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流通股拆細》方案的本質是國家利益最大化!政府利益最大化!
張衛星/文
“公平”是前提
也許有人看到我的這篇文章的標題時,一定會產生一種匪夷所思的感覺!筆者所寫的文章發表的觀點被認為是站在中小投資者的立場上的,而提出的國有股解決方案更是被認為是向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傾斜的,為此筆者博得了中小投資者的喝彩與支持!怎么現在張衛星又說此套方案的本質是國家利益最大化、政府利益最大化呢?別急!各位看官且聽我慢慢道來!
筆者首先是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立場當然應該是站在國家的立場上,不能做損害國家利益的事情。其次做為中國股票市場上的投資者,當然也應該站在廣大普通投資者的立場上。這兩點一點都不矛盾,而認為這是相互矛盾的人,一定是曲解了國家的感念,將人民與國家對立了起來,我到要問一問國家與人民能對立嗎?
國家是什么?國家就是由你和我所組成,你和我組成了國家。若說國家是十三億人民,你我有誰不包含在這十三億人之中呢?那些將某些利益集團化身為“國家”概念的人,那些打著“國家”的旗號而行侵害“國家”利益的人。我要對你說,你褻瀆了“國家”這個詞。
有很多的專家學者認為,按我的拆細方案就是等于股民侵占了國家(十三億人)的利益,從國家那兒搶了一塊利益,所以根本不會得到政府的認可。我認為有這樣認識的人士,都沒有認真看我的方案,都沒有認真推算我的計算公式,只是憑直覺在做出判斷,要知道“直覺”往往產生的是“錯覺”。過去因為“直覺”上認為國有股減持是利好,“階段性成果”可以形成多方共識和共贏!但真實的市場是用真實的方式給予了回應。人類歷史上這種感覺錯誤并不罕見,亞里士多德的一句“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的下落速度快”被當成真理,蒙騙了人類幾個世紀,直到有一天伽利略親自在比薩斜塔上做了一個實驗,揭穿了這個“錯覺”。
眼下,“直覺”上認為流通股權益擴大意味著國家股收益減少,利多一方利空另一方……,市場又會以何種方式向我們展示怎樣的結果呢?
只有國家利益得到尊重與保護,投資者利益才能得到尊重與保護,任何單方面的尊重與保護都是不可行的,這點淺顯的道理就不用我論述了。而兩個利益的得到尊重與保護的基本原則就是兩個字“公平”。有了“公平”才能平衡各種利益關系,有了“公平”才是任何國有股問題的解決方案能夠實踐可行的前提!
另類思路的分析:《社會流通股拆細方案》真的是股民侵占了國家的利益嗎?
一、調整思維方式,從“社會原始股”的另類角度進行分析:
《社會流通股拆細》方案的另外一種推理思路就是:“將非流通股(國有股等)轉換成社會“原始股””。了解中國股票市場發展史的人們都知道,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史和“原始股”概念是緊密相關的,因為有以前的“原始股”暴利的誘惑,才開始了中國股票市場的發展。從深發展等股票的原始股神話,開始了中國股票市場的啟蒙發展。后來原始股演變為中國特色的市場分裂的一級市場,廣大投資者原始股的來源變成了在一級市場上申購“原始股”,由于國有股不流通,這也就是中國股票市場特殊的一級市場長期存在只賺不虧的歷史慣性原因之一。而我提出方案的思路:解決中國股票市場的非流通股的全流通的問題,就是把所有非流通股(國有股等)全部折算為中國歷史成因的社會“原始股”。
曾就這個思路請許多人士做一下簡單的判斷:非流通股(國有股)折算為社會“原始股”這個思想對非流通股(國有股等)來講是利好還是利空?對已經購買了流通股的流通股市場來講是利好還是利空呢?
絕大多數人士的回饋都認為,如果將非流通股(國有股等)轉為社會“原始股”,對非流通股一定是大利好,因為中國的原始股都是只賺不賠的,原始股都是暴利,非流通股自然享受到了這個暴利,所以當然是利好。對已流通股票市場一定是大利空,因為原來申購的原始股在上市后卻突然又增加了供應量,以前的溢價就沒有那么高了,所以現市場要受到沖擊,所以對現流通股市場是利空!
而我又提出〈社會流通股拆細的方案〉請他們評價,大多數又都說是社會流通股的利好,對非流通股的利空。其實我的“社會流通股拆細方案”與將非流通股(國有股)轉換為社會原始股的思路與辦法是完全一致的。同樣的方案為什么會有兩種不同的評價呢?如此迥異的測試結果是多么的驚人!原因主要是評價人士的思維方式的不同或主要依靠主觀思維判斷而缺乏科學論證計算的原因。
中國股票市場十年來共發行了1000多家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的總股本為3000億股左右,初始投入的成本為3500億元左右。而中國股票市場特殊的原始股增殖比例在100%左右,所以按《社會流通股拆細》的方案即《將非流通股(國有股)轉換為社會原始股》解決全流通問題后,國有股大股東不需要申購中簽,就能得到大量原始股,并且是全資全中原始股,解決了同股同權的全流通,享受中國特色股票市場的“原始股”的溢價!以前的非流通股經改造后的市場價值為7000多億,增殖比例為100%左右,這些都是變現性最好的證券化的優質資產。從經濟算帳角度講這難道不是對國有股(非流通股)的最大利好嗎?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到全國普通投資者的十年投入的資金成本為23000億以上,而市場價值僅僅為13000億,還是處于普遍嚴重虧損狀態的。其中的差價損失除了市場爆跌造成的嚴重損失外,還有廣大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支付的幾千億的印花稅、券商手續費等為國家發展做了貢獻及歷年高位被套死的資金損失等等。如果我們客觀的分析中國股票市場的市場行為后,就會發現這樣大量的新增“原始股”(注意不是變現)多少是有些侵害了原流通股股東的利益,因為是后來改變規則增加了股票的供應量。
所以通過上面的分析,這個方案本質上是站在國家的立場上的,是國家利益的最大化,是解決中國股票市場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分裂現實,現有股票二級市場投資者能接受的最底線的方案。如果這個最底線的標準若被突破的話,那么保護普通投資者的利益豈不是一句空談,原有股票二級市場只有崩潰的一條路可以走。筆者力主推崇的拆細方案多少包含一點對原有投資者心理上的補償。
二、對比分析更能看出哪種方案是國家利益最大化
我們上面從算經濟大帳的角度已經論證了這套方案是社會流通股市場接受的底線,是對國有股等(非流通股)的大利好!但從現實看卻得不到如此的呼應。筆者反而不斷聽到的某些專家與官員說這是侵害國家利益的方案。從上面的分析測算中我們看到,在國有資產得到保值增殖的同時,而普通投資者還是投資虧損累累的情況下,我不知道投資者侵害國家利益這又是從何談起呢?有什么證據與理由能支撐這種判斷呢?真的希望持這種觀點的專家學者放下書本、正視中國國情來仔細算算帳!
以前的國有股減持方案隱含著“保護國有資產不流失,保護國家利益”這個招牌,那就讓我們來分析分析這種“國家利益最大化”的虛幻。
稍有經濟頭腦的人士都會知道,大宗商品的售出價格不可能偏離其成本太遠。對于中國股票市場的1000多家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的原始成本投入只有3500億元,若按分裂市場的股票二級市場價格計算,非流通股價值高達30000多億元。看著這個虛幻的價值非常的誘人,但可能這么高價值的兌現呢?實際能按如此價格變現嗎?這三萬多億的假市值對非流通股來講是虛幻的影子價值,而13000多億的流通市值確實投資者真金白銀的血汗所堆積。如果看不到這一點就根本談不上了解中國國情,這一點與國外的全流通結構的股票市場是有著重大區別的!
如果漠視這種區別就讓我們看看真實的市場事實:2001年7月僅僅減持了幾家公司,變現了幾十億資金,流通股市場就做出了7000多億的巨額損失的劇烈反應。7000億資金可以將所有國有股都可以“變現”了!但事實變現非流通股只獲得了可憐的幾十億資金。血的事實已經證明了這是一條死胡同。又一次嘗試了所謂的折讓配售競價方式想獲得超額回報!事實再次證明了這種思路的錯誤。千萬不要怪市場不領情、不聽話。而是因為沒有理解中國特色的股票市場,沒有掌握市場規律,必然受到市場力量的抗爭。
沒有尊重歷史、從歷史錯誤中回頭,用新的錯誤來解決錯誤,結果就是不斷犯著更嚴重的錯誤!
如果按這些錯誤的思路再繼續下去,錯誤的方案一推出,市場自然會跌下去,實際上根本變現不到足夠的錢。連上面我按拆細全流通方案測算的7000億的價值都根本拿不到的!同時造成對流通股股東的損害將是極其可怕的!形成“損人而不利己”的結局。
對比分析的結果和一個個清楚的事實恰恰證明了從國家利益最大化出發卻得到國家利益最小化的結局。反而從保護投資者利益為出發的社會流通拆細,反而是國家(國有股)利益的最大化的結果。經過社會流通股拆細的全流通改造后,市場價值為7000億。如果市場改造后,市場下跌,但跌幅有限(因為改造后的中國股票市場平均股價在2元以下),國有資產升值是毫無疑問的,如果改造后市場上漲,那國有資產更是得到升值!
三、從政治角度判別
我們知道政治經濟是無法分裂的,脫離中國股票市場國情的一個個錯誤的看似以保護國家利益、以保護國有股資產不流失為目的,以國有資產保值增殖為依據的國有股減持設計方案,卻將政府管理層置于“與民爭利”的尷尬境地!
我們曾經因為歷史的原因、思想認識上的誤區無意間將股票市場給搞的“分裂”了!但現在不改正歷史的錯誤,一片赤誠之心的國有股減持方案卻在做這樣怪異的事情:將股票市場搞“分裂”了還嫌不過癮,仍然繼續將“分裂”進行到底、將政府與人民搞的“分裂”,將國家(十三億人)與股民搞“分裂”,……這些行為的結果不是與目的背離的太遠了嗎?!
不是尊重科學、尊重真理,而是以部門利益、單位利益為重,甚至以特殊利益集團的利益的打著“國家”的旗號,行為上的偏差造成了破壞國家信用,分裂黨群關系,制造社會矛盾,并且將政府與股民至于對立面。讓黨和政府背負上了“與民爭利”的污點。所以已經實驗的這些方案沒有保護投資者的利益我們就不說了,國家利益得到保護了嗎?沒有!政府的利益得到保護了嗎?沒有!反而受到了極大的損失!如果我們喪失了經濟利益,而獲得了政治利益還有情可愿,但事實上黨和政府的政治利益損失更大。
但我堅信泱泱大國的人民政府是分得清楚:區區幾千億的現金和幾千萬投資者的人心誰重誰輕的!
此時我們再對比分析一下如果按我提出的《社會流通股拆細》的方案實施,因為它是以公平為基礎的!除了上面我們分析的經濟利益可以獲得外,政府“與民爭利”的污跡將得到洗刷,反而可以獲得“讓利于民”的美名!1000家上市公司在中國的幾萬家國有企業里,只是一個小數字!小比例。幾千萬投資者其身后的家庭卻是不容忽視的。如果讓我們的黨和政府在這財產與人民之間做出一個選擇,我想黨和政府會毫不猶豫的選擇人民。因為我們的黨在幾十年以前也曾經做出了類似的選擇,四五次反圍剿失敗后,就是選擇了人民,而不是選擇了那些壇壇罐罐,正是打破了那些壇壇罐罐,選擇了人心,才有了我們今天的新中國。
同時由于解決了中國股票市場的全流通問題,就是統一了股票。就是將政府與人民統一在一起,將國家(十三億人)與股民統一在一起……。
四、歷史的責任和未來展望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迅速,人民收入穩步提高,綜合國力空前高漲,贏來了股票市場的繁榮,可是至今還未找到正確方向的國有股減持政策卻一下子喪失了7000余億的社會流通股東的財富,國民財富嚴重縮水,投資者消費意愿不足,這和“穩定、發展”的大局不一致的,和江澤民主席的“三個代表”的思想完全相悖的。事實上這些方案是不能代表人民根本利益,不能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方向的。
表面上看國有股減持是一個經濟利益的分配問題,但我們絕不能停留在這個減持簡單層面去看待這個問題,國有股減持要站在未來經濟發展戰略角度考慮這個問題,站在一個歷史角度,站在一個全球競爭的角度,打開中國股票市場全流通的死結后,我們的經濟格局將會產生重大的變化!
資本市場是一個國家創造財富能力的體現,是一個國家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市場。如果我們把資本市場比做經濟發展的核動力發動機,中國股票市場前十年的發展還只是裝填核原料的過程,并沒有真正的啟動。而幾次“國有股減持”的試錯方案,說明10年股市累積的“歷史遺留問題”龐大與難解,非常類似于一次核泄露事故。有了這次的教訓和經驗,使我們更加清醒的認識到尊重經濟規律的重要性。同時也迫切地提示我們,不能再把這個問題繼續遺留給歷史,盡快完成中國股票市場的全流通改造,將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動力發動機啟動起來,讓資本市場的資源優化配置功能得到充分體現,提高與激活生產力快速發展,統一思想,統一力量,以最短的時間成本,完成這個轉折的陣痛與世界接軌。
資料:張衛星:非流通股的全流通解決方案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所有媒體及網站要轉載,請致電:(010)62630930轉5151聯系。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與合作,歡迎踴躍投稿。(附:新浪網財經頻道征稿啟事)
閃爍短信--時尚至愛 動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話,給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語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