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榮
一、什么是多贏的局面
多贏局面是個什么樣的局面?它應該是:
1、投資者人心穩定,大市交易活躍,不爆漲爆跌;
2、日后企業在市場上融資通暢;
3、非流通股流通平穩著陸,盤活非流通股股東的資產等。
目前市場談論比較多的方案是追認歷史出資額拆細方案、凈資產配售方案及"階段性成果"方案等。仔細分析,你會分現,
1、拆細方案有兩個重大缺陷:1)將公司價值與會計帳面價格等同了,這是不符合資本市場原理的;2)市場規模突然膨脹,雖說市值不變,但整個市場遍地是一塊幾毛錢的股票,不見得好看,就象用手數錢總比用秤秤錢好,前幾年聽說伊拉克貨幣貶值得厲害,人們沒必要用手數錢,用秤來秤爽快得多。市場規模的膨脹,對日后資本市場的發展十分不利。
2、凈資產配售方案:該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了公司的價值,但只不過是承認了好公司的價值,而對某些差公司的價值卻予以高估了,如有些公司每股凈資產是2元,但倘若每股收益只有1分錢,那它的每股凈資產早已大大貶值了。
3、"階段性成果"方案,想完全通過市場化來完成非流通股的流通,可惜里面假設的前提太多,不確定的因素太多,這樣的方案讓市場投資者心理沒底,蘊含有無法預測的風險,或許這就是市場化的特點吧。問題是資本市場最忌模糊的、欠穩定的政策。
二、多贏局面的關鍵
從上看來,在實施非流通股流通時,要點是要從市場著眼,從市場現實出發。維持投資者對股市的信心是重中之重,要做到讓投資者心中有數,這樣才有可能營造出多贏的局面,因此要做好如下兩個問題的工作:
1、我們資本市場的股票值得投資嗎?物有所值嗎?
2、非流通股票到底有多少?二級市場的股票規模大幅擴大了,市場的資金能跟上嗎?
多贏的局面是我們的目標,達到我們目標的關鍵點是投資者的信心和挖掘股票的需求潛力,所以我們的措施應是圍繞著這些問題而展開的。
1、做好宣傳工作。有關方面應表示建設、發展資本市場的決心,并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來發展資本市場,營造一種良好的氛圍,使投資者對資本市場充滿著希望,這是攻心為上策;
2、正視目前資本市場的現狀,剖析形成的歷史原因。如果因此要國家作出一些利益上的犧牲,應當承認它,應該慷慨接受。因為資本市場的建立,它有關制度、措施等都是政府制定的,如果說資本市場有什么不妥當的地方,究其原因也是政府造成的,要解決存在的問題,還是政府要做的事情,不可隨隨便便就說什么國有資產流失了等一些模糊的東西,更不能以保證國有資產增殖等為幌子來與民爭利。
3、設立減持基金,解決供求矛盾。不管怎么樣,非流通股的流通,確實增加了二級市場股票的規模,因此要相應解決需求問題。設立減持基金應是好辦法,該基金可通過發行國債或向社會招募等方式籌集資金(通過發行國債籌資,效率最高)。按本文方案縮股后的國有股存量已大大減少,在減持時可采取類似增發的模式,以減持時前20個交易日平均價格的8折至9折向社會發行,持股股東有優先權,如果二級市場認購不足,剩余部分則由減持基金認購。法人股的減持,則由證券商/投行來發行。
三、多應局面的測算
解決我們資本市場非流通股流通的問題,可用多種辦法。本文在闡述各個論點時,仍然以股票內在價值認同法對非流通股進行縮股的方案為中心展開:通過"股票內在價值認同法對非流通股進行縮股"方案,對股權進行調整,使市場的總規模大幅下降了,市盈率也相應降低了,讓投資者感到政府確實愛護資本市場,所買的股票物有所值,心中的疑慮也打消了,堅定投資者對證券市場的信心。
滬深股市在非流通股本縮股作股權調整后是什么樣子?在這里我以目前市場數據為基礎對滬深所有股票按"縮股公式"進行了處理,結果相當有趣。
我們看看附文后的"滬深市場主要數據(1)"表,非流通股數占總股本的65%,流通股本數才占26%,非流通股本是流通股本的2.5倍之多,如果減持措施不當,滬深市場將面臨災難性的結果,全國6000萬股民將血本無歸!
再看看縮股后的情況,見"滬深市場主要數據(2)、(3)"表,縮股公式是:
1國債利率
非流通股的縮股數=非流通股股數÷(1++)
每股凈資產凈資產收益率
這種縮股方法是否合理,請看附上的"滬深市場股本調整表"。滬市最小縮股比率的是青島海爾和長江通信,分別為26%、27%,最大縮股比率的二紡機和湖大科教,分別是79%、78%;深市最小縮股比率的是深中集和五糧液,分別為20%、26%,最大縮股比率的深華發和新大洲,分別是79%、78%。
l有關"價值認同縮股流通方案"的論述,見(<<股票內在價值認同法解決非流通股流通的問題>>有關要點的的補充論述)和<<股票市場非流通股流通問題思考>>二文。
通過測算,滬深市場總股本縮小33%,非流通股股本縮小51%,非流通股縮股后,已由原來的3022億降至1491億股,占縮股后總股本的48%(滬深分別51%,43%,縮股前是67%,60%),流通股占縮股后總股本的38%(滬深分別是32%,51%,縮股前是22%,34%)。股權調整后,非流通股和流通股所占的比重發生了的變化,非流通股比重下降17個百分點,流通股比重相應上升了12個百分點。深圳市場的非流通股比重已低于流通股比重(43%比51%)。雖然如此,非流通股本仍有1491億股,比流通股本1166億多325億,高出21%。由此可見,即使縮股后,非流通股流通的壓力仍然很大。
凈資產配售與本方案的比較:滬深每股凈資產額為2.64元,縮股前非流通股本3022億,如果非流通股全部按凈資產減持,變現金額為8000億元,按收益情況加上一定系數,目前最多加到1.2,大概是1萬億元;如按本方案縮股后的非流通股本1491億股,按目前市場平均8元多的價格,約為1.2萬億元,按本文的減持措施,由減持基金或券商用類似增發方式向二級場發行達到減持目的,按市價的8至9折減持,變現資金大概也是1萬億元。結果都是1萬億元,這兩種減持方法到底哪種給市場感覺到是利好呢?當然這是靜態的比較,如果市場起伏大,本方案的結果變化也大,不過本方案對法人結構的治理卻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如馬鋼股份,非流通股本原來有41億,縮股后變為11億了,占總股本比重由64%驟降到33%(雖說非流通股股東持股比重下降,但不意味著國有資產的流失,這已有論述)。
不管哪一種方案,務須看清市場的股本結構及市場容量,通過測試后方之知優劣;凡未經過測試的方案,都不可先下可行結論,想象的與事實往往大相徑庭。本人將滬深股市有關的數據整理附上,有興趣的有識之士不防拿去測試測試自己設計的方案(見滬深市場股票基本數據表)。
四、多贏局面的時間制約
妄圖在一夜之間解決十多年來我們資本市場積累的問題,那是天真的!在短時間需解決的問題是我們資本市場的政策,建設發展資本市場的措施!
市場規模擴張的問題十分重要,如果說我有的是時間,我要花100年時間來逐步解決國有股問題,那我說啥方案也不用做了,也不用考慮其他什么問題,國有股直接在二級市場流通就是了,對二級市場不會有什么沖擊!畢竟每年才30來億的非流通股供應,小菜一碟。但這個100年是不可能的,因此減持時間要與減持進度相適應,減持規模要與股票需求相適應。
如按本文的縮股方案,縮股后非流通股股本有1491億股,仍然是目前二級市場流通股股本的1.2倍。當然,非流通股不可能全部減持,但在資本市場上,控股20%就很足夠了,那就有80%需減持,這個比例也有1200億股,與目前流通股本相當。2000年、2001年在上海市場上企業分別融資僅為930億元、995億元,而1200億的股本,相當上萬億元的市值(按凈資產減持,同樣要上萬億資金,見前面論述),可見,國有股的減持真可謂任重道遠。所以,減持基金的設立非常必要,在股票規模擴大的同時,資金入市規模也要擴大,這樣才能加快非流通股本的流通速度。
以上論述僅供參考,愿有它山之石的功效。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所有媒體及網站要轉載,請致電:(010)62630930轉5151聯系。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與合作,歡迎踴躍投稿。(附:新浪網財經頻道征稿啟事)
閃爍短信--時尚至愛 動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話,給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語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