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連洲:《意見》匯集群眾智慧 是有的放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2月04日 09:21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劉鴻雁 北京報道 “《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出臺,是11年來,第一次以國務院的名義出臺的,匯集了廣大專家學者意見的,針對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綱領性文件。”著名學者王連洲向記者說到。 從政府官員到著名學者,從《證券法》、《信托法》到《證券投資基金法》的推出,63歲的王連洲老驥伏櫪,仍對中國的資本市場發展關心備至、孜孜以求。 王連洲是第一個公開呼吁在政策法律制定過程中要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的政府官員,三部法律因此而廣受各界關注,所引發的學術界、輿論界的大討論是其他法律在制定過程中所無法比擬的。到今天,已是卸甲歸田的年紀,王連洲卻仍然積極活躍于各種關于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大討論中。 他認為,《意見》推出表明了中央充分認識到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的重要意義,并確立了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的基本指導思想,是一個非常及時的綱領性文件。 王連洲還認為,《意見》的出臺是在匯集了廣大群眾,特別是眾多的專家學者11年來幾次有關資本市場的大討論的基礎上形成的行政性綱領文件。他很欣賞本屆政府在執政過程中充分尊重群眾意見,民主、科學決策的做法。他認為,這樣有利于更加充分地發揮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制定的積極性,有利國民經濟更快更好的發展。 “《意見》出臺的時機把握也是很好的。”王連洲說到。他認為中央在此時此刻出臺有關資本市場發展的指導性文件是有的放矢,今年開局不錯,《意見》出臺無疑是“火上加把柴”。同時,他也指出,只有在加入WTO時間底線前,將中國資本市場的一些頑疾解決掉,我們的經濟才能真正與國際并軌。“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意見》的出臺是時不我待,非常及時!” 匯集群眾智慧 《21世紀》:你是關注中國資本市場一天天成長起來的學界前輩,此次《意見》出臺在你看來,最重大的意義在哪里? 王連洲:這是11年以來,第一次以國務院的名義出臺的、針對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意見》出臺好評如潮,但細讀起來,每句話都似曾相識。實際上,《意見》的很多思想,以前很多專家學者都在不同的時間和場合提出來過,但這次是以政府的名義,將其總結、抽象概括成為國家的大政方針、戰略決策下發,并且如此大規模、全面地講到了資本市場發展的各個方面還是第一次。 我們說,《意見》是在理念上對中國資本市場發展重要的確認,是在政策上對健全中國資本市場的戰略部署,也是對去年中央十六屆三中全會有關資本市場發展精神的進一步貫徹和細化。同時,以紅頭文件的形式出現,它還將是對進一步發展資本市場在思想上的動員令。 《意見》是對經過11年發展的資本市場的一個大總結,是中央政府在認識到資本市場發展對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認識到發展實體經濟就必須重視發展資本市場后,制定的一個指導未來資本市場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還應該指出的是,在國有股減持、股權分置、國有資產的轉讓等一些重大問題上,國家以前從來沒有明確過,這次是第一次承認了問題的存在,并提出了解決的指導思想。 特別應該指出的是,很多專家在閱讀了《意見》后都非常興奮,認為中央政府終于認同了自己的觀點,在心理上獲得了某種滿足。從另一個方面來講,《意見》本身也是群眾智慧的體現,例如,在股權分置問題上,最早提出這一概念的張衛星同志對此是做出了很大貢獻的。《意見》是中央政府對群眾意見的兼收并蓄、集思廣益后,上升為針對資本市場發展的政府綱領性文件,再下發到各級政府機構執行,是一個由下而上到由上而下,由群眾中來,再到群眾中去的過程,也是本屆政府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的重要體現,是對于專家學者、群眾,對于民主意見的尊重。在其中的某些問題上,專家找到了政府對自身理論的支持和承認、獲得了心理上的滿足。 有的放矢 《21世紀》:《意見》為什么選擇在這個時候出臺呢?是否中央有所部署? 王連洲:《意見》出臺明顯是有目的。2004年到來了,資本市場要如何發展?直接融資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是否還是繼續下降?過去,政府主觀上希望儲蓄資金能更多地流向證券市場,結果卻是越多的資金流出證券市場。 所以,《意見》在這個時候出臺是有目的的,一是在今年資本市場開局不錯的情況下繼續加一把火,二是趕在兩會召開前出臺,對資本市場的未來發展提出一個綱領性的指導文件。另一方面,加入WTO后有一個時間表,這個時間底線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健全中國資本市場的步伐必須提速,是時不我待之舉。全流通:綱領的要講,實際的更要講 《21世紀》:目前資本市場最關心的可能是全流通問題,《意見》中也提出了相關意見,對此你有什么看法? 王連洲:在全流通問題上,《意見》沒有明確提出“全流通”這個概念,但采用了“穩步解決目前上市公司股份中尚不能上市流通股份的流通問題”的方式表述出來。并進一步指出“在解決這一問題時要尊重市場規律,有利于市場的穩定和發展,切實保護投資者特別是公眾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我們認為這還僅僅是一個原則性的表述,并沒有提出怎樣解決的具體措施。在近幾年來,在中央的很多文件中也都提出過同樣的指導思想。這也是為什么在《意見》出臺后股市的反應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高漲的根本原因所在。 綱領性的文件出來了,究竟怎么干,還是要見諸行動。《意見》出臺也給我們帶來了希望,在綱領性的指導思想出臺后,必須要有后續配套的政策法規出臺。就像反對大吃大喝,我們的紅頭文件也出了不少了,但真正執行的又有多少?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意見》的指導思想是多么的正確和高瞻遠矚,都必須在行政、立法、司法三方面的配合下,才能真正得到貫徹。總之,綱領的要講,實際的更要講。 部門規章的色彩過于濃厚 《21世紀》:你對《意見》本身還有什么好的建議? 王連洲:從《意見》本身來看,我有一些意見。我們都知道,資本市場的參與主體除了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公司以外,銀行、信托、資產管理公司都是很重要的參與主體,這個文件卻都沒有涉及到。只強調了隸屬公司,像是一個證監會的文件,不像國務院的文件,部門色彩太濃厚了。作為國務院來發布的有關資本市場全面發展的重要文件,人為地將資本市場割裂成幾塊,是文件本身的嚴重缺失。如果沒有銀行、信托等機構的參與,中國的證券市場也發展不好。我們的監管要從對機構的監管,發展到對經濟行為的監管。 最后,我還要補充一點。在《意見》出臺的背后,媒體也有很大的貢獻,特別是一些財經證券類媒體在這方面功不可沒。我剛剛說專家學者的意見被中央采納承認,其實很多時候專家的言語是在媒體記者總結經驗后被廣泛傳播的,同時,沒有他們的輿論監督,我們也不能很好地發現一些資本市場發展過程中的不良現象,發現制度上的缺失等,也不利于最后的經驗總結和政府政策制定。所以,在這方面,媒體是有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