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對陳秀華的采訪,被特派辦要求陳秀華協助調查而數次打斷。有關人士對此次調查發表了看法:“此次調查的背景非常清楚,沒有‘白條’事件和‘福蓄’事件的曝光,肯定就沒有這次調查。”
◎采訪期間,有消息靈通人士傳達了另外的信息,特派辦的調查,不僅僅是轉配股問題,還有更重要的事項--操縱股價,即公司涉嫌炒股。”
◎2000年中期業績之所以不佳,主要是公司的子公司--福州尤卡斯部分業務收入未到賬,而這部分收入已于去年7月入賬,2000年生產業績大概會在0.3元之上。
福州市工業路因聚集福州市大部分工業企業而得名,閩福發股份公司就坐落在這條路的223號,近幾年,工業路已沒有了過去的喧鬧--大部分工廠已處于停工休整階段,而開工機器仍響著的不到兩、三家,閩福發是其中之一
重組閩福發
閩福發是華生在國內資本市場上的第一塊實驗田,重組對有著國外求學背景的華生及他的助手們來說,理應是駕輕就熟的事情,雖然在華生之前,福州市政府曾有意用福州第一化工廠重組福發,但與華生及麾下的牛津—劍橋公司相比,孰輕孰重,當地政府心中一清二楚。短暫的談判過后,協議鑒訂。
1999年8月27日,閩福發公布1999年中期報告,尚未正式入主的牛津—劍橋就為福發公司送上了一份“大禮”--中期每股收益達到0.254元,利潤增長的主要來源是與牛津—劍橋公司合作設立的福州尤卡斯技術有限公司。據閩福發管理人員介紹,福州尤卡斯公司主要從事質量體系認證業務,而這一業務是牛津—劍橋公司最擅長,亦是華生賴以發展的業務,將這塊利潤植入閩福發之中,明顯是“贈予”的性質,這點連華生的助手劉名也不否認。
在目前國內方興未艾的重組運動中,第一大股東明暗扶持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吃上免費的午餐,諸如此類層出不窮,華生也沒有免俗,但在福州市政府看來,華生的可愛之處不僅僅是“贈予”,而且是實在:在尚未拿到股權的情況下,率先將買股權的款項1.37億元的50%,總計6864萬元劃入福州市財政局的賬內,而在付了4885萬股的錢,只等到了3660.45萬股的股票,在閩福發的持股股東中,福州市財政局還位列第二大股東。
三次風波
牛津—劍橋大把花錢,得到閩福發第一大股東的身份,將其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用劉名的話說:欲將閩福發打造成牛津—劍橋的旗艦,再通過資本市場上的系列運作,將產業做大,將牛津—劍橋做成全國知名的品牌。但想法與現實總是有不小的距離,在閩福發的重組過程中,最先浮出水面的是公司原第一大股東福州市財政局配股出資不實的問題,即后來在市場上炒得沸沸揚揚的“白條”事件。
重組中的第二次風波還是源于1997年的配股,在1997年底福州市財政局承諾全額配股時,福州蓄電池總廠以實物形式參與配股并進入閩福發。福蓄廠不僅未給閩福發帶來效益,反而先后為福蓄償還各種債務1600萬元,提供擔保1400萬元,后由于該筆貸款1400萬逾期未還,閩福發被訴承當擔保連帶責任,其銀行賬戶被凍結。
閩福發的處境引起市政府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經多次專題研究討論后作出決定,根據有關政策對閩福發國有股轉讓后職工安置等歷史遺留問題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并責成相關銀行不得在此項擔保之外,將福蓄公司承擔的其他債務的償還責任轉嫁給閩福發,11月15日,被凍結的賬戶被銀行解凍,這場風險以牛津—劍橋的勝利而告終,但它與市財政局結下的“梁子”,化解的可能性似乎越來越小。
今年2月13日,記者赴閩福發采訪時,公司正經歷著第三次風波--證監會福州特派辦正在公司調查,雖然閩福發的管理層對記者聲稱:僅僅是巡察,許多公司都會遇到,但證監會進駐公司的消息在職工中已是傳得沸沸揚揚,記者碰到的每個員工皆知此事,據總會計師陳秀華的介紹,此次調查亦與公司的三次配股有關,1994年12月的第一次配股,市財政局放棄,1996年7月的配股,市財政局僅以紅利配得其中的小部分,第三次配股,國家股部分全額配足,而前兩次放棄配股而形式的轉配股部分,其承銷商興業證券包銷了大頭,但其中的一部分流入了閩福發工會,經歷年的運轉,已累積有300多萬股,類似情況存在于國內眾多上市公司中,由于轉配股上市的遙遙無期,這部分股票已被大部分人遺忘,但去年轉配股的柳暗花明,使閩福發工會中的300多萬股市價達到35000多萬元。在陳秀華的眼里,這筆股票的來源,歸屬沒有任何違規之處。記者對陳秀華的采訪,被特派辦要求陳秀華協助調查而數次打斷。有關人士對此次調查發表了看法:“此次調查的背景非常清楚,沒有‘白條’事件和‘福蓄’事件的曝光,肯定就沒有這次調查。”
采訪期間,有消息靈通人士傳達了另外的信息,特派辦的調查,不僅僅是轉配股問題,還有更重要的事項--操縱股價,即公司涉嫌炒股。閩福發自1999年年頭的7元多開始,一直漲到去年最高時的25元,3倍多的漲幅,暴利被誰拿走了?特派辦的調查還未結束,至于有何結論,自有分曉。將閩福發做成牛津--劍橋的旗艦,是牛津--劍橋的理想,但短短的一年多時間,連續發生的系列事件會給牛津--劍橋帶來什么樣的陰影?還會不會有第四次、第五次的風波?這個問號在牛津--劍橋董事長、閩福發董事長兼總經理華生的心中應該是很大很大的。
福發員工感激華生
2000年閩福發的中期業績讓所有投資者大吃一驚:每股收益0.0007元,與1999年的業績差距甚遠,閩福發的重組是否如其他的許多重組一樣,又是一個丑陋的重組鬧劇?公司董事、常務副總經理張致遠的回答是:“不”。
46歲的張致遠自稱已干了20多年國企的“一把手”,來閩福發之前是深圳一家大型國企的老總,與華生相交多年,受其邀請,主持閩福發的日常生產,因總經理華生長期不在公司,張致遠實際上是閩福發的“掌門人”。張致遠說:“去年的閩福發是穩定中求發展,今年是尋求再發展,2000年中期業績之所以不佳,主要是公司的子公司--福州尤卡斯部分業務收入未到賬,而這部分收入已于去年7月入賬,2000年生產業績大概會在0.3元之上。
總會計師陳秀華是閩福發的“老人”,1993年公司上市時就擔任董事會秘書,據她介紹,過去的董事長陳國相在1999年離職時,對華生的評價是“有思想、有能力、把企業交給他,放心。”而她自己認為,重組給閩福發帶來了生機避免了企業倒閉的風險,解決了由此帶來的種種問題。
對華生的感激之情亦彌漫在普通員工之中,在與記者閑聊中一位員工說:“華生給了我飯碗,而且在去年轉配股上市時,我也賣了個好價錢,每年的工資也在增加,在我眼里,他肯定是個好人。”今年2月20日,公司發布董事會公告,加大投資環保產品、通訊產品,空調產品,并擬近期更名。《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