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壽再成焦點 據稱遭美證監會非正式調查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4月05日 15:39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何華峰 香港報道 在遭遇兩起集體訴訟后,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股票代號:LFC.NYSE,2826.HK)在美國再次引人關注。4月1日出版的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美國證監會已經開始對中國人壽展開調查。
英國《金融時報》稱,美國證監會的調查最近才開始,目前仍然是非正式的。非正式調查轉成正式調查的前提是,調查人員相信案件必須進一步深入,并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5名專員投票后,獲得要求調查對象提供證據的授權。 《金融時報》還說,這是美國證監會第一次對中國國家控股公司的首次公開上市IPO進行調查。 中國人壽做出反應 受美國證監會調查消息傳出后,4月1日,中國人壽在香港股市收盤下跌3.06%,至4.75港元,成交量巨大。而反映大盤的香港恒生指數則基本以平盤報收。 中國人壽方面已經做出反應。4月2日,中國人壽刊登公告,表示已知悉媒體的有關報導,但目前“并無接獲美國證監會有關調查的任何通知”。中國人壽同時稱,“倘若香港或美國相關監管機構對本公司作出任何調查,本公司將充分配合”。 在中國人壽遭到美國證監會調查的消息傳出后,4月1日,遠在德國柏林開會的中國財政部部長金人慶就此作出表態。英國《金融時報》援引金人慶的話說,中國人壽在首次公開發行的預備階段操作十分公開。 去年年底,中國人壽在美國和香港同時上市,集資額為去年全球之冠——高達34.6億美元,在美國的超額認購倍數高達20多倍,將“投資中國熱”推向最高潮。與以往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的默默無聞不同,中國人壽股票交易活躍,成交量一度居市場之冠。 但是,今年1月30日,國家審計署披露,在對中國人壽的母公司──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的審計中發現,母公司涉嫌各類違規資金約54億元。此后,中國人壽不斷在以監管嚴厲著稱的美國證券市場遭到麻煩。僅在3月份,該公司已經先后遭到兩起“集體訴訟”。 當國家審計署的報告披露以后,中國人壽一再強調,事關原先的中國人壽的“原罪”,與上市公司無關。這些問題發生在1992~1993年、1995年、1998年、2000~2001年,部分損失已經得到賠償。 但是,市場并不信服。也給專門從事“集體訴訟”的美國律師事務所提供了“商機”。 3月16日,中國人壽被告上美國的法庭,遭到股民的“集體訴訟”。組織這場“集體訴訟”的律師事務所,全稱是Milberg Weiss Bershad Hynes&Lerach(簡稱Milberg Weiss)。這是美國最著名的從事“集體訴訟”的律師事務所,在今年1月被美國《福布斯》雜志譽為“集體訴訟先生”。 遭訴后,中國人壽稱“正與本公司之美國律師審閱該投訴,預期會就該投訴作出強烈抗辯”。 但不少法律專家預計,中國人壽全身而退的可能不大,最可能的結局是,在賠償一定金額后,以和解了事。 3月25日,另一家美國律師事務所Cauley Geller也因同一事由,組織股民向中國人壽提出“集體訴訟”。 海外IPO不確定性增加 中國人壽在海外資本市場上的種種不利傳聞,令本已經有退潮跡象的“投資中國熱”加速冷卻,也加大了今年中國企業在海外首次公開招股(IPO)的不確切性。 2004年,有眾多的中國企業計劃在海外首次公開招股,總金額估計約為150億美元。包括中國建設銀行的50億美元,中國網通的20億美元,還有中國平安保險和中國民生銀行等,均計劃推出大型海外IPO計劃。 中國人壽在去年年底的成功上市,使“投資中國熱”的概念強勁,這一熱潮在今年1月得以持續,但從2月開始逐漸退卻。 4月1日,華潤萬眾電話有限公司(股票代號:0331.HK)在香港首日掛牌即以下挫8%收盤。此前,投資者對該公司的首次公開招股IPO也反應欠佳。 萬眾電話是華潤集團旗下從事香港移 動電話運營的公司,此次IPO集資1.57億美元。 此前,中芯國際(股票代號:0981.HK)和TOM Online(股票代號:8282.HK)等近期掛牌新股的首日上市表現均令人失望。分析師擔憂投資者熱情可能會因此遭到削弱,亞洲IPO市場熱潮面臨挑戰。 香港一位資深股票經紀人說,“在(中國人壽事情)沒鬧大之前,國企和H股就已經不像以前那么吃得開了”。 對于中國人壽事件對今后IPO的影響,他認為“還要觀察,還要看(中方)怎么處理”。他預計,“中方不會不管,因為如果一點安排都不做,鬧下去,對以后的IPO都不利”。而最好的結果是庭外和解,即“只賠償一點損失,不承認做錯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