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知情人士證實中小企業板確實被暫時推遲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4月25日 15:32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程林 周濤深圳報道 各方面消息顯示,深圳中小企業板不會馬上推出。 市場廣泛流傳的說法是變數在于考慮到對香港資本市場的沖擊。但香港聯交所有關負責人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宣稱從未反對深圳設立中小企業板。
延遲中小企業板設立的背后力量是什么? 暫時推遲 證監會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證實,與原規劃相比,中小企業板確實已被暫時推遲,根據以前計劃,深圳中小企業板最早會在今年四月中旬推出,但目前還無明確出臺跡象。 至于為什么推遲,該人士說,有關方面在考慮深交所中小企業板開設后對香港創業板的沖擊。深交所的定位是為中小企業服務,勢必會分流部分香港市場的上市資源,而今年四月人大會議期間,人大常委會對《香港基本法》附件的釋法,引發香港個別人士的爭議,使得這個時機比較敏感。 記者就此采訪香港聯交所傳訊部主管羅文慧,羅文慧對記者明確表示,香港從來沒有反對深圳設立中小企業板。香港認為內地證券市場是按其自身發展規律在走,至于深圳中小企業板推遲的原因,應該是內地政府可能有不同的考慮。 羅文慧說,內地需要籌資的企業非常之多,不是一兩個市場可以做完的,就是加上美國、新加坡的市場也不夠,現在是一個供應比需要多的市場。企業具體到哪個市場籌資,主要是企業從具體的商業角度來考量的。 消息人士對此的反應意味深長:“聯交所說自己對深交所設立中小企業板無異議,而某些人又拿影響香港來說事,這中間牽涉的利益錯綜復雜! 業內另一種說法是,這其中也考慮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利益,但是對這一說法,本報未得到明確回應。 交易所利益消長 “推出中小企業板一事一直反反復復,實際上里面牽扯了很多力量,交易所之間的競爭與博弈不能忽略!币晃蛔C券公司的人士說。 事實上,中小企業板對兩個交易所有所沖擊是不可避免的。一些香港投行人士認為,來自深交所發新股的沖擊已撲面而來!氨緛砦覀冊谖錆h跟蹤一個項目已達一年之久,股份制改制已經做完,資金渠道也給它找好了,但企業一聽說深交所設中小企業板已獲國務院批準,馬上就決定不到香港發行股票,改在深圳上A股。”香港山一證券投行經理楚曲先生對記者如此描述他遇到的情形。 楚曲認為,深圳中小企業板設立后,盡管初期擬上市的公司還只是目前已過會的企業,但由于對中小企業板未來發展的預期,肯定會造成香港內地上市資源的分流,對香港聯交所的影響不算小。 “在內地上市,最大的好處是發行市盈率要高得多,發行成本也相對較低,這對企業的誘惑很大! 內地上市資源的分流,直接影響的是香港投行,間接影響的將是香港聯交所。聯交所也是一家上市公司,以盈利為目的,2000年6月27日以介紹方式在聯交所上市。對香港聯交所來說,上市費在該公司收入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2002年為18%),一般來說,一家大陸企業去香港上市,直接交付給聯交所的最初費用大約是62萬元港幣,而在上市之后,還需要交給交易所年費,該項費用乃按照現時或將會在交易所上市的證券的面值計算。 香港聯交所收費分為四塊,分別是交易收入(約占19%)、上市收入(約占18%);服務收入(約占38%)、其他收入(約占25%),這其中,最大的一塊服務收入主要是指結算收入、電腦服務、會員費、市場咨詢費等。楚曲對記者解釋道,盡管表面上公司上市與否不影響其他收入,但上市公司才是維系市場活躍、增加增量資源的根本,因此上市資源的分流,對香港聯交所非上市收入的影響將是更大的。 而在香港聯交所未來三年的發展定位中,內地市場也越來越重要。截止到2004年2月底,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有264家,占香港上市公司總數的25%;以市值計,占香港證券總市值的31%,從交易量來看,伴隨著上波H股行情,內地企業成交非;钴S。以2003年1月至2004年2月底間計算,內地企業的成交額達到14580億港元,占香港證券市場總成交額的48%。 沖擊不僅在香港聯交所!吧罱凰_設中小企業板后,直接沖擊的將是上海證券交易所,因為深交所首批上市資源,將是已過會的、本來已被上交所壟斷的擬上市企業!便y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說。 根據上海交易所公布的收費標準,一個擬上市企業選擇在上海上市,上市初費用為公司總股本的0.03%,但最多不超過30000元,而交納上交所的上網發行費用一般在100萬元以上。上市之后,企業需交納月費,按每月500元或年6000元交納。在這些費用之外,上交所更依賴的收入包括投資者繳納的證券交易經手費?A、B股為成交金額的0.01475%?、會員的席位費?每個60萬元?以及席位管理費等,而這些收入都與新上市資源息息相關。有數據顯示,在深交所停發新股2001年-2003年的三年間,上交所上市公司數量增加約300家,盡管只帶來不過900萬元的上市年費,但到了2003年,由于新股增多帶來交易量的增加,上交所這方面比深交所多收入1.5億元左右。 “深交所中小企業板開設后,5000萬流通盤以下的公司將分流到深交所,這無疑是從上交所原來的碗里分羹,而在香港聯交所看來,盡管其不反對此事,但深交所將來肯定會對香港有沖擊,幾個交易所各自利益的博弈使得目前格局比較微妙。”一位業內人士說。 事實上,交易所的博弈只是中小企業板設立背后的微不足道的力量,隱藏在其背后的還有城市之間甚至是區域之間金融資源的爭奪。 不過,“盡管各個交易所各自利益不同,但從幾個城市各自的金融中心乃至城市定位來看,差異還是比較明顯,各交易所合作因素大于競爭。”一直研究深圳金融定位的國信證券綜合研究所所長何誠穎博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