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方巖)由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研究員許立軍執筆的一份研究報告提出,QFII制度是在我國證券市場進入全方位開放時代的大背景下出臺的,該制度的實施并不是簡單地引入一些增量資金,更重要的是會促使市場投資理念的轉變。而投資理念的轉變直接導致了股價的結構性調整,并由此催生新盈利模式。
報告分析說,過去的投資理念是以挖掘投機價值為主,其特征表現為挖掘所謂的上市
公司成長性及殼資源的重組價值,但由于業績無法同步跟上,使操作理念的基礎發生了根本性動搖。同時,由于盛行資金推動方式也致使市場的流動性趨于減弱,特別是在股市處于低迷時期。在新的開放時代,這種挖掘投機價值為主的理念并不一定完全消失,但QFII基于開放時代的投資理念必然也會逐漸興起。QFII作為有著相對成熟投資理念的機構投資者,從控制風險的角度考慮,會更多地關注和控制風險,因而會特別關注大盤藍籌股,以實現長期投資和控制流動性風險。毫無疑問,QFII注重基本面的投資方法將在市場上帶來較強的示范作用,這將進一步推動市場的理念向基于基本面分析的價值投資方面逐步轉移。
報告認為,全新的市場環境,特別是市場投資理念的變化,直接導致了“6.24”以來國內A股市場上市公司股價結構的調整。就目前而言,股價結構性調整的脈絡正逐漸清晰,其趨勢是A股市場的股價以藍籌股為價格中樞,以開放市場中的股價結構為參考,重新自發進行定位。
報告對此分析說,自“6.24”以來,績劣股(虧損股)的累計跌幅遠遠大于藍籌股的跌幅,績優股的風險相對較小。此外,通過比較既有A股又有H股的25家上市公司股價可以發現,國內A股市場和香港H股市場股價結構存在很大差異。在香港市場,華能國際等藍籌股的價格遠高于小盤股如南京熊貓、績差股如吉林化工的價格,而在A股市場它們的價格差異卻相反。報告認為,由于香港市場的股價結構與全球其它開放社會中的股價結構比較一致,即崇尚績優、股本大小對業績影響小,所以在國內A股市場逐漸開放以及超常規發展機構投資者的時代,預計藍籌股的價格會得到進一步提升,而小盤股和績劣股價將可能回落,股價與業績的相關度增加。當然這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報告進一步提出,這種持續的股價結構性調整也揭示了未來可能的盈利模式。在結構性調整中可以發現,過去封閉市場中集中資金重倉操縱中小盤股票價格來牟利的盈利模式正在淡出,大批莊股紛紛破位跳水,顯然不能用基本面出問題來解釋,更可能是運作這些股票的資金在不約而同出局。這意味著原有的盈利方式已經步入窮途末路。而與此同時,以中國聯通、上海汽車、中國石化為首的藍籌股卻非常抗跌,也昭示有大量資金介入到具有較好流動性、收益穩定的藍籌股之中。
報告總結說,全方位開放政策推動了市場投資理念的轉變,而QFII制度的出臺和實施使得這一轉變進一步提速。遵循股價結構性調整的脈絡,可以預見,機構投資者將趨向合理分散、長期投資、注重流動性的組合投資方式,這一新盈利模式將逐步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