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業不能再“默默無聞”發展要“陽光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2月27日 07:05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 ||
證券投資基金業宣傳工作座談會昨日在京召開 經過五年的超常規發展,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目前整個基金業還處于起步階段。基金業在中國的發展仍然是潛力很大,同時也是形勢逼人、任重道遠。因此在當前時期對于基金業來說怎樣強調發展都不過分。 這是昨天在北京召開的證券投資基金業宣傳工作座談會上與會者達成的共識。本次會議是由中國證券業協會證券投資基金業委員會主辦的。中國證監會基金部、中國證券業協會及證券投資基金業委員會的相關領導、各大基金公司和各主要財經媒體的負責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據統計,截至去年底中國證券投資基金規模已達1300億元,約占滬深流通市值的10%。相對于海外成熟市場而言,這個規模還很不夠。業內人士認為,將來中國證券市場的主角是機構投資者,而機構投資者的主角則是基金。居民儲蓄、保險資金以及企業年金今后都將陸續入市,這些資金入市的最合適載體就是基金。 與會人士認為,中國基金業正面臨更大的發展機遇。在這個機遇面前,基金公司需要更加切實地保護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更加透明地向市場展示基金公司包括基金經理的獨特風采、更加及時地與投資人溝通投資理念,強化市場對基金的信任。 與會人士認為,今后基金業的發展不能再"默默無聞",一定要"陽光化"。中國基金業目前遇到的一些問題,除了國內投資者的理財習慣與海外有所差異外,更重要的是信心問題。假如投資者不知道是什么樣的人幫他理財,也無從獲得理財人的信息,那么無"知"便無信。而基金業發展的"陽光化",具體講就是掀開基金業的面紗,讓投資者了解基金管理公司是如何運作的,讓投資者清楚地知道基金經理是如何投資的。 與會人士還認為,基金業要加強誠信建設,還需要建立權威的基金評價體系。總體而言,目前國內基金業業績評價體系還是空白,具體表現在缺乏權威的機構對基金業績作出科學評價。這不利于推動基金管理公司的有序競爭,也不利于區分考評不同類型和風格基金品種的投資績效。因此,要盡快建立中國的基金評價體系。據透露,中國證券業協會及證券投資基金委員會正在全力推動這項工作。 (上海證券報記者楊大泉盧曉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