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近現貨市場激活冷門品種期交所大刀闊斧改革交割制度
□本報記者蔣秀娟
近期,大連商品交易所在全社會公開征求對豆粕期貨合約及相關規則修改的意見,擬對豆粕期貨的交割制度等進行重大變革;與此同時,從AL211合約開始,上海期貨交易所開始
實行新的鋁交割規則,取消了原交割細則中關于上海交割配對的規定,取消交割限制,實現了交割規則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而早在去年下半年,鄭商所就對其交割細則等進行了全面的修改。為什么三家期交易所在活躍冷門品種時,不約而同地將改革重心放在了交割制度上呢?
“在商品期貨里,交割作為聯結現貨與期貨的實物環節,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現貨市場是期貨市場運行與發展的基礎,期貨市場必須貼近現貨市場,如果現貨市場發生了重大變化,期貨市場也應作出相應的變化,豆粕、鋁、小麥目前都存在著這個問題。”大商所有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她認為,交割是聯系期貨與現貨市場的橋梁,如果交割制度設計的好,這個橋梁就寬,就有利于吸引現貨企業參與套保;如果設計的不好,這個橋梁就窄,就會成為瓶頸,從而影響現貨企業的參與。對商品期貨來說,現貨企業的參與是非常重要的。缺少了現貨企業的參與,期貨品種就很難活躍,尤其是在其啟動的初期。
從豆粕來看,近年來我國的豆粕生產、貿易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東北豆粕的市場份額逐年下降,東南沿海地區豆粕產量逐漸躍居全國前茅;1998年之前,國內豆粕生產銷售格局是東北豆粕向全國各地銷售,不足部分由進口豆粕彌補,F在全國豆粕銷售呈現多流向的格局,大連作為豆粕集散地的功能日益弱化,大連豆粕價格的影響力正在下降。在現貨市場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原豆粕期貨合約采用多地交割,交割基準地為大連,在上海、江蘇設立異地交割庫的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市場的需要。因此,豆粕期貨交割制度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將交割倉庫由大連轉移至豆粕生產集散中心和進口大豆壓榨中心——江浙滬地區,這樣做有助于促進豆粕全國統一價格的形成。同時,通過允許跨月交割,方便跨月套利及相關企業的參與;通過調整合約交割月份,更加有利于豆粕的儲存與保管;通過將一次性交割方式調整為滾動交割方式,進一步降低交易保證金和交割費用,使豆粕期貨交易和交割更加靈活方便。總之,此次改革的目的就是使豆粕期貨規則更加貼近現貨貿易習慣和市場需求,增強對現貨商及投資者的吸引力。
鋁的情況也有相似之處。在交割制度修改之前,國內鋁的交割庫主要集中在廣東南海與上海,而上海地區的交割又需要提前申報,手續復雜,成功率低,所以滬鋁在很大程度上是廣東、南海地區的價格表現,這在以前廣東作為全國鋁的主銷區時問題不大。然而近年來,廣東地區鋁的消費量占全國市場的比例逐漸下降,鋁需求已向全國擴展,交割庫集中在廣東,其他地區的買入交割非常不方便,從而弱化了消費企業參與保值的欲望,造成了國內市場買賣雙方力量的不均衡,成為制約鋁期貨活躍的重要因素之一。
上海期交所交割部負責人在談及修改鋁的交割制度時稱,LME在全世界都有交割庫,代表全世界的價格,上海期交易所此舉符合國際慣例,其目的就是形成全國性價格,滿足投資者的需要。據他介紹,采取新的交割制度的AL211合約交割很成功,基本上滿足了兩地投資者的需求,沒有倉單交換。不過,他表示,AL211合約只是一個特例,為了解決異地倉單交換問題,上期所已與中鋁等有現貨實力、運作規范的企業達成協議,投資者如有需要,可以和他們進行倉單交換。上期所還同時在其網頁上推出了“異地倉單交換意向公告欄”,以方便投資者。今后,上期所將鼓勵更多的有實力、符合要求的企業參與倉單交換,以逐漸形成一個規模較大的倉單交換市場。
業內人士認為,從國際上的經驗來看,自20世紀60年代起,由于芝加哥作為商用谷物中心地位不斷下降,CBOT從70年代起增加了谷物集散地托里多和圣路易斯作為交割地點,目前,CBOT的小麥交割量幾乎全部集中在托里多。這也充分說明,現貨市場是期貨市場的基礎,交割制度要適應現貨市場的變化而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