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市公司的全體股東均為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目前的3343億的非流通股中,國有股有2335億,募集法人股244億,內部職工股24億,其他21億。應當說,正是由于這些股東所持股份在背后的支撐,才有那1700億流通股的流動;或者換句話說,正是有了這1700億流通股的發行,才推動了非流通股的巨大增值。因此,它們的相互作用使得幾乎所有股份公司發展速度快于非上市的股份公司,它們共同在推動中國證券市場方面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當社會條件成熟并好轉的時候,任何一種利益應該是 平等享受,任何一種權力應該是均等擁有。如果一味強調國有股而忽視甚至歧視非國有股,這不僅是對歷史的不公,對歷史責任負重的不公,也將對今后發展帶來困難,使非國有公司的投資人及經營者產生新的心理障礙及新的疑慮。從長計議,從大著眼,視所有非流通股為一個整體,才能贏得全民的理解與支持。
二、所有非流通股必須一視同仁(1)現有上市公司每股凈資產平均為2.7元左右,這說明,在上市公司運行了幾年后推動了原有股東的1元折股(或購買)的股價,使其有了增值。這種增值依靠的主要力量是通過在二級市場募集資金的到位使原有公司的規模能適時發展,原有項目能進一步落實并開發利用。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被組建而成的上市股份公司的國有公司其效應明顯較好于那些至今仍未重組的國有公司。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歷史事實。在此強調這一內容的意義在于,從全國范圍來講,由于國有法人股最初曾是由國有資產管理局作為唯一代表人,現在由財政管理,這就是說,至目前為止仍可將所有國有法人股視為一個“大股東”。這樣,總體上講,這一股東在投入到甲主體時或許盈利,但投入到乙主體時可能出現虧損等不一而同的局面,但總體情況是其上市公司中的國有資產的凈資產增加了,即資產有了增值。同樣,在上市公司中的非流通股份中的非國有資產也同樣有了同步增值。(2)所有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份背后幾乎均受托于那些未流通股份股東的支撐。換句話說,每有1個單位的流通股上市成功,必有3個單位非流通股在背后默默的做著貢獻。因此,所有非流通股須一視同仁。(3)證券市場是依靠資金量堆積的市場,但是,人們的心理在此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這心理作用中,預期又是支配其行為的根本中樞,追求平等則是支配其行為的心理保證。
三、只要在國有股減持中獲得2500億的資金回籠就表明了國有資產沒有流失,若以凈資產收回6400億左右,則表明國有資產非但沒有流失而且有了巨大增值。第一,按現有非流通股中的國有股2335億計算,以每股凈資產2.7元左右價格出售,累計取得6400億元,就表明了國有資產非但未流失而且還有了巨大增值。第二,假定圍繞凈資產所定價格減持,那么,因各企業主體不同,有些凈資產值銷售價格會高一些,還有一些依據凈資產銷售價格會低一些,但只要宏觀總體上達到了前述目標值域,就可以認為減持成功。不應拘泥于一城一池的得失。第三,既然如此,有些公司以低于其凈資產的價值出售,也就應該認為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這種情況的出現是有其原因的:A、凈資產低到接近于0,這時的股權轉讓肯定不會有好價格;B、即使每股凈資產很高,但如果其收益率很低,說明其資產利用率或者其回報率很小,這時的轉讓價格也會大打折扣;C、假定某公司凈資產也高、收益率也不錯,但從行業發展角度來看,前景不能讓人樂觀,在這種情況下,其轉讓價格也難以維高;第四,如此可見,減持非流通股時,其價格不應該是越高越好,其回籠資金也就不可能是越多越好,它要尊重市場規律,當買賣雙方均有利可圖時,其買賣行為才能成為現實。
四、新股發行中勢必不能再增加新的負擔。目前我國的證券市場中,流通股與非流通股是3:1的關系,而且這一行為還在延續。即每發行1000萬流通股,就會有3000萬非流通股沉淀在非流通市場,雖然比例不變,但是,后者的絕對量遠遠大于前者,這無疑加大了解決這一問題的難度。事實上,我國《公司法》第八十三條規定,以募集設立方式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認購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份額總數的35%,其余股份應當向社會公開募集。第八十二條規定的關于發起設立股份有限公司同第八十一條關于國有企業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第八十八條有限責任公司更變為股份有限公司等條款中,均未對非流通股及流通股的比例做出明確的界定。因此,在今后的政策制定過程中,如果是新設立的股份公司,其流通比例可漸次增大,從目前的25—30%左右改變為倒三七;如果業已經營三年且規范運作的股份公司,可以考慮一部到位全額流通。只能這樣,才能堵住不斷冒出的不能流動股的股泉。解決非流通股轉讓的一個根本前提是采用“釜底抽薪”而不是“揚湯止沸”,一方面不遺余力的轉讓(減持),一方面又不斷增加新的沉淀劑,這種永無休止的龜兔賽跑會給投資者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和永無寧日的恐慌感覺。重新學習并正確貫徹執行《公司法》和《證券法》,或者增加發行量比重,使沉淀量相對減少,或者干脆推薦已運作三年且規范的股份公司,使之一步到位,全額流通,以此才能杜絕源源不斷的沉積。
五、必須明確國有股減持的時間表統計顯示,及至目前我國已上市公司中非流通股中的國有股約有2335億。按原有減持方法中的以發行市價定價的原則計算,(烽火通訊當時的發行價為21元),即使以每股以10元價計,減持完畢這些國有股尚需23350億元。這一龐大數字的意義在于:(1)我國目前城鎮居民儲蓄存款的6.8萬億中的1/3左右;(2)另據統計,我國證券市場發展十年來共募集資金7560億,其中從A股籌集3770億,從A股配股籌集資金約2000億。這就是說,每年我國的證券市場全部融資能力年均為700億。以此推算,即使今后若干年內新股發行全部停止,要消化這23350億欲減持的國有股,尚需30余年的歷史;(3)如果考慮到還會繼續發行新股的因素,由于有限資金的分流,這一歷程顯然還會延長;(4)假定僅以從A股及A配股新募資金能力進行推算,年均可投入400億左右,這樣,按照目前的年均增量資金向國有股減持這一戰役推進,要完成這一歷史巨任,起碼要耗時一個甲子年。因此說,這一耗時耗資的戰爭是沒有充分心理準備的。從目前的情況看,以每股凈資產作為轉讓價格的依據的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但即使如此,這一戰役的完成也須用資近7000億,以過去10年來證券市場的年融資能力推算,則須15年左右的時間。若以凈資產的一半進行,也須7-8年的時間;如果以1元一股退出,仍須3-4年的歷程。顯然,價格低則所須時間短,價格高則所須時間長,那種又想價格高還欲一次性解決戰斗的想法難以實現。
六、非流通股轉讓的方式應以公司為主體,寧可一個個公司進行徹底解決,決不能一大批公司以百分數的進度推進。公正的評價減持方案中的每一過程。過程和結果是兩個概念。任何事物的發展均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的終歸是要達到某一個結果,但在達到結果之前的任何過程都無法體現結果所體現的作用。因此,在國有股減持這一漫長的過程中,正是因為這是一個過程,它只能逐步的調整股權結構、壯大國民經濟、開拓社會資金籌集渠道,規范股份制運作、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以及解決一股獨大等諸多問題,而在這一過程中無法完全解決這一問題。所以,要實事求是而不要夸大其詞的宣傳它的作用。
參見新浪網1月22日刊載閻海琴文:國有股減持必須遵循的原則
閻海琴博士:國有股減持方案必須尊循的原則
閃爍短信--時尚至愛 動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話,給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語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