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段時間的冷處理之后,國有股退出再度浮出水面。只是,同以前嘗試向二級市場減持的方式不同,目前則是另辟蹊徑,向民營企業、公司管理層和外商轉讓——“三套車”拓展國有股轉讓新路徑。
最近一個多星期以來,上市公司國有股轉讓的消息接連不斷,先后有鵬博士、勝利股份、福州大通、榮華實業等數家公司公布國有股轉讓獲財政部批準的消息。
據有關統計,自8月中旬方向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國有股轉讓獲批以來,已有20多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國有股股權轉讓或者獲批的公告。
另據有關人士透露,非上市公司國有股轉讓的辦法亦在加緊制定之中。
聯想到以往上市公司國有股轉讓馬拉松似的漫長的審批過程,市場已經強烈感覺到國有股權轉讓速度加快的信號,各相關主管部門審批的時間大大縮短。
在這些轉讓中,不僅以前并不為人所知但動輒出資數億的民營企業凸現出來,而且管理層收購(或稱MBO)亦開始嶄露頭角,成為另一支重要力量。再加上向外資轉讓政策的逐漸落實,國有股轉讓的“三駕馬車”已開始“篤、篤”向前。
花開兩朵另表一枝
國有股轉讓是國有資產布局和結構戰略調整的必經之途。經過一年多的紛紛擾擾之后,向證券二級市場進行減持的設想在今年6月24日徹底叫停。但是國有資產的重新整合并不能因此而中止。作為建立市場經濟和現代企業制度的一項最基本的制度安排,國有股權從大部分競爭性和非基礎性領域退出,并實現“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目標,是我國經濟發展中遲早要面對的一道邏輯題。只是在加入世貿組織后顯得更為迫切。
顯然,國有股轉讓需要另辟蹊徑。
最近,隨著《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和《關于向外商轉讓上市公司國有股和法人股有關問題的通知》的出臺,國有股轉讓的三條新路徑漸次顯山露水。同向二級市場減持相比,這些路徑明顯避開了紛擾市場的兩類不同性質股權間的同股不同價等“扯皮”問題,求得曲徑通幽之效。
從目前轉讓的辦法來看,國有股雖然實現了轉讓,但其不在二級市場流通,并不影響流通股持有人的權益。這個“一箭雙雕”的辦法,一方面表明國有股權在一些領域退出的堅決,也顯示了管理層在處理這一問題上的“智慧”。
三路并進轉讓加速
這些轉讓是如何進行的?
其中,向民營企業轉讓成為國有股退出的主要途徑。從近期的公告中可以看出,一些民營企業或民營背景的投資公司由此浮出水面,成為受讓國有股權的主力軍。如重組ST中紡機的斯威特集團。斯威特10年前以生產點鈔機起家,已成功開發高新技術產品100多項,總資產超過10億元。幾年前曾因成功重組一鋼異型(現更名上海科技)而名噪一時。
可以預見,未來一段時間,在上市公司重組和國有股權退出中,民營企業仍將扮演主要角色。
與此同時,還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或準備嘗試MBO。實際上,幾年來一些上市公司如特變電工、佛塑股份、宇通客車、深方大、粵美的等已經作了嘗試。近日,勝利股份成功實施了MBO,國有股全部退出,管理層通過間接持股成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成為《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正式頒布以來首例獲批的MBO。也由此,一向遮遮掩掩、諱莫如深的管理層收購大有升溫之勢。
從日前在上海舉辦的“中國MBO(管理層收購)與投融資國際研討暨洽談會”上,主辦方人士甚至樂觀地預言“明年將是MBO年”。
相比較之下,向外商轉讓目前還停留在框架上。但“春江水暖鴨先知”,已經有一些地方和公司率先啟動。比如深圳市,通過國際招標,轉讓深圳能源集團等五家市屬國有企業部分股權,引起強烈反響。包括深發展等在內的上市公司國有股權,已經找到了買家。
雖然向外商轉讓國有股權啟動最晚,但沒有人否認這將帶來最具深刻意義的變革。不少專家指出,其意義不僅在于實現了國有股權的轉讓和退出,而且通過向優秀外商轉讓,還能對上市公司治理結構進行再造,這將是國內上市公司邁向更高一個層面的捷徑。
布局調整好事多磨
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繼續調整國有經濟的布局和結構,改革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任務。”據有關人士分析,新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必將對國有股權變動產生重大影響,分級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意味著上市公司國有股日常管理、變動審批的效率都將明顯提高。
毫無疑問,作為國有資產結構和布局戰略調整的一部分,國有股轉讓的步伐將會加快。但是,國有股轉讓是個牽涉面甚廣的行動,是一項需要長期探索的工作,既不能要價過高實現不了轉讓,也不能為了轉讓而低價出售。但是,在國有股的轉讓過程中,已經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況。比如有的MBO個案中出現了以低于凈資產值很多倍的價格成交;再比如在向民營企業轉讓中,有的受讓企業并非真心參與企業,而是為了套取在二級市場上的利益;還比如在操作過程中較為普遍存在的不透明現象。這說明國有股轉讓尚需要更多的探索。
但不管怎樣,應充分利用市場體制,比如拍賣、招標等各種方式,求出合理的轉讓價格,提高轉讓透明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