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周勤業昨日出席由本報與華安基金管理公司、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主辦的"指數增強型基金投資國際研討會"。他指出,指數基金推出正當其時。
周勤業表示,國際經驗表明,發展我國的指數基金產品不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迫切。我國證券市場的不斷規范、成熟與發展,市場指數的日趨完善,客觀上提供了指數產品創新的條件。如果按指數基金的規模占股市總值的5%至10%計算,目前滬深股票流通市值約1.5萬億元
,那么,我國指數基金產品的發展規模將在750億至1500億元,發展空間相當大。
周勤業同時指出,設立指數基金乃至交易所交易基金,也是我國證券市場對外開放,實行QFII制度的需要。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股市一般會先投資于中國指數,一方面分享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收益,另一方面規避對個股不了解的風險。如果不及時推出指數化基金產品,將挫傷境外投資者的積極性,這樣不僅會阻礙QFII制度的實施,而且會影響中國證券市場與國際接軌的步伐。
周勤業介紹說,今年7月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推出"上證180成份指數",運行平穩。由于180指數成份股的平均市盈率比滬市整體水平低許多,因此凸現出其投資價值,有利于引導市場向長期理性投資的方向發展。同時,由于180指數的編制公正、公平、科學、及時,具有被操縱性低、流動性高和可復制性強等特點,所以其具備了作為指數產品基準的條件,也為評價基金等投資管理業績提供了標尺。
他表示,目前,我國基金業的發展遇到了一定困難,發行難是最主要的問題之一。根據最新的統計,共有54只封閉式基金在滬深兩市掛牌交易,已經宣告成立的開放式基金也有8只,另有6只開放式基金正在處于發行當中。封閉式基金由于在封閉期內投資者不能贖回基金單位,唯一辦法只能到二級市場進行交易變現。受其供求關系影響,基金的市場價格與它的單位凈值往往不一致,普遍出現"基金折價現象"。折價的普遍存在導致了封閉式基金的發行難。開放式基金由于尚未被我國投資者所普遍認可,加上已經推出的開放式基金風格雷同,開放式基金的發行難同樣是令人頭疼的問題。因此,如何設計并推出受市場歡迎的基金創新產品,如指數基金乃至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以激活基金市場,是當前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記者 王炯)
|