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操盤必讀 9月5日證券市場要聞及簡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9月05日 08:08 新浪財經 | |
葉劍/文 一、QFII動態 深圳商報《瑞銀QFII投資額度限期延長》“瑞銀集團中國證券部主管袁淑琴女士昨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采訪時透露,由于獲批的3億美元投資額度的資金未能全部到位,該公司 簡評:QFII逐步到位是遲早的問題。某種意義上,人民幣升值預期將有助于加快外資進入中國和進入中國證券市場。 二、供求關系/資金供應 1、上海證券報《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首發規模突破1000億份》“今天華夏回報證券投資基金宣布正式成立,該基金共順利募集基金份額37.97億,這也意味著國內開放式基金首發規模已突破1000億份,達到1013.57億份。即使考慮贖回因素,開放式基金份額也首次超過了封閉式基金。”“目前,國內募集完畢并宣告成立的證券投資基金已有85只,其中封閉式基金54只,開放式基金31只。在31只開放式基金中,另有5只傘形系列基金。從募集份額看,開放式基金的擴張速度也很快。2001年募集份額為117.26億份,2002年則猛增至447.96億份,今年已經募集到448.35億份。”“以目前滬深兩市流通A股總市值12000多億元計,基金資產已占兩市流通A股總市值的13.5%。”“贖回壓力依然巨大。2002年第四季度開放式基金整體被贖回13.03%之后,今年一季度又整體被贖回13.8%。而今年二季度整體被凈贖回達到了20%。” 簡評:總體看基金業還是在曲折中發展壯大。基金業發展對于行情的支持還是有目共睹的,未來行情中基金重倉股仍舊將是關注焦點。 2、證券時報《據統計:上市公司委托理財未到期資金近48億》“委托理財似乎已經成了上市公司難以割舍的投資行為。根據上海財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統計,目前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尚未到期的理財資金仍然將近48億元。2002年上市公司委托理財整體降溫,資金總額已從上年的幾百億元下降到幾十億元。盡管如此,由于到期不能收回本金而延期,或其他種種原因,目前上市公司用于委托理財的資金仍然相當可觀。資料顯示,上述40多億尚未到期的委托資金中,涉及國債、基金投資的委托資金達11.39億元,參與的上市公司有15家。其中,委托金額最高的上市公司是中技貿易,其委托證券公司進行國債組合投資的金額達3億元。委托期限最長的公司是天科股份,該公司兩筆起始于2001年1月1日的國債投資,委托期限長達37個月,終止日期是2004年1月31日。目前為止,最晚到期的是航天動力7000萬元的委托國債投資,到期日是2004年6月15日。另據統計,日前尚未到期的單純委托理財的資金金額為36.43億元,參與上市公司45家。” 簡評:今年以來新增加的委托理財仍舊偏少,反映了上市公司對于市場的態度。 3、上海證券報《實力券商成增資擴股主角》“經過前兩年的熱潮之后,券商今年的增資擴股開始出現頹勢。不過,仍有一批券商在融資環境惡化的形勢下敢于提出增資擴股計劃,顯示了其對自身發展的信心。近期,光大證券、南方證券、國信證券、世紀證券、廣發證券、大鵬證券等一批券商表達了增資擴股的愿望。可以看出,與前兩年增資擴股熱潮中蜂擁而上的情況不同,這一輪計劃中的主角從地方性中小券商變成了較具規模的大券商;而增資擴股的重點目標也從擴大規模向調整法人治理結構轉變。記者了解到,雖然整個行業不甚景氣,仍有一些投資者對參與券商增資擴股保留著濃厚的興趣。” 簡評:上述6家證券公司中已經有相當部分在實施增資擴股。這對于整個業界有一定利好意義。問題在于:為什么一些原先實力強大的券商不斷走下坡路?投進去的錢是怎么損失掉了?這個問題不解決,“輸血”之后還會“失血”。 三、供求關系/籌碼供應 上海證券報《江蘇申龍將于9月10日發行3000萬股A股》“經中國證監會核準,江蘇申龍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將于9月10日發行3000萬股A股,每股發行價為8.00元,發行方式為全部向二級市場投資者配售,發行結束后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據悉,該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為軟塑彩印、復合包裝材料的生產及銷售,屬于包裝行業中的軟塑包裝子行業,公司的主要產品為各種軟塑彩印、復合包裝產品,包括食品、醫藥、方便面、服裝、洗滌劑及其他商品包裝所使用的彩印及復合包裝材料等。” 深圳特區報《吉恩鎳業今日上市》“吉林吉恩鎳業股份有限公司前期發行的6000萬股A股定于今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其滬市股票交易代碼為600432,深市代理股票交易代碼為003432。吉恩鎳業總股本19000萬股。公司于8月21日采用全部向二級市場投資者定價配售方式發行了A股6000萬股,發行價格為每股4.66元,中簽率為0.07936433%。” 簡評:新股發行速度還是偏快。本月的最大問題則是華夏銀行上市。以及長江電力是否發行。 四、業績動態 上海證券報《新股業績大面積滑坡凸現當前發行體制存在的弊端》“新股、次新股業績大面積滑坡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而業內人士指出,這種現象的出現與當前新股發行體制存在的弊端不無關系。首先,從上市資源來看,提出上市申請的往往都是資金缺口較大又急需改善資本結構,或者希望以上市作為原股東資本退出途徑的公司。在這種狀況下,一些公司出現包裝利潤抬高發行價、拿募集資金還貸、大股東資產套現等損害新股東利益的行為,也就不足為怪了。其次,現在公司發行審核的流轉速度慢,周期長。原來前景好的項目往往會因超過時效而喪失優勢。此外,發行核準制下,新股的發行條件、發行市盈率等仍受到很多限制。在發行股本固定的情況下,為了提高發行價、募集更多的資金,難免會出現用會計手段調高凈利潤的情況。” 簡評:新股板塊既有航天信息、科達機電這樣的機遇,也有業績大面積滑坡的風險。只有區別對待。 五、周邊動態 深圳商報《北水活港股昨成交189億憧憬QDII將落實內地熱線逾200億》“受到美股升勢刺激,港股昨日高開近1百點后,曾一度試圖突破11200點水平,但尾市由匯豐(005)拖累下,倒跌40點,惟收市升36點,報11139點,成交額為189億元,整日走勢較為波動。”“恒生成份指數創14個月以來的新高,國企指數更達到3416點,創5年半以來的新高。” 簡評:注意港股高位放出爆量之后,后繼增量資金是否能夠跟上。否則謹防過度追高。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作者本人書面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5173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