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時期,市場一直都在企盼著一個"多贏"的國有股減持方案出臺,而管理層也一再強調國有股減持要"以多贏為目標"。然而,被管理層稱為是"國有股減持方案階段性成果"的"國有股折讓配售方案及配套措施"于1月26日在中國證監會網站上公布后,卻再一次遭遇到了市場"用腳投票"的尷尬局面:1月28日,滬指暴跌91點,為最近一個時期以來的最大日跌幅,兩市有130多只股票(不含ST股票)被打在了跌停板的位置上,而上漲的股票僅僅只有22家,所謂的"多贏說"不攻自破。為此,管理層不得不再次強調,"折讓配售方案"僅僅是框架性 和原則性方案,并非是最終的操作性方案。
為什么管理層一直都在致力尋找的國有股減持的"多贏方案"迎來的總是市場用腳投票的結局呢?這一點,我們在"國有股折讓配售方案"中不難找到答案。雖然該方案打出了"補償流通股股東價差損失"的旗號,但總體說來,該方案仍然是在為非流通股股東圈錢服務的,是一個坑害流通股股東利益的方案。比如:在實行公開競價時,"為保證非流通股股東利益,可由非流通股股東協商確定競價底價。",可以說,這種競價的結果將肯定高于資產凈值,讓非流通股股東從市場中圈走更多的資金。而所謂的"補償流通股股東價差損失"也只是一句缺少可操作性的空話,最終的結果是一些投資者根本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補償。正因如此,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市場要用腳投票來對待這一"國有股折讓配售方案"了。
其實,要實現"多贏"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那就是先讓股民贏。對此,作為管理層不妨深刻總結一下過去國有股減持工作中的教訓。既然以國有股的"贏"甚至是"大贏"為前提條件的國有股減持方案一次次地受到市場的抵制,那么,作為管理層是否可以轉換一個角度來進行國有股減持呢?即以二級市場投資者的"贏"為前提條件來進行國有股的減持。也許這個"前提條件"會是管理層難以接受的,但是作為管理層也必須正視一個現實是:國有股本身就不是市場化的產物,國有股的問題也不可能通過以圈錢最大化為目的的所謂"市場化"來解決;并且,13億中國人的養老問題也不可能由6000萬的投資者來解決,何況這6000萬的投資者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本身就是缺少收入來源的下崗職工呢?
事實上,投資者的"贏"并不意味著國有股的"輸",而是"多贏"局面形成的第一步。畢竟投資者的"贏"只是尋求一個公平合理的價格而已,而站在國有股股東來說,只不過是少賺一點罷了,實際上國有股股東并未"放血",它們仍然還是一個"賺"字。而有了這投資者的"贏",這國有股減持就可以正常地進行下去,股市也能穩定發展,融資增加了,稅收增加了,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就是想不贏也都難!并且,去年的股市暴跌已經表明,如果沒有公眾投資者的"贏",就不可能真正地有國有股股東的"贏",更不可能有國家的"大贏",對于這一點相信管理層也是有著深刻體會的。
有鑒如此,本人認為,要形成國有股減持的"多贏"局面,那么作為管理層來說,首先就應讓股民成為國有股減持的"贏家"。而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那國有股減持方案的出臺及"多贏"局面的形成也就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了。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所有媒體及網站要轉載,請致電:(010)62630930轉5151聯系。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與合作,歡迎踴躍投稿。(附:新浪網財經頻道征稿啟事)
閃爍短信--時尚至愛 動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話,給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語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