5元/股,先不說在全流通條件下這樣是否違法,請問誰又會在這種條件下去購買這些新股;那么按相同價格發行做到同價同股,如此則不管你按0.0001元/股還是按100000元/股發行,對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來說都是極大的好事,因為管理層在新股上實行了同價同股,那么有什么理由不在存量上也按此辦理,我們也不需要再討論了,客觀上張衛星先生的方案被管理層所采納了。這與不想低價減所以要擱置存量相悖。
3、再來看韓志國先生的方案,如我的理解不錯的話這是一個中庸的方案,它在價格上尋求買賣雙方的認同點,韓先生也在文中指出價格是關鍵。可遺憾的是這僅僅是一個減持的方案,無法解決市場分裂的問題,同時也不能保證按先生的方案在第三或第五年減持的公司不在此前通過增發、配股圈大量的錢來提高凈資產,這是一個靜態的方案。其中最大的癥結在于無法激起七萬億中的潛在需求(理由是前面的結論),靠市場的存量資金能否支撐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4、最后來說張衛星先生的方案,韓先生對它的評價是傾向于流通股的方案。思前想后對這“傾向于”三個字的理解大概是指既然流通股按歷史還原到同價同股了,那么非流通股失去的這段可流通時間如何補。從內心講我支持張先生的方案,如果能用某一比率來確定補償非流通股失去的這段可流通時間,再進行擴股或縮股我想會更公平,畢竟我們大討論尋求的就是公平。在此基礎上,如果我們政府的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的虛假問題真正從源頭抓起,如上市公司報表虛假則追究公司內責任人的刑事責任,同時對控股大股東而不是對上市公司進行罰款等等。如此引出潛在需求的條件成熟。大家可以測算一下除了ST、PT,我們的大多數公司不要說在目前的1500點就是上3000點都不存在什么泡沫(用每股凈利與銀行利息比),而非流通股在全流通后完全可以在你認為合適的時間和價格,按法定的要求進行變現。粗算一下比韓先生的方案有更多的資金回籠(并不僅指股權變現,有很多相關收入)。這就是用動態的、發展的角度來解決這一問題。
說到底我們說一千道一萬都沒用,最后得管理層來拿主意,畢竟采用張先生的方案有一個控股權的死結在,而要解開這個結借用網友的一句話:需要政治大智慧。不過通過我上面所說的在本屆政府近期所做的這件真實的事情中,我相信管理層是能夠用動態的、發展的角度來處理這一難題的。本人人微學淺也許沒資格來評價各位權威的意見,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所有媒體及網站要轉載,請致電:(010)62630930轉5151聯系。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與合作,歡迎踴躍投稿。(附:新浪網財經頻道征稿啟事)
短信點歌,帶去你真摯的祝福! 3500條閃電傳情,讓她想不看都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