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濤)
北京消息 日前,在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等主辦的“中國上市公司國有股減持研討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上市公司國有股減持是解決我國資本市場諸多痼疾的中心環節;妥善解決這一問題,有利于我國現代金融體系的構建,也是中國資本市場長遠、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
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周道炯指出,國有股減持是下一步改革的核心問題,是完善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關鍵。要看到,國有股減持的復雜性和資本市場對此的敏感性,解決此問題決非一日一時之功,要充分考慮保護各方面的利益。
北京邦和財富研究所所長韓志國在會上強調,雖然目前國有股減持已經確定下來,但如何實施還存在幾大變數,要予以充分重視:減持內涵的界定,減持原則的把握,減持方式的選擇,減持價格的測算,減持步驟的度量,減持收益的分配,減持時機的確定和減持環境的形成。這些變數都有可能影響市場的發展。
他說,國有股減持的根本出發點應當是:消滅類別股份對整個資本市場的滲透,徹底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解決控制權市場的行政化問題。國有股減持應當遵循市場的原則,資本市場不能承擔非市場的責任;國有股減持應當堅持市場決定原則、市場穩定原則、市場發展原則。國有股減持應當與引進外資結合起來、與社會投資結構的多元化結合起來。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吳曉求認為,目前,占中國資本市場35%的流通股份對資本的形成作用要遠遠大于不流通的那部分,要把不流通股份對資本的形成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只有通過國有股減持這個途徑。國有股減持將使中國資本市場更健康,使其配置資源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也為諸多領域與資本市場的對接打下堅實的基礎。國有股減持要使上市公司達到健身的目的,要考慮國有股股東、流通股股東和上市公司的利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副所長陳淮認為,國有股減持可能還是嘗試性的,只能是針對個案的,整體推行尚不可行,因為目前還不具備從根本上解決此問題的可能。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指出,上市公司國有股減持需要從五個方面考慮解決配套問題:要與國有企業改革、國有資產戰略性重組相配套;要與社保體系相配套,基本保險還是要考慮走社會統籌的路子;要與資本市場的發展相配套,在機構投資者的規范運作上要有突破;要與調整既得利益格局相配套,不觸動既得利益,就無法取得實質性突破;要與減持后資金管理的科學化、現代化相配套。
中國證券業協會秘書長馬慶泉在總結發言中指出,國有股減持的本質是國家所有權在某些產業領域的退出;國有股減持的受讓主體應當充分考慮引入外資,減持渠道也應多元化,既可以通過二級市場完成,也可以通過特別轉讓、協議轉讓完成。他最后特別指出,對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充分的研討,有利于各方對問題的認識,有利于找出適當的解決方法。
點擊此處發送手機短信將此條新聞推薦給朋友 訂閱手機短信頭條新聞每天得新款手機大獎!
訂手機短信接收滬深股票實時行情股價預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