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安
大概,建國以來,沒有幾件事情象"國有股減持"這樣,有這般反響、這般敏感、這般慎重和這般迷茫!
如何"減持",經濟學家和股票專家、官員和股民,眾口莫一。前天,階段性成果終于 出來了,有8個方案。孰優孰劣,或者"八大皆空",尚未定論。筆者不是官員或股民,算是一個利益超脫者,但對中國和國外股市卻關注有加。在此,愿意以"第三者"身份的視界,提出對幾個熱點問題的看法。
國有股減持是目前股市暴跌和大家討論的起因。實際上,"減持"具有十分深遠的價值。先從大的方面說起。
l高科技產業是中國的未來命脈。
中國要立于世界不敗之林,必要條件是中國擁有核心競爭國力.
中國的國力取決于政治、軍事和經濟能力。從長遠和根本的角度看,政治和軍事也取決于經濟國力,尤其是知識經濟的實力。在現代新經濟環境下,全球一體化趨勢日益加強。中國如果不能在經濟上在具有充分的核心競爭力,中國一定不會在未來世界占據主動。而核心競爭能力,越來越多的取決于新經濟的成分,人口數量巨大、單純的土地面積、低質量的龐大數量、低檔次的廉價,對國家的核心競爭力的貢獻越來越小。中國現實的政治和軍事現實,也迫切要求和依賴中國的經濟在全球具有核心的競爭力。
新經濟的準確定義比較難,但大致可以認為新經濟的主要構成就是高科技產業。高科技產業主體由IT、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構成。這里說到的高科技和高科技產業等同對待。因為,高科技一定要產業化,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環互動,才能持續不斷地更新換代,才能具有國際競爭力。高科技產業也一定要有充分的研發,才有真正的競爭力。跟蹤和仿制是遠遠不夠的。
先舉一個例子說明美國對待新經濟的策略和發展成效。
到了80年代初,日本的制造業給了美國極大的威脅。但是,美國及時地實施了新經濟的發展戰略,傾舉國之力,包括竭盡所能,吸引全球的資金和人才,傾力發展高科技產業。奠定了現在美國高科技的全面霸主地位,一舉扭轉了美國的被動局面,不僅盡十幾年風光無限,而且,未來幾十年也是異常主動,發展空間極大。
美國的戰略大體可以這樣描述:
-極力發展高新技術和高新產品,創造和占領新興市場。如路由器、操作系統等。美國的CPU和操作系統都占世界市場份額的90%以上。
-極力推廣美國的品牌(現在世界名牌70%為美國所有),以品牌作為武器占領世界。產品的制造下放給世界各地的工廠。比如,CISCO、WALMART、耐克和麥當勞。在美國品牌營銷體制下,世界工廠冒著最大的風險和最大的投資,取得的產品制造利潤往往只有美國品牌下的幾分之一。
-極力推動全球經濟一體化。WTO、NAFTA、美洲自由貿易區等,為美國品牌的世界性擴張制造全球性的環境。
-極力推行知識產權的道德倫理和保障體系,為美國的新經濟造就通往世界每個角落的暢通渠道。
目前美國新經濟的全球架構還未完成。一旦完成,美國經濟在全球的分量還會進一步擴大。
對新經濟的浪潮,我們中國惟有順應潮流,躋身前列,才是唯一選擇。只有躋身前列,中國才有未來的真正發展空間和主動態勢。作為新經濟的主要內涵,高科技產業不僅成為經濟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構成,也是現代戰爭的核心支撐。所以,如果說高科技及其產業是中國的未來命脈,從長遠一點的眼光看,應當說一點也不過份!
中國的發展,現在看起來速度很快,尤其是各地的建筑設施越來越氣派。看上去,在新經濟下,中國的發展沒有什么大問題。但是,我們認為更重要的應當首先看高科技發展的怎么樣。地球表皮的修筑固然重要,但還不是核心的重要。美國大約可以怎么講,20年來幾乎沒有搞太大的建筑。他們專心致志于高科技的發展。也許他們是對的,也許也正是他們的遠見使然。
的確現在的中國,從中央到地方對高科技產業都給以了高度的重視,有了許多的優惠政策、高科園區和政府風險投資等。
高科技產業在中國的發展速度還可以,但是發展高度并不理想。幾乎,我們中國還沒有出現一個高科技產業,在世界上具有眾所周知的核心競爭力和居于壟斷地位。中國的目標,絕不應當滿足于一個大國,而應當是世界級強國。所以,一定要在一系列的高科技領域,具有別人不及的核心競爭力。但是,現狀并不讓人如意。
那么,問題癥結和出路在哪里呢?
l只有第二金融體系的存在,中國高科技產業才可能真正發展
金融的內涵大致包括:銀行、股票債券、保險、基金、投資和投機等。
首先定義以下我們提出的第一金融和第二金融的概念。如果將金融體系分分類,那么可以大致分成兩類:
第一類:追求低風險、低回報的業務。典型的代表,就是銀行為龍頭的業務,包括保險等。
第二類:追求高風險、高回報的業務。典型的代表,就是股市為龍頭的投資和投機業務。
現在,隨著市場成熟度的提高,低風險和高回報的產業,雖然過去很多,現在也還有,但隨著競爭的日益激烈,在中國這種好事情是越來越少了。而高風險低回報的產業,則是大家極力避免的。所以,可以見到的產業,基本上可以分成低風險低回報(第一類)和高風險高回報(第二類)兩大類。這兩大類產業都需要與之相適應的金融體系支持。
銀行屬于第一類金融體系,要求運作風險盡可能低,每一筆借款都需要附加的財產擔保,理論上風險接近于零。另外一方面,回報要求很低,不論被貸款的產業有收益多高,銀行總是拿固定的幾個百分點利息。所以,銀行的運作機制適合和傾向于支持第一類產業。
股票市場為龍頭的金融屬于第二類金融體系,對于給出的投資,不需要被投資產業有任何的財產擔保,但是,一旦被投資產業運作成功,回報則可能在幾倍甚至幾百倍。孫正義的軟銀投資楊志遠的雅虎,回報就在幾百倍。所以,股票市場的運作機制適合和傾向于支持第二類產業。股票市場對第二類產業的支持,不僅體現在股市中的直接支持,還體現在上下游的間接影響。比如,若有機會上市退出、并放大兌現投資,則必然有許多資金投資一批中小公司,以推動他們上市,或者引發各種并購和創業等。這些都是股票市場引發的間接投資。每一個實際的上市公司案例,都將帶動一大批間接的投資發生。
兩類的金融和產業,不適宜交差混雜,因為彼此都有自己的運作機制和特點。第一類金融體系服務于低風險低回報的業務。比如傳統的鋼鐵廠和水壩等。第二類金融體系服務于高風險高回報的業務。比如風險投資。
當然,第一類機構可能也開辟第二類業務,比如銀行專門撥款涉及風險投資;第二類機構也可能開辦第一類業務,比如債券機構將風險投資的本金和收益,存入銀行。但業務性質本質并沒有改變。
毫無問題,高科技產業屬于高風險高回報類型,是第二類業務,需要第二金融體系支持,而不適宜由第一類金融系統支持。這就是為什么中國的銀行對投資高科技公司普遍采取的極其消極態度。因為,投資高科技公司模式本身就破壞了銀行的運作機制,搞多了肯定引起災難性的后果。在許多地方出現的行政領導為"支持高科技產業發展","強迫"銀行給某些高科技公司發放貸款,本意是好的,但弊多利少。
可以怎么看,如果鋼鐵廠、水壩、發電廠等,沒有銀行的支持,傳統產業就不可能發展起來;同樣,如果高科技公司沒有第二類金融體系的支持,同樣也是不可能發展得好。在這種情況下,不是說高科技產業不能發展,而是發展速度不會足夠快,發展高度足夠高。
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展,與人才、政府重視、市場、技術和金融等幾個方面有關。在中國,最為薄弱的環節,屬金融寞屬。
所以,如果要使中國高科技產業快速發展,第二金融體系的一定必須存在。
目前,應當說,中國的第二金融體系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
中國金融體系的欠缺,應當說,是當前中國高科技發展的最大障礙!
另外,現在還有幾個現象值得我們大家高度關注:
l民間存款到達7萬億。盡管利息很低,老百姓還是不愿意動用存款。因為,我們沒有很合適的地方讓他們投放。鼓勵消費不見的就是錯誤,但是,鼓勵投資一定更加正確。投資比消費更能夠使社會更快、更良性地發展。現在,我們既沒有合適的股票市場、也沒有合適的基金吸收老百姓手里的數萬億元的資金以用于投資。
l各種投資資金,尤其風險投資資金全國也達到了幾千億元,但是,他們的投資極其慎重。風險資金的一個普遍現象是,找不到"合適"的項目,幾乎每一個投資經理都大聲叫嚷"找不到好項目";同時另外一方面,遍地的創業者和高科技項目,卻急缺資金的支持而嗷嗷待哺。兩個陣營本來應當如魚水交融,相互促進,但是現在卻嚴重脫節。所以,現在的風險資金,相當高的比例,跑到股市上興風作浪和進入穩賺不賠的吸金黑洞-房地產,而直接用到對國家最有利、同時也最需要資金的實際項目上,實在是比例不高。
l民間存款和投資去處、風險資金和高科技項目之間的嚴重脫節現象,關鍵的癥結是我們缺少機制正常、運作健康、輻射影響良好、能夠打通投資循環鏈的股票債券市場。
l只有二板規模地和順利地運作,中國第二金融體制才算成立
在中國,銀行體系比較健全,四大銀行加上一些專業銀行,遍布全國,運作也比較規范。
但是,中國現有的股票市場,就是所謂的主板,由于其門檻太高,到現在只有1000來家企業有幸運入圍。中國有4000萬家制造和流通企業。平均下來,入圍概念只有4萬分之一。而且,由于定位是"服務于國企",加上設計上的缺陷,到現在并沒有充分發揮出其籌集資金、有效地促進投資的作用,包括直接和間接的作用。
在中國目前條件下,能夠形成第二金融體系作用的重擔,只有依賴二板市場了。
在美國,紐約證券市場相當于中國主板,初始定位側重、但不局限于傳統產業;美國的NASDAQ則側重于、但不局限于高科技產業。所以,中國的二板,應當比較接近美國的NASDAQ股市。
所以,二板市場一天不成立,中國的第二金融體系就一天不成立;中國的第二金融體系不真正成立,中國的高科技產業發展環境就不完善;如果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展環境不真正完善,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就不可能發展到足夠的高度。如果中國的高科技產業不能充分發展,對國家就是極大的損失和危害!
l從現實考慮,主板機制理順了,二板才解除了后顧之憂
中國的二板市場醞釀了幾年,眼看著就要誕生了,但是"出生"日期卻一推再推。現在看二板猶如地平線,好象要碰上了,但總是不可及。
的確,二板開張,估計將對主板產生重大沖擊。不論是從心理上、資金分流上以及歷史包袱上,都存在明顯的可能性。主板結構機制的重大缺陷問題沒有解決,二板不敢開張,是許多人對"二板地平線"現象的解釋。
所以,為了二板的早日和順利誕生,我們需要早日、干凈、徹底地解決主板的機制問題。
l全流通的股市是目前解決中國股票市場機制的首要問題
現在假設不能流通的國有大股東(們)為甲方,廣大股民為乙方,監管系統為丙方,銀行等為丁方,戊方為證券公司等中間機構。目前上市公司甲乙股份比例大約都是7:3。
從股票的本質上看,股價的高低應當取決于公司的業績。但是在中國的股市現狀,甲方股不能流通,所以股價高低與甲方利益無關,只與乙方有關。所以,甲方缺少來自股票市場的內在動力將上市公司業績搞好(這里用"造錢"指創造實際的業績和利潤)。現在,甲方最朝思暮想的事情,不是如何"造錢",而是如何獲得丙方的恩準,將一部分的股份,變成流通股,以達到"圈錢"的目的。因為,對控制公司的甲方來說,"圈錢"比起"造錢",是天壤之別的"多快好省"。所以,股市必然出現:
-甲方專心致志于"圈錢",而不是"造錢"。因為相比之下,"圈錢"既省心,只要做一些文字游戲之類的事情,不象做實業那么費力氣,還只要真本身;得到的現金又多,哪象做實業,競爭激烈,做出利潤要費很大的氣力;也快,只要按照程序走一圈下來就可以了;而且還好,不承當什么責任,還沒有實業售后服務之類的負擔。當然,要"圈錢",必然要包裝。由于平時不專注于"造錢",體質自然不太好。包裝的時候,只有求助于造假。所以,股票市場造假事情層出不窮就不足為奇了。銀廣夏"圈"的是乙方的錢,藍田股份"圈"的是丁方的錢。
-為了獲得丙方的"圈錢"批文,甲方挖空心思對丙方做"工作"。按照中國的國情,這個過程必然發生十八般的腐敗。
-由于甲方不思進取,雖然為了其它因素,比如面子等,也多少做一些"造錢"的事情。但是,在現在市場高度競爭的環境下,經營者如果不是全力以赴將"造錢"擺在第一位的位置,公司是不可能搞好的。公司搞不好,股票就沒有多少價值。頭一批上市的50家公司(待核對),有報道現在仍然健康生存的(還不是指茁壯成長類型),已經沒有幾家了。本來,上市公司擁有全社會最好的發展條件和機遇,既有充分的發展資金,也有充分的社會知名度和信任感等品牌,但是為什么恰恰體質如此之差?"一年績優、二年績平、三年成T"是股民中的一個順口溜。現在,不能不從股市的制度機制上找原因!
-由于上市公司多半搞不好,所以乙方注定陪多賺少,具有相當成分的捐款性質。所以,乙方的權益,在目前的機制下,是受到明顯的侵犯,既有甲方具有欺詐嫌疑的侵犯、戊方做莊投機的受害者,又有社會保障不力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由于上市公司經營機制扭曲,導致股票市場"投資"無效。投資無效,必然就是"投機"盛行。幾年來的股市,幾乎就是一個純粹投機的市場。如果一個股票市場變成一個投機市場,股票市場就失去了它本質的內涵,接下來的,要么是徹底的改造,要么是取消!
-大股東"淘空"上市公司。由于一股獨大,缺乏制約。加上機制已經變成"圈錢"為主、"造錢"為輔的扭曲機制,所以出現了大量的大股東淘空上市公司的景象。極大地傷害了流通股股東的利益、上市公司本身的利益、股票市場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
-投機的股市,導致市盈率高企。目前中國的股票市場的市盈率,達到不可思議的高位,遠比美國股市平均市盈率高,大約是50對應20(記憶數據待核實)。
-目前的游戲,在甲乙丙丁戊幾方中,只有甲方靠"圈錢"、戊方靠做收"傭金"、莊家靠做收"莊利",廣大股民(真正的投資人)、上市公司本身、國家都沒有最終得利。上市公司本身沒有做好,對國家就是最大的損失。如果說到"國有股流失"就是"國有資產流失"的話,那么,上市公司沒有拼全力搞上去,承載在上市公司上的股票市場就算沒有搞好;股票市場沒搞好,金融市場就算沒搞好;金融市場沒有搞好,就是國家財富的最大損失。這種損失絕對不是多少現有上市公司的價值能夠衡量出來的。
從上面的分析和中國股市10年的實踐都說明,股票市場被人為地分割成流通和不流通兩大類,是中國股票市場機制扭曲的主要原因。
目前中國股市的這種狀態,多拖延一天解決,對中國就是多危害一天!
如果說機制扭曲的股市是中國金融發展的攔路虎,那么,加入WTO后將要和正在大舉進入中國的國外金融大鱷就是追兵。
追兵對中國的殺傷力我們絕對不可以低估。
中國銀行壞帳高達25%,國外品牌銀行的壞帳率只有3%。在未來必然發生的基本公平競爭的環境下,誰的信譽高,誰的服務好,誰能夠取得市場主動權,不言而喻。
另外,現在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幾近空白,保險未來將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國外保險公司也大有掠城攻地之勢。如果保險業被外國公司壟斷,中國未來大量的民間資金將掌握在國外金融大鱷手中,這些資金將相當多的再用于符合他們利益的各種投資。
同時,債券市場目前也十分弱小,二板沒有成立,主板積弊很多,至今沒有理順機制。這一塊如果再搞不好,中國的金融就有可能被國外嚴重侵蝕、甚至壟斷。金融歷來是一個國家的命脈。美國歷屆財政部長,均由金融人士把持。格林斯潘一言九鼎的氣勢,甚至蓋過總統。所以,政府似乎應當把精力傾斜到金融上來,將中國的金融陣地搞好搞順。抓緊時間解決現有問題,嚴陣以待國外金融大鱷的到來。
著實,我們能夠從容不迫解決攔路虎時間已經不多了!
l減持和全流通應當同時一并解決。
實際上,股市全流通不一定需要國有股減持。當然國有股不減持,"一股獨大"等弊端仍然存在。
由于全流通問題是中國股市機制扭曲的首要因素,應當早日解決全流通問題。
另外,中國的金融體系,又不允許"減持過程或者未減持狀態",持續過長的時間。
所以,應當將減持和全流通同時一并解決,解決的過程不宜拖延過久,而且開始實施行動的時間也不宜拖延過久。我們一定要清醒地意識到,WTO放進來的國外金融大鱷的追兵并不遙遠;同時,中國第二金融體系的建立也應當盡快完成。高科技畢竟是未來中國的命脈!
l一個兼顧減持和全流通的方案。
針對減持和全流通的基本要求,筆者設計了一個既做到減持、同時也全流通的方案。取名為阿波羅方案。詳細內容見方案。阿波羅方案的主要原則有:
1.達到國有股減持。達到回收部分資金和減弱一股獨大弊端。
2.達到股市全流通。解決目前股市的一個最大弊端。
3.保持股價變軌后的基本平穩。避免短期暴跌和長期陰跌。
4.流通股股東基本"滿意"。
l結論。
綜合以上各種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如下原則概念:
i.國有股應當減持。
ii.股票應當全流通。
iii.流通股的股東應當有一定形式的補償。
iv.減持和全流通應當同時進行。
v.減持和全流通行動的時間刻不容緩。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所有媒體及網站要轉載,請致電:(010)62630930轉5151聯系。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與合作,歡迎踴躍投稿。(附:新浪網財經頻道征稿啟事)
閃爍短信--時尚至愛 動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話,給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語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