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三巨頭駛向海外股市 籌資方案將先后亮相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4月14日 06:07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 |||||||||
中海集團集裝箱運輸業務有望5月份赴港上市,中國外運旗下船隊計劃7月份在港籌資,中遠集團在積極設計船隊海外上市方案 2003年,世界海運量和海運周轉量分別比上年增長6.3%和11.8%,標志著在經歷了幾年的低迷后,國際航運市場開始進入上升通道。
沐浴在全球航運業回暖的明媚春光中,中國海運集團、中國遠洋運輸集團、中國外運集團三大中國航運業的巨頭顯然不愿辜負了好時光。記者獲悉,三大巨頭都不約而同地謀劃將各自旗下的航運資產與海外資本市場對接。 目前,搶先一步的中海集團,其所屬集裝箱運輸業務5月份赴港上市已是箭在弦上。中國外運計劃在7月份沖刺香港股市。而作為航運業老大的中遠集團,也在積極設計方案。 中海:搶占集裝箱上市先機 今年2月20日,中海集團旗下的中海集裝箱運輸股份有限公司舉行創立大會,出任股份公司第一屆董事會主席的中海集團總裁李克麟表示,中海集運將于今年赴海外上市。 如果順利,中海集運預計最快今年5月在香港發行H股。有消息人士日前向記者透露。如果上市成功,中海集運將成為首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國集裝箱運輸企業。 以集裝箱運輸為支柱產業的中海集團,現擁有120多艘集裝箱船、總箱位20.5萬標準箱的規模,去年集團成為全球十大集裝箱班輪公司之一。 對于中海集運此次將在海外資本市場搶占上市先機,咨詢顧問劉紀恒認為,這意味著中海集團的集裝箱業務將迎來歷史性轉折,為實現集裝箱主業的跨越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劉紀恒稱,中國航運企業在發展進程中,不能不研究和關注如何實現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融合,從國際海運業的發展來看,遠洋運輸船隊做大做強,大多走上與資本市場對接的道路。 中外運:海陸空一個都不少 從去年開始,中國外運集團就醞釀將旗下在海外的船隊業務在香港上市。日前,有消息人士進一步證實,中外運船隊在香港發行紅籌股的上市工作計劃在今年7月底完成,爭取不超過9月份,計劃籌資5至6億美元。 相對較早感受市場化沖擊的中外運,近年來一直致力于由傳統的外貿運輸企業向國際化大型物流企業集團的轉變。為了盡快實現向真正的第三方物流企業轉型,中外運對外與跨國物流巨頭開展合作,對內購并重組強勢民營物流企業,逐步鋪就了一張連接著航空、公路、鐵路的地對空物流運輸服務網絡。 但令總裁張斌念念不忘的是中外運擁有的船隊主業。這塊近百億的巨大資產,占了中外運整個資產量的四分之一。如何將這一業務做大做強,實現低成本的擴張,張斌想到的是與資本市場對接。 中外運擬在港上市的船隊主要是干散貨船。目前中外運擁有560多萬載重噸的船隊規模,其中90%為干散貨船運輸。 如果旗下航運業務海外上市成功,意味著中外運打造出由海、陸、空網絡構成的一張完整的物流服務及運輸網絡。而且,中外運的這一運作還將擴展中國海運市場的空間。 中遠:大規模駛進資本市場 在中國,能夠進入世界前十位集裝箱班輪運輸公司的僅有兩家企業,一家是中遠集團,另一家是中海集團。如果中海集運海外上市成功,中海的集裝箱業務將超過中遠。好事者已開始看起好戲。 有業內人士稱:在中國遠洋運輸行業處于龍頭地位的中遠,雄厚的實力無法讓人小看。尤其是,中遠旗下已擁有境內外7家上市公司,作為國際航運業名人的中遠總裁魏家福,其資本運作能力同樣無法讓人輕視。 中遠絕非等閑之輩。記者此前已從權威渠道獲悉,中遠一直在籌劃將集裝箱運輸、干散貨運輸以及油輪運輸這些巨大的航運主業與資本市場對接,具體方式可能是直接到海外上市融資,同時也不排除將資產注入到境內外已上市的公司中。 日前,記者又向中遠高層人士進行了咨詢。該人士表示,中遠航運(資訊 行情 論壇)主業進入資本市場是方向,集團一直在研究之中,不過目前對外還沒有具體說法。 事實上,中遠對所控股的內地A股上市公司中遠航運一直在大力支持。3月23日中遠航運公告,公司與廣州遠洋運輸公司簽署了《資產收購協議》,以迅速擴大船隊規模。在中遠集團的業務構架中,中遠航運及廣州遠洋都是以特種船運輸業務為主營的。 而中遠所擁有的余下更龐大的運輸業務,包括集裝箱、干散貨以及油輪這些重要運輸資產,最終將情歸何處,令人關注。據介紹,目前中遠集裝箱業務具有30萬標準箱的運力,干散貨運輸能力達到近2000萬載重噸,油輪運力約200多萬載重噸。中遠的戰略發展目標是,成為真正的跨國企業集團。 折射國有大企業發展新路徑 面對中國航運業三大巨頭業已展開新一輪船備競賽,權威人士表示,這一浩大的船務運動標志著,在新一輪的國資改革進程中,一批國有大型企業集團正在積極主動地融入市場化、國際化的競爭中,它們的價值取向和發展路線,代表和決定著中國航運業的發展方向。當然,打造中國航母也是這些大型企業集團肩負的使命。 上海證券報記者 李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