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國務院正式發布《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引起了市場的極大關注,而近日江蘇索普、滄州化工、韶鋼松山、華新水泥、甬成功和上海科技在增發新股的同時分別宣布了國有股減持計劃,成為首批通過增發實施國有股減持的公司。此舉標志著國有股減持工作正式啟動。
從上述公司發布國有股減持信息之后的市場表現看,大部分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挫
,似乎投資者對這種減持方式不是很贊同。但仔細分析用這種方式減持國有股的影響,特別是與1999年底進行的以配售方式減持相比,應該溫和得多。
首先,此次進行的減持行動是在擬增發A股的上市公司中進行,這些公司不是刻意挑選出來的;在減持額度上,均按照《暫行辦法》所規定的減持金額為增發融資額的10%。例如江蘇索普增發約3500萬股,則國有股減持的數量約在350萬股,也就是說減持后,流通股增加的遠不如增發的數量。按照擬增發的數量看,6家公司國有股減持的幅度分別在2.6%到3.8%之間,對目前的股本結構不會產生大的變化。并且,如果這次的減持價格是按照增發價格進行,則比1999年進行的按照凈資產之上、10倍市盈率之下的定價要高得多,單位國有股變現的金額要大得多,因而此次減持對籌集社保基金的意義遠大于改善股本結構。
其次,從公司的質地來看,因必須符合增發的條件,6家公司中除華新水泥稍差之外,大部分都是業績優良的公司。在主業收入與主業利潤方面,6家公司基本上呈現逐年增長的局面,尤其是滄州化工與江蘇索普近年來的業績體現了較高的成長性,甬成功經過資產重組,更顯示出了高速成長的潛力。因而這樣的公司首批實施國有股減持,對市場的沖擊會相對減少。另外,由于這些公司利用增發募集的資金投入可具有一定前景的項目,將保證股本增加后不會對每股收益造成過多的稀釋。因而,結合增發后所帶來的收益預期看,這種國有股減持的方式比單純進行的國有股配售要好的多。
綜上所述,以搭便車的方式進行國有股減持是對市場影響相對較小的一種,應當不會對股本結構、經營業績等產生大的沖擊。對投資者來說,惟一的影響是本次認購增發股票所出的資金,沒有全部投入項目,而是一部分資金作為社保基金。實際上,影響公司未來股價的因素更多的是體現在其募股項目的前景上,而國有股減持不應當成為影響其股價的重要因素。特別是由于流通股本的增加,反而為一些大資金提供了新的介入渠道,有可能將國有股減持的“不利”轉化為有利。□平安證券綜合研究所高利/文
點擊此處發送手機短信將此條新聞推薦給朋友 短信發送,浪漫搞笑言語傳情
訂手機短信接收滬深股票實時行情股價預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