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杰發自北京
業內關注的“贖回風暴”正在逐步逼近開放式基金。11月26日有知情人士向記者證實,長盛成長價值開放式基金(以下簡稱長盛成長價值)近期確實有大額贖回的現象發生。業內人士進一步指出,由于機構投資者在開放式基金持有人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隨著年關臨近,出于賬面上的需要,不排除其他開放式基金同樣上演這一幕的可能。
有消息稱,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長盛成長價值的規模正在面臨大幅縮水的壓力。截止到11月22日,長盛成長價值的單位基金凈值為0.996元。“長盛成長價值近期確實有一些大額贖回發生,但還未到巨額贖回的程度。除了一些機構投資者因年底賬面原因的因素外,還有一點就是前一段時間長盛成長價值的單位凈值一直在面值之上,出于‘落袋為安’的考慮,部分投資者也選擇了贖回。”有知情人士說。該人士表示,目前市場低迷,多數開放式基金管理人手中握有足夠的現金,因此這種贖回不會對基金的投資和凈值產生影響,基金凈值如果下跌主要是受手中持有的股票影響。
按照《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試點辦法》,開放式基金單個開放日,基金凈贖回申請超過基金總份額的10%時,為巨額贖回。連續發生巨額贖回時,基金管理人可按有關規定暫停接受贖回申請,并應當在指定媒體上進行公告。
北京和深圳的一些基金公司向記者表示,近期旗下的開放式基金規模沒有發生較大的波動。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認為,由于年關臨近,一些如券商等機構投資者考慮賬面的需要,不排除將手中基金“變現”的可能,那些凈值較高或者凈值站在面值之上的開放式基金顯得壓力更大。同時,銀行等代銷機構通過內部攤派或捆綁銷售發行的這部分“不穩定”的資金,將加大贖回的風險。
與贖回話題同樣受到關注的還有開放式基金的信息披露,開放式基金的規模目前是隨季報而公布。“基金規模的異動有時候會影響到基金的凈值變化,當這種短期異動發生時,不公布規模變化對普通投資者來說是一種信息不對稱。”一位業內人士說。
長盛成長價值的首發規模為31億份基金單位,有效認購戶數僅為6325戶,戶均認購量超過了50萬份。有關數據顯示,機構持有量的比例在現有開放式基金中達60%,個人投資者僅有40%。
《國際金融報》(2002年11月27日第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